七零夜校女教师: 220-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七零夜校女教师》 220-230(第8/17页)

头。

    孙书记摇头:“好了好了,小叶,你说你说。你对纺织厂的心,不用讲,大家心里都有数。你是肯定为厂里好的。”

    叶菁菁按了按眉心:“那好,这个坏人我来当。厂里下硬性规定好了,所有的青年职工,35周岁以下的,必须得达到初中文化程度。”

    为什么要设定35周岁这个坎呢?因为现在是1978年,等再过二十年,就是全国大下岗。

    55周岁以上的人退休了,儿女也长大了,大下岗对他们的影响相对有限。

    55周岁以下,没退休的呢?到时候被厂里扫地出门,文化程度低,学习能力差,难不成指望他们所有人都能够摆摊子发家致富?

    那不现实的。

    多的是人被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困境逼的,直接跳楼自杀了。

    可她想的挺好,孙书记先摇头了:“哪有那么简单,各自都有家庭各自都有生活,未必能抽出时间来。”

    她这话说得特别委婉,事实的真相是,人家不想学,你能把人家怎么办?又不可能开除的。

    叶菁菁不假思索:“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标准的,每个人奖励50块钱。当然,35岁以上的同志符合要求,也能拿这个奖金”

    食堂里顿时响起窸窸窣窣的声音,还有大学生开玩笑:“小叶老师,你早点建议领导啊,好歹也让我们挣50块钱。”

    田副书记则伸手指着她,哭笑不得:“我看你不是在得罪人,而是拿着厂里的钱,专门讨好人。”

    50块钱对工人来说,不算小数字,大部分工人一个月都拿不到50块。

    尤其是纺织厂的女同志多,在西津,女同志是家里主管财务的人,对钱尤其敏感。

    能给家里多扒拉50块钱,对她们来说,还是相当有诱惑力的。

    别说,这正儿八经是能引着人学习的好办法。

    但川田一郎认为远远不够。

    “高中,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化纺织厂的职工,起码得有高中文化。”

    叶菁菁从善如流:“后面35岁以下的职工,想要升工资级别,必须得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现在就达到高中文化的,可以直接上夜大,厂里承认夜大文凭。”

    薛琴直接跳起来:“对对对,上夜大。”

    之前她趁着工人夜校声势浩大的东风,想要一力促成夜大,但纺织厂领导口头表达支持,真正推进却一直不顺利。

    现在好不容易天赐良机,她怎么可能放过呢?

    “西津大学的领导已经表态愿意跟我们合作,只要我们纺织厂全力配合,夜大就能办起来。”

    “我们西津纺织厂是全市赫赫有名的单位,我们就该处处走在前面。不管是支持高考,还是引进生产线,我们都已经起了模范带头作用。”

    “现在在职工持续教育方面,我们也应该当这个领头羊,给其他兄弟姐妹打个版,让他们跟在我们后面做。”

    楼上传来了应和声:“我们支持小薛书记的提议,我们愿意努力学习,早日考上夜大,学习更多专业技术。”

    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本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的青工们也听到了楼下的动静,赶紧跳出来表态了。

    开什么玩笑哦,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别看大家还在头悬梁锥刺股地备战高考,但实际上他们心里都有数。

    大学多难考啊,能考上大学的,那都是祖坟冒青烟。

    可夜大不一样啊,考夜大肯定要比高考简单,重点是厂里也承认。

    这个承认就意味着,到时候他们的工资,也能跟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一样,一个月五十多块钱呢。

    比他们现在可强多了。

    而且在夜大里头,他们能学到新技术。

    将来生产线一条一条地从日本引进来,拥有夜大文凭的他们,就能上新生产线工作,进步的机会更多。

    这种为自己争取好处的时候,他们当然要跳出来积极摇旗呐喊了。

    食堂里的大学生们也跟着附和:“是啊,读完高中读夜大,活到老学到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厂里的同龄人平常都在一块儿玩,他们现在上了大学,肉眼可见的有一个好前程了。

    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小伙伴们,能够同样拥有光辉的前景。

    别的不说,就凭小伙伴们下了班也不出去玩,咬牙拼命苦学的精神,他们就该有个更好的未来。

    纺织厂领导被彻底架起来了。前脚他们还在说担心工人没有学习热情,后脚他们要拒绝工人夜大,那就是在当场打自己的脸。

    对着这一双双写满了渴望的眼睛,孙书记代表厂里表了态:“好,只要你们肯学,就不怕没学上。”

    薛琴激动地一把抱住叶菁菁,成了,这事儿终于成了。

    伊藤洋子由于语言不通,从头到尾都在埋头当吃瓜群众。

    还是方萍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小声解释给她听。

    于是东京来的大小姐,深深地震惊了。

    原来中国人的学习热情这么高涨,可以为了获得一个学习机会,而如此激动。

    呃,方萍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其中似乎有点误会呀。

    哎,不管了,反正工人夜校发扬光大,更上一层楼,就是天大的好事。

    第226章 就该压榨你 都是人才

    时间实在太晚了, 薛琴再三跟领导确认夜校的发展事宜后,就高高兴兴地送叶菁菁回学校了。

    你问为什么有谢广白在,她还要送人?

    那不是还有个伊藤洋子嘛。

    这可是贵客, 她怎么把人给带出来的,她现在就要把人给送回去。

    一路上, 仗着人家伊藤洋子听不懂中国话, 薛琴肆无忌惮:“没想到日本鬼子还真会做好事,他真想让我们厂发展起来!”

    她总觉得川田一郎这个小鬼子长成的大鬼子, 时时刻刻都包藏祸心来着。

    叶菁菁笑道:“因利而聚,因利而散, 现在东棉株式会社跟我们的利益是相同的。他们希望我们成为样板,从我们开始,开拓更大的市场, 当然不能做一把头买卖了。”

    薛琴“哦”了一声:“那日本鬼子还真够一板一眼的, 还想把我们所有人都变成高中文化呢。我本来以为他们只想做出一组标兵来,刚好跟老的生产线上的工人对比。”

    “那不行, 人家是想把我们发展成长期客户的。一条生产线怎么够用?我们纺织厂家大业大,这么多厂呢,肯定要全部更新的。”

    “生产线更新一次,又不能管一辈子。新的技术,新的设备出来了,东棉不想卖给我们吗?卖给我们的话,工人的水平跟不上,也是白搭。”

    “既然如此, 不如一开始就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把工人的文化程度集体提高了。那后面设备更新换代,工人的学习能力培养出来了, 再学新技术也简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