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夜校女教师: 200-2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七零夜校女教师》 200-210(第12/17页)

力说服大家:“外国人不会吃中国的螃蟹,我们嘲笑他们了吗?锦江饭店是怎么招待美国总统的?”

    这个小故事,考察团不少人都听说过。

    就是1972年,锦江饭店招待美国总统时,怕他不会吃大闸蟹尴尬,特地将螃蟹剥了开,取出蟹肉,然后用淀粉等食材做成“蟹壳”,再拼装成一只大闸蟹。

    这样美国人吃的时候,就可以连壳一起吃,不至于干瞪着螃蟹傻眼了。

    叶菁菁趁机强调:“我们穿西装来日本学习,而不是列宁装,本身释放的就是亲切友好的意思。我们不会打领带,再正常不过了,有什么好丢脸的呢?”

    “我们要相信日本服务员的职业道德。他们有自己的职业操守,不会拿客人的事情当成笑料在背后说长道短。”

    “退一万步讲,即便有人嘲笑又怎么样呢?我们是会掉块肉吗?要抓主要矛盾。我们现在面临的难题是,我们不会打领带,我们需要帮助。”

    “只要能解决这个问题,其他都是小事。”

    田副书记终于挣扎完了,沉重地点头应下:“那就请人家服务员同志帮忙吧。”

    叶菁菁二话不说,赶紧拨通了前台电话。

    王老师说明请求之后,服务员很快就过来教他们打领带了。

    这一回,所有人都学的无比认真,包括叶菁菁在内的考察团的女同志。

    技多不压身嘛。

    等到人家服务员鞠躬离开,才有人敢小声蛐蛐:“我的妈呀,老外真是能折腾人,弄那个领带麻烦死了。”

    薛琴想怼他们,那你们有种别打呀!

    可是考察团里一堆领导呢,给她十个胆子她也不敢。

    她只能下意识地回头看叶菁菁。

    结果她的朋友却若有所思的模样,似乎根本没听他们说什么。

    田副书记摆摆手,示意他的团员们:“回去收拾一下,动作快点,一会儿就要下去吃饭了。”

    叶菁菁回了房间,第一件事是拿起笔记本,在上面画图。

    薛琴好奇:“你干嘛呢?就这几分钟的时间你还要学习呀。”

    叶菁菁头也不抬:“我是觉得男同志说的很有道理,打领带对大家来说,的确太麻烦了。”

    “那又怎么样?”薛琴满头雾水,“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叶菁菁的手不停:“我是想到我们服装厂应该做什么了。”

    薛琴吓了一跳,头都要炸开了:“你怎么又来了?我不是说了嘛,我们没那么多布。”

    “不需要很多布。”叶菁菁把自己画的图纸递给她看,“我们可以做领带,不需要自己打的领带。”

    丰要武一直被她俩无视着,却一直忍不住在旁边竖起耳朵听。

    这会儿她忍不住,失声喊出来:“不用打的领带。”

    叶菁菁虽然没看她,可也没冷嘲热讽她,而是直接作答:“没错,我们把领带直接做成打好的样子。”

    丰要武迫不及待地嗤笑出声:“我还以为你多能耐呢,合着也是驴粪蛋子表面光。”

    薛琴想反驳,但她找不到话啊。

    这领带直接做成打好的样子,怎么套到脖子上去?脖子可比脑袋细多了。

    “用这个,拉链。”叶菁菁指给薛琴看,“拉链往下拉,套脖子这一圈就变宽了,刚好可以套上去。然后拉链往上拉,套脖子的这一圈被拉下来,调整到合适的大小,拉链卡死,完美!”

    薛琴目瞪口呆地看着,脑袋飞快运转,迟疑地开了口:“好像还真可以哎。”

    “是吧是吧,做这个。”叶菁菁积极撺掇。

    在她印象中,她穿越前,她家长辈偶尔系领带,用的都是这种拉链式的领带。

    社会的进步就是需要懒惰。

    然而薛琴却毫不犹豫地摇头:“做个鬼呀?做出来我们卖给谁?不出国的话谁会打个领带。”

    这是正儿八经的大实话。

    穿西装打领带,在国内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估计还得再过十多年的时间呢。

    叶菁菁脱口而出:“那就卖给外国人呗。”

    丰要武难得丧失了一回政治警惕性,下意识道:“谁买啊?”

    话说出口,她才后悔。

    可她说的真是心里话。

    他们下午只简简单单逛了一栋大厦的几层楼,就直接把他们给看傻了。

    人家日本店里头卖的衣服那个料子啊,摸在手里头,她都舍不得放下。

    还有那些花色啊,个顶个的丰富,个顶个的好看。

    她虽然没怎么细看领带,可一眼扫过去,她都看到了好几十种。

    日本人该有多想不开,自己的好东西不用,还非得从中国进口?

    是嫌日子太好过了,换换口味吗?

    丰要武心里想什么是一回事,嘴上还要威胁室友:“你们别想趁机抓我小辫子,搞三搞四的。”

    薛琴毫不客气地怼她:“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闲呢。”

    但是薛书记也得承认,丰要武说的没错。

    现在中国人出口到日本的,估计也就是农产品和农副产品了,正儿八经的工业产品,人家根本看不上自己这边。

    叶菁菁没辙,只能跳入下一个项目:“那好,我们做旅行箱吧。”

    薛琴莫名其妙:“什么旅行箱?”

    现在大家出门带的箱子,在西津人嘴巴里头就是箱子。

    哪儿来的旅行箱啊,他们走远路都是办公事去的,谁闲逛旅游啊。

    叶菁菁拍了拍自己的手提箱。

    这还是她出门之前,谢广白找人帮她做的藤条箱。

    就是民国时代背景的影视作品里,主人公坐火车时拎的那种箱子。方方正正的,上面有个把手,方便拎着。

    “我从下飞机开始,就特地看了。日本人坐飞机用的箱子也跟我们差不多,最多就是材料好一点。到酒店来住宿的客人,情况也差不多。”

    薛琴恍然大悟:“你下午去人家店里头看箱子,就是为了观察这个?”

    当时她给出的解释是,她要从日本带器材回去,给生物系的教授,怕箱子不好拎,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箱子。

    叶菁菁点头:“对,我们现在的行李箱最大的问题就是,全靠拎,不方便带东西。”

    “所以我就想啊,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种新的行李箱,直接在地上拖着走的那种,又不用费力拎来拎去了。”

    这个想法,从她收拾行李出国的时候,就已经冒出来了。

    不过当时她只是想想而已。

    穿到七十年代,不方便的地方多的去,真不差一个旅行箱。

    但这回到了东京,想到东京以后地价会大涨,她那颗想暴富的心啊就按耐不住了。

    可她自己有几斤几两,她再清楚不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