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夜校女教师: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七零夜校女教师》 190-200(第4/18页)



    然而顶着半边天的妇女,履行了义务,却没有享受到权利。

    “所以要上桌啊。”叶菁菁回头看食堂,下巴示意他们刚才坐的那张饭桌,“因为我们上桌了,我们能说话了,所以我们才能争取我们想要的。”

    “以后我们要做的是,让更多的女同志上桌。”

    “上桌还不够,我们要做那个能点菜的人。”

    旁边突兀地响起个声音:“上桌?你们也还没吃啊,那一起吧。你们想点什么菜?”

    薛琴真被说得热血沸腾呢,叫这么冷不丁地打断了,她顿时没好气,翻了个大白眼,嫌弃地看朱向东:“你跑西津大学来干嘛?”

    “这话应该我问你吧。”朱向东莫名其妙,“我能来干嘛?当然是来参加复试的。”

    哦!薛琴这才想起来,这家伙居然也考研究生了,而且还通过了初试!

    第193章 推销圣体 嘿嘿,让领导替自己打工。……

    说起朱向东考研, 那也是一波三折。

    众所周知,77级的高考,报名是要经过资格审核的, 78级的考研,情况也差不多。

    纺织厂不愿意重新出审核结论, 所以二月份报名的时候, 朱向东被卡了一回。

    可说来也奇怪,不晓得上面领导是怎么想的, 先是研究生考试报名时间延后到了三月份,后面又加通知, 把条条框框的限制条件给解除了。

    如此这般,朱向东才成功报上了研究生考试的名。

    大概他的波折都用在资格审核上了,反正五月份的初试, 他考得挺好的。

    据叶菁菁内部打听到的消息, 他是他报名的专业的第一名。

    现在瞧瞧大夏天了,这位老兄还是春风满面的模样, 估摸着他的复试进展的也相当顺利。

    叶菁菁直接跳过前面的话题,笑哈哈地打招呼:“我们吃过了,等你金榜题名,记得请我们搓一顿啊。”

    朱向东正是意气奋发的时候,闻言立刻笑着答应:“好啊,回头请你们吃好吃的。”

    说着,他就春风得意地进食堂吃饭去了。

    薛琴刚才跟叶菁菁聊得心情沉闷,现在看朱向东, 更是不顺眼。

    她愤愤地强调:“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一定要上函授大学。哎,菁菁, 考研不难吧?他都能考上,我肯定也能考上。”

    叶菁菁默默地看了她一眼。

    姑娘,说什么虎狼之词呢。

    现在又不是研究生比本科生还多的时代,研究生的录取率也就是差不多百分之十而已。

    她只能给薛琴打气:“有志者,事竟成。先把函授大学的事敲定了再说。”

    薛琴这才想起来,她又给自己揽了个大活。

    真把函授大学搞起来,其实是件很不简单的事呐。

    别的不提,单是协调上课时间,就是个大工程。

    师范学院办函授班,让中小学老师去进修,师生双方都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

    但产业工人不行啊,三班倒,你说哪个时间是大家都能空下来的时间?

    叶菁菁还在旁边好心地提醒她:“别忘了,还有中学夜校。”

    主打一个让所有人都别想闲着。

    薛琴痛苦地捂住脸。

    她到底为什么想不开,脑子一热就跑到了西津大学。

    她不就是想要一个暑期班吗?为什么会直接买一送二了?

    叶菁菁同情地拍了拍她的肩膀。

    怎么办呢?能者多劳呗。

    她又给自己的小伙伴画大饼:“你想想看,咱们多少女同志想上桌吃饭,就指望着你呢。”

    薛琴瞬间感觉自己身上背了一座山,沉甸甸的,全是责任。

    “我们是幸运儿啊,我们要做的必须得更多。那些到现在还没有机会上桌的,想做还做不了呢。”

    听听,人言否?

    薛琴朝她翻了个大白眼,理智回笼:“我怎么觉得都是我的活啊?”

    “那没办法。”叶菁菁理不直气也壮,“我马上还要期末考试,暑假前我也赶不上啊。”

    薛琴才不惯着她呢:“考完试你别想闲着。咱们八月份才去日本呢,七月份一个月的时间,你别想歇着。”

    叶菁菁也加码:“磁带呢?夜校磁带的事情弄得怎么样了?”

    “在找设备呢,一下子录这么多磁带,可不能靠录音机。”

    薛琴说着又犯愁,特别担忧,“你说,到时候录出来卖不掉怎么办?我跟你讲,录磁带的设备要400万呢!”

    这么贵啊!叶菁菁也吓了一跳。

    但她胸有成竹:“放心呐,人家引进设备又不是光为我们服务的。再说要是这个不好卖,回头我们录那个英文经典作品朗读磁带。我跟你说,这个我敢打赌,绝对会有很多大学生买的。你是不知道他们学外语多疯狂。”

    薛琴茫然:“为什么啊?外语系有这么多人吗?”

    “外语是工具,掌握了外语,查资料自学就方便很多。”

    叶菁菁解释道,“我们现在上课用的好多课程的讲义,都是直接拿到美国大学的用。”

    为了学外语,大家可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六块钱一本的英汉字典,新华书店一上货,秒光啊,瞬间卖断货。书店连着补了好几次货了,照样供不用求。

    除此之外广播台的英语节目也是大家的心头宝。

    一道英语节目播放的点儿,学校里都静悄悄的,生怕打扰了学习。没有“砖头”也没有录音机的学生,就指望着这段时间学英语呢。

    叶菁菁又伸手操场上,靠着图书馆的书亭:“你看那个英文经典作品集卖得多好。”

    英文经典集就是叶菁菁找外语系老师编写的那本。

    说起来,这事儿也挺逗的。

    正常情况下,编者肯定愿意书摆在书店正常发售里,否则不成了非法出版物了嘛。

    但这时代,大家就没非法出版物这个概念。

    哪怕前些年打击手抄本,也是因为手抄本的内容,而不是手抄本本身的存在。

    加上大学老师顾虑也挺重的,毕竟文·革还没过去多长时间,他们也害怕自己选出来的英文经典著作,会被扣上一顶宣扬资本主义的帽子。

    比起堂而皇之地摆在书店里卖,把它当成一种为大学生准备的课外读物,似乎看上去更低调一点。

    于是在这种背景下,《英文经典著作选集》这本书没有走正规出版路线,而是以讲义的形式,从印刷厂直接出来了,进入了大学的书亭。

    工人夜校这边当然欢迎了。因为如果要走正规出版物,从新华书店走货的话,那肯定要分给人家发行费。

    夜校穷怕了,从他们手上抠一分钱,那都是要了他们的老命。

    不如直接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