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朕,真不是断袖》 60-63(第2/7页)
翻着看了两遍,都只看见这么一句话。
“……”谢桐怔了片刻,才垂下眼。
“罢了,”他轻轻自言自语:“等回来后,再叫你补写到朕满意为止。”
*
第二日,新的军报又被送来,信使风尘仆仆,唯有一双眼睛明亮,满脸都是掩饰不住的喜色。
他翻身下马,在殿前跪地行礼,大声道:“圣上,北境捷报!”
谢桐正在用早膳,闻言立即起身出殿,快步走向信使,伸手接过军报,微屏呼吸打开那火漆封印的纸张。
军报素来语句简洁,谢桐先看向最后一句话,望见上面“延宁守军大败匈奴,逼退敌军三十里地”,一颗悬挂起的心才落回实处。
谢桐平复下来,再从头开始看这封军报。
原来几日前的匈奴军白天从营地中失踪,的确是因着久攻不下延宁城,故而出去寻找捷径了。
左贤王带着军队,深夜从延宁城的西侧绕后,找到了城中百姓挖出的地洞出口,大喜过望,立即从中钻入,试图通过地道突袭进入城中,从内部攻破这座城池。
但当天蒙蒙亮后,左贤王的先头部队从地道处攀出,却被早已等待多时的延宁守军用箭射杀,同时在四周架起火堆,浓烟令得地洞中的匈奴人双目流泪,呼吸困难,死伤惨重。
左贤王发现中计后,试图原路撤回军队,却被闻端率领的守军堵住,两方展开交战,最后匈奴军因仓促迎战,大败而逃。
只可惜左贤王武艺了得,没能被生擒,交战中,闻端一剑斩断了他的右手。
左贤王负伤后不敢恋战,带着剩余的一千人马仓皇撤退,回到营地后还没能休整,就被延宁城中涌出来的大批守军逼得退后三十里地。
这封军报看得谢桐心绪激荡,来回读了几遍,才缓缓舒出一口气。
不过他还有一个疑问:“为何左贤王率兵从地洞中进入,延宁城却早有准备?”
先前的军报里,不是说那是给城中百姓出逃的密道么?
密道既被匈奴军探明,又为何能如此凑巧地将计就计,打了匈奴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名信使是一路马不停蹄从北境赶回来的,曾经历过那场战役,于是回答道:
“闻大人命我们在城中挖了两条地道,匈奴人找到的那一条,是闻大人特意让他们发现的,是诈敌之计。”
谢桐怔了一下,忍不住笑起来。
饶是骁勇善战如左贤王,也无法预料到,延宁守军费了诸般力气挖出的一条地道,竟然只是明面上的幌子,是特意留给他们的“鱼饵”。
旁边的罗太监听见这番喜报,立刻召来不远处的宫人,道:“快去库房里取赏赐过来!”
信使却摇了摇头,年轻的脸庞上,神情坚定:“不用,圣上,在下这便回北境了。”
不仅是罗太监,就连谢桐就有几分意外,出声问:
“延宁的信使不止你一个吧?你在京中稍歇一夜,明日再出发回去,也是一样的。”
信使笑了一笑,乌黑的眼睛炯炯有神:
“圣上,延宁战事危急,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属下愿立即回去,在闻大人、林将军的带领下与弟兄们并肩作战。”
谢桐凝视了他半晌,终于还是点点头,道:“朕给你的赏赐先留着,你平安归来后,自行入宫来领。”
信使颔首应是,正要转身离开,却被谢桐唤住了。
“等等,”谢桐顿了顿,问:“……信呢?”
信使愣了一下,不太明白:“圣上,什么信?”
谢桐无意识地摩挲了一下手里的军报,抬起眸:“往日与军报一同送来的,还有你们闻大人的一封信,这一次没有吗?”
信使摇头:“圣上,属下拿到手的时候,就只有这封军报。”
谢桐眉心几不可察地一蹙,突然问:“闻端……是不是受伤了?”
不然怎么会不给他写信?
信使不解:“前几日交战,军中并未听说闻大人受伤过。”
谢桐沉默了一刻,又听见身旁的罗太监说:“圣上,或许是对战疲累,才没能立即送信来。”
“……”谢桐抬手按了按眉心,心知自己有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阴影了。
“无事,”他想了想,对信使道:“你回了延宁城后,就将朕的口谕传给闻端,叫他抽空给朕写信。”
信使一脸茫然地离开了,谢桐猜测,他此刻心中定然困惑,为何明明有了具体的军报,还要闻端亲自写信送来。
因为那不是普通的信,谢桐心想,那明明就该叫家书。
他没收到闻端的家书,当然不高兴了,有什么可奇怪的。
因着这中断的一封信,直到第二日,谢桐都还有几分恹恹的,提不起精神来。
夜里睡眠也浅,轻易就会惊醒,梦中总闪过北境之地飘飞的大雪,竭力交战的人群,马匹的嘶鸣和暗红的血迹。
每每从睡梦中醒来,谢桐几乎要恍惚以为这又是另一个预示梦。
但当彻底回过神来后,他才发现,那不过是由于日夜忧心而偶然间显现的魇兽。
好在这焦心如焚的时刻只持续了一晚,第二日白天,谢桐就收到了下一个信使所带来的军报,以及一封折叠齐整、雪白的闻端的亲笔信。
谢桐在罗太监捧过来的两封信纸之间迟疑了一瞬,随即垂下睫,率先伸手取来了闻端的信,一边拆开,一边随意般询问信使:
“可有紧急军情?”
信使回道:“上一役后,匈奴军死伤逾四千人,偃旗息鼓,未敢轻举妄动。”
谢桐点了下头,让他退下去休息,目光落在手中的信上。
或许是军中诸事繁忙,闻端向来行云流水的挺拔字迹也潦草了不少,不过话倒是比前两天多了几句——
“圣上亲启:”
“自我军大捷后,敌军已伤元气,想来距离臣回程之期不远,圣上无需忧虑。”
“臣昨日尝得北境一土特产,冰甜可口,待回京时,带给圣上一并品鉴。”
见闻端没有事,谢桐微微勾了下唇角,才终于放下心来。
“奴才听闻林将军的伤势也已经大好。”
送信使出了殿的罗太监折返回来,笑呵呵道:“圣上,想必北境的战事很快就可平息,今年可以过个好年了。”
谢桐收好闻端的信,点点头:“如此最好。”
*
时间一日一日过去,京中的雪逐渐厚重,派去北境的军队返程之期却迟迟没能定下来。
一则,左贤王受了重创,气急败坏,命匈奴军牢牢守在营地里不能撤退,试图寻机再次进攻,一雪前耻;
二来,延宁城在多次的交战中破损不堪,唯有将城池修复好,来年开春,才不会给敌人留下可乘之机。
故而,闻端率兵协助延宁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