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43章 第 43 章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小知县》 第43章 第 43 章(第2/3页)

在这边方便。

    所以纪炀重点去了西边那块荒地。

    荒地再往北是三江村,但是这中间间隔极大,一直都是荒地,既无人居住,也无人耕种。

    至少有上万亩地。

    这里的荒地,跟建牛棚的荒地,都属于官田。

    意思便是官方田产,官方可以雇短工长工耕种,所得的粮食大部分都是县衙所有。

    但之前的扶江县发月俸都艰难,哪有钱来雇人种地。

    若遇到黑心肠的官员,可以直接奴役当地百姓免费,甚至贴钱耕种,他们倒是能富裕些,只不过吃的都是当地百姓血汗。

    前面那位老大人在这二十五载,虽然不爱管事,只爱游山玩水,也乐得清贫,没干这种丧良心的事。

    不过有可能是此地百姓并不服那样管,真那么做了,说不定还会打上衙门。

    这些都未可知。

    现在知道的是,这些官田,纪炀已经有了打算。

    既然扶江县各处的粮食已经能自给自足,今年情况会更好些。

    那接下来不如种点经济作物。

    比如他已经想好的香料。

    时人都爱香,达官贵族更是喜欢。

    香的种类也十分多变。

    但经久不衰的,必然有花瓣做香料。

    所以他写信回去,要现在时下最流行的香料,既然要卖香,自然要知道现在都流行什么。

    至于售卖?

    纪炀没那么担心。

    先不说他在汴京是有铺子的。

    再者以他的名声,别管这名声好不好吧,冲着名头,都不愁销路。

    实在不行,让他好友们从汴京烟花之地里挑个爱写酸诗的风流才子,有他们来写诗扬名,也是不愁卖的。

    营销这东西,他闭着眼都能想出好几个方案。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先把东西种下去再说,事情要一步步地做。

    花卉种类多变,如何养护种植,都是学问。

    在凌县尉终于把戏班子带回来时,纪炀这边的思路大概成了。

    扶江县百姓一边津津有味听着戏班唱花木兰,看着巾帼英雄战场杀敌,唱着谁说女子不如男。

    然后得到另一个消息。

    衙门那边说了,他们要在扶江县遍寻会种花的女子,只要女子,如果能懂点香料最好了。

    他们扶江县还有这种女子?

    不能吧?

    正好县城唱戏,把大多数百姓都聚集到一起,这事传播得倒也快。

    那边戏还没唱过,就有个妇人牵着孩子走到衙门附近。

    只是看着衙门,迟迟不敢进来。

    还是门口茶摊婶子道:“是来询问种花事宜的?”

    这婶子手里还拿着纸笔,显然刚会写茶字,旁边还有自己的名字。

    妇人点头,就听婶子道:“径直去敲门,里面知县大人他们好说话着呢。”

    见她还是不敢,婶子起身过去,喊道:“卫峰捕快,卫蓝捕快,你们可在?”

    没多时,还真出来两个捕快,听婶子说明情况,招手让妇人跟孩子过去。

    不过卫峰又道:“还请婶子一起进去,玉娘子凌娘子出去办事还没回来,连乖乖都去上课了,您去了帮她壮壮胆气。”

    其实就是避嫌,现在衙门都是男子,妇人虽说牵了个孩子,但难免被人多说。

    如果茶摊婶子跟着,那就无事了。

    “这有什么,走吧。”婶子是个热心快肠的,笑着领妇人跟孩子进去。

    妇人微微松口气,心里也轻松很多。

    纪炀刚回复潞州那边的公文,从潞州起的官道已经开始修缮,所以跟他讲一下,让他同扶江县百姓说,最近走这里可能要绕行一段。

    绕行怕什么,等修好了,这路才通畅呢。

    眼看他们的动作迅速,就知道制肥方子在汴京反响不错。

    所以纪炀这会心情正好。

    这会又有会种花的妇人前来,纪炀肯定仔细询问。

    其实以纪炀如今十八的年纪,不过是个眼前妇人的子侄辈,但这妇人却怕得厉害。

    等聊起来之后,情况才好些。

    “小人平日就爱种些花草,其中兰花跟月季最多。”

    月季大多无香,模样却好。

    兰花的香倒是不错,而且也被文人墨客喜爱,纪炀又问几句,见她颇有些心得,便开门见山:“府衙官田想种些花草,需要雇些人手,不知道你可有意?”

    “雇人手的时候,按照贡献多少,职位高低,都有月俸,肯定不会亏待。”

    妇人名叫水淑敏,平日只是自己喜爱这个,原以为官府召见,是要给府衙栽种,没想到竟然是雇人?

    水淑敏原想满口答应,又想到家中丈夫婆婆,还是道:“回知县大人,此事还要跟家中商议之后再说,我也做不了主。”

    按照正常来说,知县应该说一句,这也应当,你回去问问家里人怎么想的,然后再来回话。

    纪炀却道:“此事只干系你,看你想不想来罢了。”

    水淑敏一惊,踌躇片刻,最后道:“是想来的,还请知县大人稍等两日,家中,家中多半也会同意。”

    “嗯,你告诉他们,如果在官田做事做得好,能挣不少银两。”

    纪炀也不说什么大道理,就把世间最俗的东西讲出来,也最有效果。

    果然,有月俸的事,给水淑敏一些鼓励,等她出门之后,她才发现,他们知县大人似乎有礼的很。

    只是在她母女二人进来的时候看一眼,之后再也不打量,让她不由得安心。

    等送走这一个来县衙的夫人,茶摊婶子留下,低声对纪炀道:“知县大人,您若是能把她留在官田做事,务必要留下。”

    “她在家中,可苦得很。”

    纪炀听此便知有内情,开口询问:“具体所谓何事。”

    茶摊婶子娓娓道来,讲出水淑敏的身世。

    原来她家距离县城也很近,距离官田也不算远,就是官田北边的三江村。

    自从嫁到村里那户人家,她三年无子,第四年得了个女儿,婆婆苛待,长嫂嘲讽,连丈夫偶尔都对她拳脚相向。

    是个十足的可怜人。

    她娘家来找了几次,也没什么法子,求医问药多年,如今女儿都五岁了,还是没有动静。

    夫家肯定变本加厉,而娘家自觉亏欠一般,只能偷偷补贴女儿,别的什么都不敢讲。

    纪炀刚想张口问,为何不和离,既然疼闺女为何不把女儿领回家。

    话都没问出口,纪炀都觉得问了多余,就算是现代,还有一群迂腐的人不肯离婚。

    何况古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