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36章 第 36 章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小知县》 第36章 第 36 章(第1/3页)

    九月上旬,扶江县衙门门口。

    各村前来交粮的里长村人排成队,都在交今年的田税。

    各家脸色虽然不说好看,可比往年强上不少,谁让今年收成好,交了田税,各家还有富裕。

    这事纪炀去年也是做过的,如今已经轻车熟路。

    但今年跟去年不同,去年交田税的事,让凌县尉带着兵士,又雇了几个农人一起押送。

    他是不去什么潞州城的。

    今年押送粮食却要他亲自前去。

    衙门带上平安一共十人,纪炀带着五人,再雇五个农人一起。

    留下玉县丞跟捕快在衙门看家。

    还有葫芦也可以继续加工,再有凌家湖的路也要督促修建,农闲过后田地也不能闲着,要耕地耕地,该补种补种。

    一条条讲下来,都是纪炀平时做的公务,可见繁琐。

    玉县丞自然一一听从,但难免有些紧张,不是为他看家紧张,而是为知县大人去潞州城紧张。

    大人此次过去,既要应付窥探的目光,更要面对很多质疑。

    再者,运河的事一提,只怕会让人嘲笑。

    说不得还要当扶江县在骗人。

    谁让那一亩地的产量实在惊人。

    直接比去年翻一倍还要多。

    谁听了,都觉得匪夷所思。

    这次交田税,潞州城十一个县的知县县丞陆陆续续都要过去,再加上潞州城本地官员,哪个官员不比他们知县年岁大,当官久。

    要么油滑,要么有背景,他们知县大人怎么办?

    其他还好,平安听到有背景的时候,深深看了玉县丞一眼,难得主动安慰除少爷以外的人。

    “玉县丞,这些都不用担心,知县的本事,你们还不知道吗?”平安委婉道,“背景这事,其实也没那样重要。”

    纪炀也笑着怕拍玉县丞肩膀:“不用担心,你只要看好扶江县,等我们的好消息就行。”

    “滕显那边你也多去照看,隔三差五拉他出来走走,他葫芦要紧,身体也要紧。”

    等交代完事情,纪炀对上旁边江小子江乖乖的目光,两人现在已经不是没人要的小孩,一年四季衣裳纪炀都记挂着,吃饭也跟着衙门,如今脸上有肉,个头也窜高,又跟着习字,看着可爱得很。

    不过这会两人齐刷刷看着纪炀,明显对潞州城十分感兴趣。

    纪炀揉揉两人脑袋:“这次不能带你们,但回来的时候给你们带冰糖葫芦,再带些常华县都没有的糕饼,怎么样?”

    江乖乖已经点头了,江小子迟疑片刻也点点头。

    “我们也会照顾好腾先生的。”

    两人都称呼滕显为腾先生,早就当老师一般对待。

    纪炀满意点头:“好,那再奖励你们一人一双小皮靴,等下雪的时候还能出门玩。”

    小皮靴!

    别说俩小孩了,玉县丞都有点羡慕。

    不过纪炀也对玉县丞,凌县尉道:“你们各家也有孩童,穿多大的鞋子报给平安,一并买了。”

    不等两人拒绝,纪炀便道:“对我来说不值什么钱。”

    潞州城的皮靴也好不到哪去,以纪炀的身价,随便一块玉佩就够买上二十多双。

    两人见平安都没说什么,便知真的如此,当下高兴称谢。

    但也好奇,他们知县大人到底什么家世,之前隐隐听说是富商之子,可现在瞧着气派,瞧着底蕴,似乎又不止是富商之家。

    玉县丞凌县尉不是多说之人,早已对知县大人心服口服,当下还是忙自己的事。

    赶紧准备好,就可以去潞州城了!

    说起去潞州城,原本按照凌县尉等人的意思是,从玉家湖去往常华县,坐着常华县船只去潞州城。

    这样一路过去,不仅省力,损耗还小。

    可纪炀却道:“别,我们就走扶江县直通潞州城的官道,就走这土路。”

    “这道路越坎坷,岂不是显得我们越心诚,越艰难。”

    他都亲自押送粮草去潞州城了,不要显得艰难一些?

    让知州通判他们知道一下扶江县的难处。

    他们扶江县,苦啊。

    在如此艰苦的情况下,还能做出这样的成绩,难道不应该奖赏吗?

    九月中旬,所有东西收拾停当。

    今年一共收了四十万六千零二十斤米麦的田税。

    比之去年多了十六万多。

    这样的进步,说是跨越性也不为过。

    十六万斤的主粮,若都送到前线,也不是笔小数目。

    这些粮食留下二成在扶江县,剩下八成全都送到潞州城。

    九月十六上午,纪炀带着手下共十人出发,押送三十三万斤左右的米麦出发。

    这里面有富裕的,就是怕路上有损耗,到了潞州反而不足应有的三十二万四千八百斤。

    事情看着繁琐,但稍有一件办得不好,便会被揪到错处。

    除了粮食之外,纪炀还带了精心写下的文书。

    说起来这文书对纪炀来说最为头疼。

    别说原身了,就是他自己,也对公文格式十分头疼,苦心钻研月余,这才有个模样。

    看来以后得空,不仅要看承平国律法跟堪舆图,还要看看当官必须要瞧的文书行文等等。

    否则不好糊弄了。

    如今也就这笔字还能拿得出手。

    纪炀一行人离开时,前来相送的乡亲们挤满路口,目送知县大人押送田税,心里无比感慨。

    他们这位大人来了不到两年时间,就让整个扶江县有了翻天覆地变化。

    这样的官员自然深受他们爱戴。

    玉县丞见此开口:“别想了,好好做事,等知县大人回来,看到我们葫芦作坊,化肥作坊,还有凌家湖的路修好,岂不是更让他开心?”

    说到路,玉家湖里长看了过来,小心翼翼道:“那我们的路?当初说常华县承担三分之二,我们承担三分之一,咱们这段一直没修啊,他们那边的已经修得差不多了。”

    玉县丞胸有成竹道:“很快,很快就能修好,不用担心。”

    知县大人说过,最后那段路,常华县会抢着修的!

    果然,在纪炀走了没几天,常华县那边主动过来,说是县里乡绅们商议,从常华县到玉家湖官道的最后一段,不用扶江县动手。

    乡绅们自己凑齐银钱,把后面那段路给补上。

    主动过来说此消息的人玉县丞见过,就是上次来扶江县找知县大人的常德江,他手里田地不少,需要的化肥也不少。

    但他旁边那人,玉县丞只听说,而是第一次见,那就是华家家主。

    两人代表常华县所有乡绅地主家里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