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香草门庭: 280-30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 280-300(第8/34页)

,但也有些条理了。

    袁军败得太快,原本大量青年男女被征走、抓走,但当袁绍带着残兵逃向冀州时,还是有些活着的河南郡本地人,都尽力逃回家。

    虽然家园被毁,满室皆空,可毕竟是家。

    军队经过时,各城都很紧张,但听说是朝廷军队班师回朝后,却也都欢欣鼓舞,愿意献出酒食和女子招待。

    荀柔依旧不令军队入城,只以钱粮换酒肉,不过既然路过,也招当地县令前来一见。

    都是众人推举的,又肯在那个时候留下来,这些县令不说能力如何,心性大多很好,除非太老迈,他都想让对方干下去。

    只有一位实在老病不堪,他亲自入城去会面,另选了同留在城中的这位老县令的儿子继任,并留下医工、药材。

    这位老县长,则赐爵关内侯。

    新爵已制定,尚未颁布,但将来颁布时,旧爵也会有一个说法。

    有些冀州子弟,眼睛都羡慕红了,这简直是白捡的县令谁都看得出,新官制下七品的县令,是仕途中一道门槛,跨过了才能为主官,否则就只能一辈子给别人打下手。

    而让荀柔惊喜的是,河南郡成皋的县令刘翊,竟是颍阴旧人。

    当年同县之内,荀、刘并为著姓,族中常有往来,只是刘翊与他年岁相差大,他还是孩童时,刘翊都出仕郡中了,相互没什么交情。

    虽然没有交情,但毕竟是年少时在县中街市见过的人,多年重逢,自有一番亲切。

    这次也是凑巧,刘翊原为颍川上计吏,要入长安送税赋,恰逢雒阳收复,百废待兴,无人可用。

    钟繇恰知其人,就硬将他留下,让他帮忙安抚雒阳东北面,重要城池成皋。

    刘翊原本不愿意,可钟繇显然清楚这位老先生的性格,将他往成皋一领,见一城几为废墟,废墟中全是忍饥受寒的百姓,他就丢不开手了。

    荀柔一边听老先生无奈叹息抱怨,一边忍不住发笑。

    启程离开前,正式拜刘翊为成皋县长,由于成皋是大县,故而官位六品。

    过了成皋,入了汜水关,再往前,人就更多些,也有了牛的身影,都加紧耕地,以便及时种下冬麦。

    钟繇到偃师亲迎,来到雒阳附近,又是另一幅样子。

    由于当初淳于琼扫荡弘农,军队数量竟突破十万,十万人,粮食又有限,钟繇只能一面让兵卒种些秕子、芜菁之类勉强果腹,一面将人组织起来劳作,防止作乱。

    “这也是无法,若放出去必为祸患。”钟繇道,“况且,雒阳实在也需要修整幸好有杨将军镇守,倒也无碍。”

    荀柔连连点头。

    从前战后坑杀降卒的传统,其中关键的原因,就是缺乏粮食又担心士兵哗变,但凡能够约束住,当然能避免就避免。

    杨奉跟在钟繇身后,一直一言不发。

    他在寻找机会。

    他记得杨修跟他说的话,太尉让张鲁换他,必然是想夺他的兵权。左冯翊是京畿重地,他又并非太尉亲信,掌握一郡兵马,如何让太尉放心。

    他最好的机会,就是凭借受降淳于琼的功劳,主动请求迁来雒阳。

    观太尉性情,必不会固守关中,放弃中原,迟早必还旧都,到那时候,太尉就必需倚仗兄长了。

    “某愿为太尉镇守雒阳。”杨奉单膝跪下来。

    听闻此话,荀柔立即看向钟繇,见钟繇摇头,便知并非他的主意。

    不过……也不是不可以。

    杨奉的确没做什么,可几次拖延犹豫,荀柔也记在心上。

    他想换雒阳,不外乎一为避祸,二看中了雒阳这个地方。

    可钟繇经营雒阳多年,又收复了本地的豪强匪帅,就算杨奉背后立着弘农杨氏,也休想从钟元常手里偷家。

    “也好,便以杨将军为河南都尉,辅佐钟公,以,潼关司马徐荣为左冯翊都尉。”

    没有战略意义,潼关也不必再留将军镇守。

    这些年,徐荣屡有战功,忠勇勤恳,荀柔看他也看够了,正可以借此提拔起来,左冯翊邻近并州,正是将来有为之地。

    他说完这一句,不再理会怅然失神的杨奉,转向钟繇道,“另外,此次归京之后,我愿向朝廷请命,保举元常兄为司隶校尉,加中郎将,坐镇雒阳,元常兄以为如何?”

    钟繇拱手应命。

    司隶校尉旧为二千石,与河南尹平级,如今河南尹为四品,司隶校尉不见在文官官阶表中,显然是平级武官的职务。

    至于中郎将不过加封,他也并未多想。

    荀柔看出钟繇尚未明白关窍,此时也不多作解释,武将官阶他已经搭建好了,到长安后,再同荀彧商议后,就会发布。

    就同中条山战前所说,此战胜利,当有褒赏。

    处理讨袁一战最后遗留,荀柔加紧了行程,终于赶在腊月下旬,回到长安。

    是日,雨雪霏霏,尚书令荀彧代天子郊迎出三十里。

    兄弟相见,纵使端庄如荀文若,在这样庄重的场合,也不由扬起唇角。

    第286章 酒醉既醉

    白雪轻盈如飞絮,随风扑人。

    侍从撑起金色曲柄青金华盖大伞,却无法阻拦随风横流的风雪,而肆意的风雪,却也无法阻拦郊迎之礼的盛大。

    鼓乐声作,百官跪拜。

    望着伏倒雪地,甚至激动嚎啕的人群,荀柔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自己似乎正由一场胜利凯旋,一场众人眼中决定国运的大战的胜利。

    在冀州时,当然开宴庆祝过,可那只是针对战斗胜利的庆祝。

    身处中原,那里复杂、互相拉扯的形势,让他如何也难认为自己已经取胜。

    可如果换作长安?

    固然还有袁术高举反旗,可那只是南方,就是承平之时,天下也不是没有造反起义。

    在公卿百官,这天下已经算重归太平?

    荀柔觉得荒唐可笑,可一想,似乎并不意外。

    郊迎的礼节缩减大半,删掉天寒地冻、雪花飘飞的郊外,观看礼乐舞蹈的环节。

    不过即便如此,他登上马车,被室内温暖的空气一激,还是直接打了个喷嚏。

    “含光勿恙?”荀彧递来一张帛巾。

    朱轮的轩车,双毂两辖,宽敞的车厢内,刺绣锦缎贴布车壁以及底座,荀柔一坐上去,就感觉到车底是温热的,应当是在底部做了夹层,放置炭火,而车顶上盖,亦是羽盖华藻。

    这比他那辆厢车舒适多了,可惜不能让公达也坐上来。

    “这怎么……仿佛是天子车驾?”他接过帛巾,擦拭眉稍、脸颊、头发上的残雪,仰头看华盖上华丽的黑色纹样。

    那是象征天地万物的十二样图案,和天子冕服上的一样。

    “天子亲赐车驾仪仗,不能推辞,则彧代辞了六马、龙旗、凤辂,并华盖曲柄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