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香草门庭: 100-12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 100-120(第16/24页)

,文若数次劝他勿泄禁中语,阿善还是忍不住。

    好在只会对他们几人说,如此,文若只好转而来委婉告诫他们。

    不过今日大概真的是累了,站在前排,又封了太傅,众目睽睽,一点偷懒余地都没有,上车过后,坐着耷着眼睛,就开始点头瞌睡,然后真的就睡着了。

    太傅啊。

    天子之师。

    真是一点都不像。

    阖目沉睡的样子,苍白得失血色,只是个痼疾体弱多病的青年。

    纵使聪明又如何,纵使天资非常又如何。

    荀攸伸手,轻轻将水囊从荀柔垂下的手中取下,盖好放到一边。

    幸好已经喝掉大半,方才才没有倒洒出来。

    竟有这么孩子气的太傅?毫无威严,心软仁善,如何服人?

    本来心无大志,却还担了挽救汉室的重责。

    天下至此,真的还能挽救吗?

    ……

    等到家门口,荀柔才被大侄子轻轻推醒。

    他模模糊糊抬手擦了擦嘴角,不敢看荀攸肩膀,就怕看到某种奇怪的水迹。

    这个姿势,压着侧脸,就真的很容易流口水嘛,他也不是故意的。

    “叔父两日辛劳,今已至家,便好生休息,攸还要回宫中守职,就此暂别。”

    大侄子一身玄色官袍,拱手行礼,还是一副深沉收敛、严肃端庄的样子,看不出压没压到肩膀。

    他站着,眨了眨眼睛,迟钝的思考了一会儿,“你等一等。”

    厨房剩的馒头,再加上新做的桃酱,东西包成一包,荀柔郑重的递给荀攸,“公达,这几日宫中必然乱事不少,守卫上值之人又多,饮食定然顾不上。”吃当然能吃饱,但这么多人,做饭肯定潦草得很,大侄子和他哥都得住在宫里,就很辛苦。

    “还有什么想吃,我再进宫时,给你带去。”

    将东西放在车辕上,荀攸又转过身来行礼,幽深眼眸中略过一丝笑意,“多谢小叔父。”

    此时还能记得这些小事,想来也没什么可担心了。

    “没什么想吃的?”荀柔追问。

    “小叔父自己保重就是,宫中不会怠慢于我的。”

    荀柔看他眼中笑意,顿时恍然。

    对了。

    他现在可是上公,天子之师,还受如今天子仰赖,宫中是天下最势力的地方,怎么会在此时怠慢荀氏?

    “……那你路上小心。”

    “是,”荀攸再施礼,“叔父保重,好生休息。”

    ……

    沿路上,荀柔曾瞧见城中慌乱景象,然荀氏的仆从,将家门一开,却让他心中一静。

    宅中此时已四处张挂白布,布置停当。

    荀彧端坐在前堂檐下执卷。

    堂前绿竹猗猗,青年一身青衣无纹,连腰间常带的玉佩也摘下,只细碎竹影衬着玉色容颜,沉静澹然,有懔懔宗仰之气度。

    就让人心中杂乱尽去,只想静静坐在他身边。

    想来围在他周围,跪坐读书的荀氏其他子弟,也是和他一样的想法。

    “兄长。”荀柔上前行礼。

    荀彧放下竹简,起身还礼,关切道,“一切安否?”

    “兄长放心。”荀柔点头,又上前一步。

    “你先去休息,”荀彧往他脸上望了一眼,“有什么话,等起来再说。”

    “……是。”

    再三得到提醒,荀柔心知现在实在不是可以生病的时候,回屋过后连忙给自己开方,先作预防,请家里人帮忙买药,然后倒头睡下。

    这一睡,便从天光大亮直接睡过一夜。

    然而,就在他沉睡时,却也有许多人,睡不着觉。

    第115章 宫中众生

    天子大丧,雒阳城中缟素,街市一空,家家关门闭户,一点小小响动,都仿佛放大数倍,听在人边不由得惊心。

    就算是如今,升格成第一外戚的何大将军府,召集众人议事,也不免等到天晚之后,还格外放低声音。

    早早被请至的曹操,环顾堂中,发现竟无荀氏,甚至连太傅荀含光席位都未曾设,不由暗自惊心。

    天子方才即位,文武之争难道此时便要开始?

    天色已暗,堂中燃着烛火,摇曳之中,将坐在席案之后,何进威壮的身影半明半暗。

    “先帝大丧,新帝即位,如今形势,诸君以为吾当如何行事?”

    “中官在内宫经营日久,胶固内外,”袁绍朗声开口,仍然第一个发言,“如今天子新立,大将军当清扫宦官,为国家除患!”

    他自然知道何进之意,以他来看,荀柔将来固然是威胁,但眼前尚未成势。

    况且,如今正是诛杀宦官最好时机,若由他等诛杀宦官,纵使荀含光为太傅,也得在朝中退避他袁氏三舍之地。

    何进顿了一顿,没有说话。

    曹操悄窥其颜色,看出其人心中犹豫未决。

    与袁绍早数十年定下,尽诛宦官之宏图不同,何进先是贿赂中官进妹入宫,后又多与十常侍中人来往,其幼妹更嫁张让义子为父,素敬惮之,虽外收名士,其对内之交通也从未断绝。

    “如今天子年幼,大将军秉政辅国,掌握大势,为天下之望。”曹操能看得出何进犹豫,袁绍自然也看得出,他怎能让何进在此时退缩,“士人皆翘首以盼,愿大将军诛杀宦官,以正乾坤!”

    “所谓势者,得之难而失之易也,愿大将军明鉴。”

    何进呼吸一滞。

    这是威胁。

    这些年他依靠士人对抗天子,便是彼此心有默契,将来他要与之共辅天下,尤其是他手下,多由袁氏所荐,为袁家故吏门生,他若是不从,这些人会向他,还是向袁氏,连他自己都不清楚。

    “……此事,恐怕还要与太傅商议……”这时候何进倒想起荀含光了。

    “再有,”袁绍似未听到他后一句,又道,“如今长乐太后尚在,与宦官专通奸利,旧日曾谁天子里渤海王,又素善小黄门蹇硕”

    何进再次呼吸一滞。

    “其人手握禁军,掌控宫闱,天子新立,社稷未稳,大将军若不早图,恐为后患。”袁绍重重道。

    这一条,竟果然说道他心底。

    蹇硕竟然敢胆大包天,谋害于他,以至于天子登基这样的大事,他都不敢入宫,着实可恨。

    定下决心,何进点头沉声道,“宦官妄图颠倒社稷,罪不容恕,谁敢与我讨贼?”

    “绍愿领精兵五千,斩关入内,尽诛宦官,扫清朝廷,以安天下!”袁绍精神一震,跪立请命。

    “嗯……”何进抚须犹豫,倒没再提太傅。

    “大将军不可!”

    何进还未开口,曹操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