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香草门庭: 100-12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 100-120(第15/24页)

、冷血的一面。

    “阿弟放心,”刘辩热心道,“我也愿意同阿弟一起劝太皇太后。”

    到底只是孩子,有长在富贵深宫,对财物全无概念,刘协虽然觉得任务艰难,但也只是觉得,他抿了抿唇,郑重点了点头。

    “多谢兄长和太傅。”心中一松的刘协,对兄长和荀柔抿出一个微笑。

    不得不说,刘家经过四百年基因改造,子孙大多都很能看得过去,刘协这一笑,颇显得精致可爱。

    荀柔心中对董太后并不看好,但还是耐心安慰了刘协几句,让宫人送他回自己宫殿休息。

    如此,殿中只剩下他和刘辩二人。

    少年的天子脸上虽还带泪痕,但经过方才缓冲,心情稍稍平定下来。

    “今日多亏先生,”刘辩眼睛晶亮望向荀柔,十四岁少年,看着比他九岁弟弟还显天真,“将来还要请先生多多教导于我。”

    荀柔心底感叹,但也知道,这其中也有自己出的一分力。

    “陛下,如今并非可以松懈之时,”看看你爹给你留的江山吧,地狱级难度真不是说说而已,“如今不过一切刚刚开始。”

    “请先生教我。”刘辩恭敬行礼,仍然带着单纯表情,一点都没意识到前途艰难。

    “按例,下一次大朝,就会由大将军上书,改年号,定先帝谥号,以及请陛下大赦天下,”荀柔气力渐消,声音越发低哑,“到时候,请天子亲口提两件事。”

    “什么事?”刘辩不由得倾近身。

    “一件,是免今年一年百姓赋税,咳,”荀柔清了清嗓子,“另一件,便是重振太学,臣这几日会将陈条写好,陛下先背下来,到时候即使不能全部背出,能说出几条,过后再补充也可以陛下?”

    只有几个月性命了,这时候还发呆!

    不会真到董卓入京,他还把刘辩捞不回来吧?

    先生的眼睫真长,眼睛真好看,皮肤真白……刘辩忍不住走神,瞬间被唤回来,连忙点头,“我都听明白了,先生放心。”

    行。

    先这么着。

    接下来才是他今天来之前,就准备好的。

    荀柔从袖中掏出一卷奏章,“请陛下封黄门侍郎荀攸为冀州常山郡太守,拜孝廉荀彧为尚书郎,封声射校尉荀棐为青州乐安郡太守,许其带本部兵马前往平叛。”

    “此中,确有臣之私意,但臣可以保证,我所举荐之人,才能都足以胜任其职,平定一方,恪尽职守,忠贞爱民。”

    今日继位典礼,由太尉亲自将传国玉玺递给刘辩,这玩意现在就在殿里,再被收起来就拿不着了。

    知道董卓要来,还可能祸乱颍川,他自然要先把全族搬走,知道大侄子看着沉稳,实则是热血沸腾好青年,自然要先安排他出京。

    堂兄……他现在要敢给堂兄安排个县令,荀文若恐怕敢弃官给他看。

    所以,先留堂兄一个,将来再安排也容易。

    至于他自己……荀柔自嘲一笑。

    无论成败,他都不能走的,在刘宏让他成为太傅之日起,他就不可以逃走。

    荀氏,岂能出一个“深受皇恩”,却丢弃天子的太傅?

    他的战场,就在这里。

    第114章 武冠鹖尾

    走出德阳殿,荀柔袖着盖了传国玉玺的书卷,被炽烈的阳光耀得眯起眼睛。

    德阳殿陛阶高两丈(接近五米),位于北宫之端,整个雒阳皇宫中心,居高临下可俯瞰整个宫殿。

    背后是北宫,天子居所,往南,经过复道,通往南宫,也就是整个汉朝行政中心。

    复道上有顶檐,两侧有高墙,中路狭窄不见天光,一共三条,中间御道供天子车架,两侧则为群臣与宫人走步,两厢十步设一卫士,两侧有门,可谓易守难攻,将皇宫分为南北两半。

    复道中守卫的禁军由蹇硕统领,也难怪今日何进不敢入宫。

    就这样的通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哪怕再多侍卫也不顶用,当初刘宏即位,太傅陈藩带领太学生冲击内宫,就是被这样一条条复道所阻,最终失败。

    不说何进,就今日,荀柔独自走这条路出北宫,心里也忍不住忐忑,总觉得两边沉沉头盔下,那一双双眼睛窥视着不怀好意,随时可能拔刀砍过来。

    按照道理,杀他对宦官来说毫无好处,还会带来危机,但他摆了蹇硕一道,破坏对方计划,换在对方角度一想,愤怒冲动未必是不可能的。

    嗯……

    “想什么呢?这是不想出宫了?”

    “阿兄?”

    听闻熟悉的嗓音,荀柔抬起头。

    兄长荀棐不知何时出现在通道外侧,身着赤袍,头戴武将鹖冠,冠上耸立两根鹖毛。

    和鸡的尾羽相比,鹖鸟毛根白端黑,长度外形却很相仿。

    大概是太疲惫了,荀柔望着那两根随风微摆的毛,思维没法收束,发散飘忽,想起一个传言。

    武将冠鹖毛,以示同鹖鸟一般凶猛又忠诚,但因为这种鸟真的十分迅捷凶猛,所以捕捉相当不易,偶尔、不时、经常这种材料就会短缺。

    当鹖毛不够的时候,工匠们会悄悄将鸡毛漂白染色、修剪成形,伪装成鹖毛,一般人根本分辨不出,而武将如果发现头冠上的羽毛颜色,随时间褪去变色,就知道是造假。

    但考虑到,如果找去会被人知道,自己曾经顶着鸡毛行走,大家都宁愿悄悄自己把毛染回去……所以,他哥也会关起门,悄悄拿毛笔,给帽子上的毛毛染色吗?

    “想什么呢?”荀棐摆了摆头,冠上羽毛随之摇摆。

    荀柔摇头,眨了眨眼睛,“就是有些困。”

    他什么时候把文书拿给兄长看?还未在尚书台备份,还是等明天上班,走完程序,生米煮成熟饭再给他们吧。

    他承认,他是有点怂了。

    “那就快些归家!”荀棐一伸手臂,环过他肩膀,一使劲揽着他走,路上还在南宫内,找人要了一袋水,一把拍在他手上,言简意赅,“饮水。”

    他哥真的被军营影响了哎。

    不知道为什么,偷偷关起门在屋里拯救帽子的形象,比刚才清晰好多。

    荀柔困顿的眨眨眼睛。

    ……

    睡着了。

    荀攸感到肩膀上一重,侧过头去。

    被时人赞誉为“灿若明珠”的容颜,近在咫尺,就靠在他肩膀上,睡得人事不知,一副毫无城府的单纯模样。

    方才一见,就眼神闪烁,一眼就让人知道,他之前一定做了什么奇怪的事。

    黄门侍郎有掌侍从左右,关通内外之职,所以送太傅归府,也算不失本职,故而他就利用职责之便,送阿善回家。

    本来同车,他是想听听阿善说殿中与天子的对答。

    阿善向来习惯有这样的习惯,刚遇见的事,就算不问,也会忍不住对家里人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