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人在三国,金手指是拼夕夕畅买》 50-60(第12/23页)
在这方面也没逃掉。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尊古贬今,以两字名为尊,三字名为贱,后来他人死政消,这种风气却遗留了下来,到了如今,几乎个个都是两字名。
常用汉字就几千,寓意好适合起名的更少,还得为尊者讳,那重名的几率大大增加,‘琰’字出现的也不少。
刘琰作为后人,从人数稀少的史书上就能找到蜀地太守刘琰和蔡琰,也就是有名的蔡文姬,而赵云听到的就更多了,只不过,像这种同姓同名,又出现在同一个地方的,还是少见。
“起名当为尊者讳。”
惊讶之余,赵云习惯开口道:“只要天师表明,旁人自会避开。”
“这就是我不说的原因啊。”
汉武帝姓名是刘彻,为了避讳他,不仅起名不能再用彻字,日常使用上也要更改,爵位最高等级的彻侯,便成了列侯。
“只要众人知晓,那需要避讳的何止是他?琰字日常使用不多,但用它起名的肯定不少,我很喜欢自己的姓名,想来别人也是,反正日常用字也能够区分,何必再让这么多人陪我改这一遭呢。”
赵云微怔。
无数念头从心底涌起,一时间,他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世人皆知不该为恶,他也时常自此为戒,却不曾想,大恶容易分辨,小恶却如此无知无觉,连看过后世的他都难以意识到它的存在。
改名这样的小事,算得了什么?
甚至赵云刚才还浮现出一个念头,天师仁德,不愿让天下人避讳,但刘从事总是可以改的,只需稍稍透露,他必不会有所不愿,而且很快就能寻一个不被外人疑惑的理由改好新名——即便是自己也是如此。
这分明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啊!
尤其是从天师的态度看,她并不喜对方与自己同名。
天师知晓为尊者讳,更明白自己有多大的权势,手握神器,还能如此,何止是善意?这是克制,难以想象的克制。
后世之人与如今并没有什么不同,而人,有多少能突升高位后,还能一如往常呢?在只需轻轻一句话就能让自己舒心,周围人也觉得是该如此的时候,还能守住底线不动摇……主公,你着实小瞧她了。
赵云眼中多了几分惊叹,他赞道:
“天师有古君子之风。”
“什么古君子啊,我就是一普通人。”
刘琰一点儿都没觉着自己多厉害,反而觉得自己多忘事,今天遇到‘刘琰’,她才想起来避讳,自己‘琰’字日常书写用的不多,可刘备的‘备’不是啊!
而古人日常书写,也是会避讳上司的呦~
想到这里,刘琰脚步一停。
“坏了,诸葛亮在抄写资本论的时候,不会也避讳了吧!”
古代不止为尊者讳,还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啊,
想想每个人都得避讳皇帝上司和爹妈爷奶爷爷等等名字,刘琰就觉得头皮发麻。
传抄失误那么多,它绝对要负一定责任!
避讳大大增加了信息的运行成本,必须要废除,刘琰想都没想的就转身就往回走,一问,嘿!
诸葛亮还真避讳了备字!
大家大眼瞪小眼的互相看了几秒,还能说些什么呢?
重抄吧!
这可真是恶魔低语呢。
*
其实两汉的教育不差,甚至汉末时期,不仅匠人识字,百姓的识字率也不低。
毕竟儒家以教化百姓为己任,习儒的人越多,自身的功绩越大,西汉昌盛之际,太学里的学生足足有三万余人,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西汉覆灭的原因之一。
教那么多文人出来,又不能提供足够的岗位,可不得天天嚷嚷着这个国家要完了嘛!
而到了东汉,教育体系则更加完善,官方有最高学府太学,毕业后直接可以做官,有郡国官学,往下,县曰校,乡曰庠,聚曰序,还有私教,高级的像卢植那般,称作精舍,也有启蒙类的蒙管或者书馆,权贵根本不用愁教育。
可惜到了东汉末期,天灾不断,疫病横行,各方势力互相征伐,老师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大大小小的学校只剩下大猫小猫一两只不说,刘备还南征北战的,一直无法定居下来,配合着谋士五日一休沐,武将打起来更是不着家的情况,二代们的教育水平不说惨不忍睹吧,但整体上也着实不咋地,非常急缺学校统一管教。
只是刘琰想建个学校也不容易。
最难的便是缺老师,缺教材。
教材还好说,后世较好的版本先审出来一个学期的,略微调整一下就能用,但老师是真的找不到合适的。
毕竟文员去教导兵卒完全是赶鸭子上架,硬教,全看兵卒自身天赋和够不够勤奋,效果只能说识字的人是能选出来不少,更多就没办法强求了。
但对这群二代们来说,必须得德(重点)智体美劳共同发展,可文员教学水准不足,现挑人转职学怎么教育也得等几个月,而会教导学生的老师也没多少活着的不说,还得现学简体字。
总之,短时间内,学校真开不起来。
可二代们又很急需教(约)导(束),刘琰认真想了想,拿出了一项学生绝对会极为厌恶的东西——
预习手册。
全套简体字与小学算数,配套练习题与答案,以及课外读物筛选版十万个为什么等图书,绝对能让二代们有个愉快的寒假呢!
预习册打印的同时,修改后的隶书版《资本论》也送了过来,连同数字音标与新版简体字自学手册一起打印,装订,并用牛车送回了洲府。
五辆牛车拉了三趟,差点将收拾出来的库房堆满。
这动静不小,不少吏目出来围观。
A4纸正反打印出来的书,虽比不上后世那些精装书册,但在配上蒸汽机才能大规模生产出来宣纸的如今来说,还是降维打击了。
看上面的彩色图案,以及大小一致,工整又全部相同的书册,吏目都忍不住大呼小叫起来。
“这纸上还有荷花呢,还是彩色的!”
“上面的字儿怎么都一模一样啊?”
“天师拿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般呐,看这纸多白!多厚!”
“大小也剪的一模一样!”
“这放屋里的,哪里是纸啊,分明是一屋子金子!”
“就是,老秦,今晚你可得守好了,小心被人偷了去!”
惊奇当中,有吏目不解的对身边人问道:“天师弄这么多一模一样的书,要拿来干什么?”
“说是要上夜校,给上面那些从事和头儿看。”
这人回答道:“听说我们也得去,就是得晚些。”
“晚什么啊,认字的大课我们都去上!”
旁边有人嗤笑一声,得意的开口:“简体字认全了,通过考试,就能去听军师讲的小课,等听会小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