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 12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六州歌头》 120-140(第5/27页)

他并肩向前,“日后的事,日后再说。”

    队伍从九峰崖下的河口出发,经澄河,绕江阴半周,入江水,再北上回临州。

    太平荡堰塞湖已被清除,自昆仑倾泻的山雪源源不断地化进江水,涤清了河流。两岸淤洪消退只留洼地残余,最多一两日也会被骄阳晒干。

    众官员在甲板上一路看过去,尽皆松了一口气,气氛活泛些许。贺今行陪站在末尾,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他也不主动参与交谈,只望着江岸,面容上却笼着一层浅浅的忧色。

    潮平水阔,左岸沿江田野千倾,许多细长弯曲的人影顶着烈日在劳作。掏淤泥,疏田渠,预备重新引水插秧。

    那是江阴县的辖地,贺今行和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在前两日曾有过一面之缘。

    哪怕被洪水淹没了一次又一次,只要有田地,有幼苗,有一点点存粮支撑,他们就能一次又一次用双手重新播种下希望。

    民生多艰,百姓们却如此任劳任怨,仿佛身体本就由岩石做成,所以才能如此坚强;或许也是因此,他们被一些人认为逆来顺受,可以随意磋磨。

    他出神地想,但岩石里蹦不出大活人,上至皇帝,下至黎民,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会受伤会咽气的血肉之躯。

    “这江阴县倒是振作得极快,已经开始抢种秋稻,恢复生产了。”人群里响起齐宗源放大的声音。

    嬴淳懿道:“这‘铁板县令’倒是有两把刷子。”

    沈亦德接着他的话说:“确实有才干,在两天内收拢灾民、恢复种植可不容易。若是每个县都能像江阴县这样,那赈灾救灾可就轻松多了。”

    孙妙年与齐宗源对视一眼,假笑着说:“江阴县是咱们江南路少数几个设有义仓的产粮大县之一,有充足的储粮,所以才能这么快地进行反应。绝大部分地县都是没粮仓的,还是得靠朝廷救命。”

    他说罢,忽地灵光一闪,叫道:“对啊,江阴县的义仓还有粮嘛!制台,咱们可以从这里调粮啊。”

    “但江阴县遭受了两回洪灾冲击,一次比一次惨烈。现在没有赈济,还要调走人家的存粮,未免太不讲仁义了吧?”贺今行说出上船以来的第一句话,“更何况江阴县终究只是一个县,县里义仓存储有限,且粮食都是当地百姓缴上去的。按律来说,官府也不能随意处置,要调粮,也需征得当地百姓的同意。”

    他声音不高,抓住了齐宗源开口前的间隙,正好能让其他人都听见。

    孙妙年一听声儿就知道是他,盖了下脸,才转身说:“人畜虽然受损,但粮仓又没事,吃粮的人头还减少了。也不求他江阴能供一个州,把多出来的粮食分给周边的几个县总行吧?就九峰三县,不多吧?”

    在所有人的目光注视下,贺今行紧跟着道:“江阴县在太平荡泄洪之前,就收纳了总数过万的流民,哪怕有死伤,存活下来的人也是个不小的数量,粮仓未必能够负担自用。”

    “我说贺大人,您怎么总是随时和长官顶嘴,还这么多理由?”孙妙年一副吃了苍蝇的表情,“您就一舍人,别咸吃萝卜淡操心了行不行?”

    他依然眉毛都不抬一下,回答对方的疑问:“下官身为钦差副使,身负督办之责,大人的提议不合情理,下官自然要辩驳。”

    若依孙妙年在布政司的脾气,早就让左右把人拖下去处理,但钦差使团偏偏动不得,只得眼不见心不烦地扭过头,“齐大人,您来。”

    “江阴县的县令是莫弃争,贺大人虽为钦使,也不能越俎代庖。”齐宗源面色淡淡,吩咐下属:“叫莫县令来临州问问吧。”

    “了解清楚江阴县的具体情况,再决定粮仓调配与否也不迟。”嬴淳懿说着看了一眼贺今行。

    既然都这么说了,叫莫弃争来问询也合情合理,后者只得一拱手,暂且闭嘴。

    历经这么个插曲,先前松快的气氛一扫而光。齐孙等人各自回舱,沈亦德要同嬴淳懿商议事情,张文俊跟着走人。

    最后只剩下贺今行还留在甲板上,沐着河风览尽两岸光景。

    到达临州之后,队伍从南门进城,直接回了总督府。府外长街上,以大门两尊石狮为界线,两边各有一群人,各抬着数十个箱子,恭候着众官。

    街巷上空静悄悄地,若非亲眼看见,绝对难以相信这里聚集着这么多人。

    “柳大当家。”齐宗源抬手向右招呼,再向左拱手道:“诸位老爷。”

    两边齐齐躬身参了一句:“制台大人,钦差大人。”

    在行礼时,贺今行注意到站在柳飞雁身边的是柳从心。后者面沉如水,直起身时也注意到他,两束目光微微一碰,然后各自不着痕迹地移开。

    “看来是募捐有结果了,都请进吧。”齐制台微微一笑,又伸臂示意嬴淳懿,两人联袂率先走进府里。

    众官紧随其后,再是各位世族老爷,最后才是以柳大当家为首的豪商。

    还是那间大堂,宝箱如流水抬进庭院,落地的声音前赴后继响了许久,沉重得令人心里踏实。

    箱子全部抬进来之后,两边挨着交了清单,报了数,皆是二十万两。

    “一共四十万两银子,全部在此。”柳飞雁抱拳道:“请诸位大人查看。”

    齐宗源挥了挥手,衙役们挨着打开了全部的箱盖。一时间,银华灿灿,绚丽如盛夏晚霞也不能分走这四十万两白银的分毫光彩。

    “啪、啪、啪”,齐宗源慢悠悠地鼓掌,声音清脆响亮,“本台替我江南千万百姓,谢过诸位的慷慨解囊。你们都是我齐宗源的恩人,我江南有诸位,幸甚至哉。”

    柳飞雁交叠的拳势一晃,垂首以应,堂下众人尽皆如她一般沉默不语。

    嬴淳懿适时说道:“既然捐款已到,柳大当家即刻准备前往汉中路采买粮食吧。灾情耽搁不得,还望大当家尽可能采买更多的粮食,快去快回。”

    “草民遵命。”柳飞雁维持着一开始的姿势应道,抬头却见齐宗源看着自己,目光晦暗。

    她心下一突,而后不动声色地告退,“草民这就下去命弟兄们准备。”

    闲杂人等散罢,总督府的衙役开始清点银两,进行封存入库。

    柳氏去买粮,自然不可能带着这么多现银,需要的是官府对一次性采买这么多粮食的说明文书、凭证与四十万两白银存记的票据。

    江南路级官员与钦差使团又进行了一场短暂的议事,敲定买粮细节。

    议事结束之后,贺今行没有回客院,而是直接出了总督府,七拐八绕甩掉跟在身后的尾巴,才径自出城。

    暮色四合,城外离亭,一袭白衣已等他许久。

    第125章 四十六

    四角离亭, 垂柳依依。

    贺今行远远便见亭檐下立着一个人影,雪色长衫上压着一枚翡翠平安扣,极其引人注目。

    他傍晚在总督府前, 便认出是曾经对方和他一起送林远山去西北时, 佩戴过的那一枚。

    距离亭子还有三步远, 他便停步抱拳道:“几月不见, 柳公子安否?”

    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