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260-28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260-280(第6/31页)

,陛下亲政之后,自当全力辅佐,不负先帝所托。”

    太后还是不甘心,他看着张居正:“你怎么就不懂我的苦心呢。”

    身为亲娘,太后早就感受到了朱翊钧对大婚的事情并不那么上心,甚至有些抗拒,她想这或许是受了先帝的反面影响。

    她想以亲政作为条件,让儿子先成家后立业,大婚甚至做了父亲之后,才算真正成人,有能力决策国家大事,到那时才能安心将祖宗基业交到他手中。

    若依照张居正所说,年后就让他亲政,朱翊钧便没有了后顾之忧,更要将大婚之事一拖再拖。

    那她这个皇太后何时才能抱上孙儿?

    朱翊钧安静的立在一旁,不吭声。只见张居正跪了下来:“太后,陛下外出游历两年归来,定然是要励精图治,任贤革新,干出一番伟业。”

    言下之意,你就不要总是给你儿子当绊脚石啦,赶紧回慈宁宫享福去吧。

    既然张居正这么说,太后也不好坚持,她又看向自己儿子:“钧儿,你答应过母后,明年一定大婚,不许反悔。”

    朱翊钧笑道:“我不会反悔,只怕母后反悔。”

    得了他的承诺,太后这才眉开眼笑:“我巴不得年后就把皇后人选定下来,择吉日大婚,我怎么会反悔?”

    朱翊钧只是笑了笑,没说话。

    很快到了万寿节,也就是皇上的生日。文武百官到皇极殿朝贺。

    朱翊钧想着刚回来那几天,整顿官场,给了他们点小小的震撼,有点过意不去,于是,设宴请他们吃了顿。席间,简单说了两句,希望各位再接再厉,明年若完不成考核目标,回家种田去。

    小年之后,朝廷就没什么事了,官员们陆续放假。朱翊钧捧着账册翻看,太仆寺存银五百八万两,太仓存银四百四十万两,总数竟然已经达到了一千万两,再加上太仓前几年累积下来的纯银,至少可支十年之用。

    朱翊钧把账本一合,这还犹豫什么,只要确保两岸农田不被河水冲毁,潘季驯要修多厚的堤坝都让他修,智取也罢,动用武力也好,朝廷全力支持收复澎湖列岛。

    过年大家都休息了,朱翊钧也闲下来,想着把弟弟妹妹叫来,考考他们的功课,让他们写几幅对联来看看。

    最小的妹妹还不识字,朱翊钧便握着她的小手,带着她写。

    瑞安公主聪明伶俐,书读得好,字也写得好,朱翊钧对她赞不绝口,还给了不少赏赐。

    轮到潞王朱翊钧就发现,这小子背书磕磕巴巴,不解其意,写字也是信笔涂鸦,春蚓秋蛇。

    不仅如此,这小子尽想着怎么玩儿,问他过年的时候有没有鳌山灯,会不会放烟花,他还想看杂耍、看皮影戏,想要玩具和花灯。

    朱翊钧叫来陈炬,问了才知道,这两年他不在宫里,太后要时常过问朝事,对潞王读书之事便也没那么上心。

    大明的亲王都这样,到时候多给些赏赐,再封个富庶的藩国,一辈子衣食无忧也就够了。

    没过几日,朱翊钧又在慈宁宫外的花园,看到潞王为了追一只猫,在雪上滑倒,冲着太监和宫女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瑞安公主站在一旁,说明明是他自己摔倒的,不应该怪罪别人,母后知道了,他们要挨罚。

    潞王竟是恼羞成怒,要去推瑞安公主。一旁伺候的太监宫女吓坏了,还是朱翊钧反应够快,闪身把妹妹护在身后。

    他蹙着眉,正要训斥潞王,后者却仰起头来看到是他,脸上竟是露出天真的笑容,冲着他叫哥哥。

    朱翊钧凝眉看着他,丝毫没有从他脸上看到羞愧,看来他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错。

    他生来就是亲王,太监宫女都是伺候他的奴婢,主子打骂奴婢,有什么问题?

    朱翊钧深吸一口气,训斥的话又被他咽了回去。

    他带着弟弟妹妹走进慈宁宫,太后见了他,嗔怪道:“又穿这么点儿,受凉了可怎么办?”

    朱翊钧摆了摆手:“我不冷。”

    有种冷叫娘亲觉得他冷,太后命太监把炭炉烧得再旺一些。

    朱翊钧喝了口茶:“母后,我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在宫中修建一座佛堂,就建在慈宁宫后面。”

    太后倒是有些意外:“咱们不是说好了,先在凉水河上建座桥。我知道,你是为了方便周围的百姓,这也是积攒功德,银子母后来出。”

    “不过,我这些年攒下的银子,只怕也就能建一座桥,修不了佛堂。”

    朱翊钧握紧太后的手:“银子,我出。”

    太后叹气:“前些年,国库一直入不敷出,这两年才好转了些,又要治河又要打仗,我知道,你不想动国库的银子,到时候,那些言官又要来烦你。”

    朱翊钧摇头:“不动国库的银子,我给母后修佛堂。”

    “你?”太后诧异的看着他,朱翊钧出门两年,花的都是宫里的小金库,皇庄目前由太后的父亲武清伯打理,收上来的银子都由太后保管。

    在她的印象中,朱翊钧那里是没有多少银子的。

    太后不禁问道:“你哪里来的银子?”

    朱翊钧神秘一笑:“母后不必担心,修建佛堂,为母后尽孝,是儿子应该做的。”

    “不过,儿子也有一事想跟母后商量。”

    听到这话,太后并不感到意外。儿子是她亲生的,什么性情,她最了解。

    朱翊钧决定的事情,不会无缘无故改变。现在突然说要秀佛堂,那必定是有别的事情。

    “你说吧。”

    朱翊钧看向潞王和瑞安公主:“年后,我想让他们俩到文华殿读书。”

    “那怎么行?”太后本以为他要推迟选秀的事,没想到他是为了弟弟妹妹读书的事情。

    “文华殿是你经筵的地方,将来要留给皇太子出阁,他们俩怎么能去?”

    朱翊钧又道:“平日经筵都在正殿,东西厢房都是空着的,让他俩到文华殿读书,方便我随时监督。”

    太后看着他:“你的意思是,我没教好他们。”

    “怎么会?”朱翊钧目光真诚,“母后,你太惯着他们了,尤其是镠儿。”

    “他……”太后叹一口气,“他又不做皇帝,书读得好不好又有什么关系,将来多给他封些田地,让他衣食无忧便是了。”

    “还有媛媛,她一个女孩子,迟早要选驸马嫁出去。”

    朱翊钧却说道:“他读书可以不好,但品行不能不好。媛媛虽是女子,但她是我的妹妹,嫁不嫁人,都要好好读书。”

    “……”

    太后无言以对,半晌才开口:“所以,你突然要修建佛堂,就是为了换我答应他们去文华殿读书?”

    “当然不是!”朱翊钧靠过去,用撒娇的语气说道,“若到文华殿读书,就要风雨无阻,白天不能陪伴在你左右,承欢膝下,我怕你寂寞。”

    他这是投其所好,毕竟崇信佛教也就是修个佛堂,请几位高僧入宫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