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220-24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220-240(第2/34页)

费一兵一卒,扩大领地,兼并朵颜卫,俺答就笑得合不拢嘴,立誓要当好他的顺义王,永远效忠大明。

    而后,朱翊钧又下了一道手谕给戚继光,先释放长昂,继续关押董狐狸和长秃。

    首先,长昂是朵颜卫的都督,部落首领,由他组织族人迁徙,更有威望和号召力。

    其次,长昂先是坠马,后又中了一枪,军医说过,即便治好,手脚皆费,目前来看,威胁较小。

    最后,扣下董狐狸和长秃,也能牵制长昂和朵颜卫,以防中途生变。至于以后放不放,看他俩和朵颜卫的表现。

    表现好,放回去过日子,表现不好,直接杀了。

    朵颜三卫中实力最强

    ,也是仅存的一卫,至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张居正写信来,问陛下何时返京,朱翊钧回道:“九边重镇,只巡视了蓟镇、宣府、大同,除去东边的辽东,还剩三关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等地。”

    当然,这些地方,他不可能都去,但他很早之前就了解过河套之议的始末。当初,为了是否收复河套,世宗杀了个总督,还杀了个首辅。

    而他曾经丢掉的河套地区,最后由他最瞧不上的儿子摆平了。

    俺答封贡之后,他又请求朝廷赐予他的侄子吉能通贡、互市。

    吉能正是驻牧于河套地区,但他一直依附于俺答这个叔叔,俺答让他进犯大明,他就带兵打仗,俺答让他请求封赏,他就依约向大明请封。

    山西总督王之诰当时上报朝廷,想使吉能一、二年不侵扰后,才批准他封赏通贡的请求。

    王崇古立刻否决了这个提议,他上奏说:“俺答、吉能是亲叔侄,首尾呼应。没有道理收容叔叔却纵容侄子,到时俺答招呼侄子来宣、大互市,商贩供应不及发生摩擦,得之不易的和平又将被打破,得不偿失。”

    内阁采纳了王崇古的意见,也授予吉能都督同知的官衔。

    朱翊钧人还没出宣府,都督府又来个人,正是前任宣大总督,现任兵部尚书王崇古。

    朱翊钧躲避不及,跟他撞了个正着。王崇古退至台阶下,一掀衣袍,端端正正跪下给他磕头:“臣参加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咳……”朱翊钧轻咳一声,“平身吧。”

    王崇古问:“听闻陛下圣体欠安久矣,如今可否康健?”

    “……”

    这话叫朱翊钧如何回答,他若说病好了,只怕王崇古下一句就问,好了你不上朝、不经筵,跑这里来做什么。

    要说没好,王崇古更要说,龙体欠安更应该在乾清宫好好养病才是。

    这里是都督府深处的一间小院,少有人来,既安静又安全。王崇古径直跑来了,身边一个随从没带。

    朱翊钧明白了,他就是专程来堵自己的。

    “哼!”朱翊钧冷笑一声,“别装了,你知道朕没病,谁告诉你的?”

    王崇古道:“回陛下,是张阁老。他说陛下预往西面巡边,正好,臣要出一趟公差,所以,命臣前来伴驾。”

    朱翊钧问:“你要去哪儿?”

    “弘赐堡。”

    朱翊钧想起来,这里就是河套地区设立的马市,王崇古每年都要去一趟,向那里的大小部落领主宣读大明皇帝的威仪圣德。

    朱翊钧微服出巡,身边跟这个老头子,自然叫他不爽。但王崇古辗转九边重镇,对这一带的环境非常了解,有他介绍,也不错。

    朱翊钧看看外面的天色,说道:“时日尚早,不如咱们先去个别的地方。”

    王崇古问:“陛下想去何处?”

    “你家。”

    “……”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蔡可贤,说他被三娘子强睡了,出自万历野获编,把他比作郭子仪退兵,是申时行给他写的墓志铭。

    另外,朵颜卫确实是和东迁的土默特部杂居,渐渐被吞并。不过那是万历三十四年,长昂死了之后的事,文中提前三十年。

    感谢在2024-05-1223:58:29~2024-05-1323:58: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kazyua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柯哀是本命40瓶;1960794320瓶;瓶邪and黑花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222 章 王崇古的家并不远

    王崇古的家并不远,就在山西蒲州,稍微绕了点路,但也就是耽误一两日行程。

    前任兵部尚书杨博,与王崇古是儿女亲家,吏部侍郎张四维,是他的外甥。

    杨博已经去世,朱翊钧派人到他的墓前上了一柱香。又随便在街上逛了逛,问王崇古:“这里的商铺,哪些是你家的产业?”

    “……”

    王崇古还没想好怎么回他,朱翊钧又问道:“哪些是你姐夫家的产业?”

    他的姐夫,那自然就是张四维的父亲。

    王崇古叹一口气:“陛下,臣,不经商。”

    朱翊钧道:“那就换个说法,哪些姓王,哪些姓张?”

    他提前就暗中命锦衣卫调查过,这一条街,十之八九,不是姓王就是姓张。

    朱翊钧也小看了他们之间的姻亲关系,以往,他只知道,王崇古和杨博是亲家,张四维是他外甥。

    最近,朱翊钧才了解到张四维的儿子,娶了杨博的孙女儿,张思维的女儿嫁给了马自强的儿子,马自强的弟弟,也是陕西有名的商贾。

    朱翊钧不得不再次感慨,这些人,他们要求皇帝只能娶普通人家的女儿,大臣之间的政治联姻盘根错节,牢不可破。

    以后得给他们也立个规矩,他们能做的,皇帝就能做,皇帝不能做的,他们也不能做。

    都到了蒲州,稍微打听一下就能知道的事情,王崇古想瞒他也瞒不住,也不敢瞒他,那是欺君。便沿着街市,挨个给他介绍,商铺是谁家开的,具体做什么的,开了多长时间。

    朱翊钧听完笑了笑,靠近他耳边说道:“这家大业大的,做什么官,回家做生意不是很好吗?”

    这话把王崇古吓得冷汗都出来了。

    朱翊钧却忽的一声轻叹:“对了,当官可以势要横行,大商专利。”

    这是当年巡盐御史郜永春,弹劾王崇古、张四维两家,败坏盐法时的原话。

    这要不是在大街上,恐怕暴露朱翊钧的身份,王崇古能当场给他跪下磕头。

    朱翊钧往前走:“不过,我巡视过蓟州、宣府、大同三镇,盐政已恢复十之六七,盐法也执行得不错,很好的保障了边关重镇的军粮供给。”

    王崇古松一口气,原来皇上特意来一趟蒲州,不是为了兴师问罪。

    朱翊钧要问罪也问不到王崇古头上,虽然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