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穿成霍去病弟弟,全弹幕都在跪求别让我哥喝脏水: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汉]穿成霍去病弟弟,全弹幕都在跪求别让我哥喝脏水》 70-80(第13/31页)

起卫青,这次公主的脸悄然红了,不是往日的昔年身份差,而是羞红的脸。霍彦笑而不语,心里只觉大功告成。

    嘿嘿,舅妈被我蛊惑了,舅舅,只差临门一脚了。

    元朔五年是个好年。宫里的王夫人和李美人先后有了身孕,这对子嗣单薄的皇帝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喜讯。卫长公主即将出阁,这对宫里人来说,也是好消息。

    宫中久不逢喜事,而今一头接一头的过来,刘彻自然心情爽利,看谁都顺眼。

    他大笔一挥,应郑当时的请求给霍彦封了个斡官长,主要负责掌管国家的均输、平准等事务,通过调节物资运输和物价,以稳定市场、增加财政收入。均输是指统一征收、运输物资,避免地方各自为政导致的运输混乱和成本高昂,平准则是通过在物价波动时进行物资的抛售或收购,来平衡市场物价,防止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听起来高级,其实就是六百石的官,属于中等偏下的俸禄水平。当时官员的俸禄主要以粮食等实物形式发放,六百石的俸禄能够保证官员及其家庭基本的生活需求,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准。

    他的起点相当高了,至今还在郑当时手下熬资历的桑弘羊都馋哭了。

    “简在帝心啊,大儿。”

    霍彦顶着经月未清的眼下乌青,在漫天的财目中翻了个白眼。

    “你来就是,我出去。”

    [阿言算被贬了,他原来是天子腹心,现在是天子手背。]

    [不知道桑弘羊是真的还是假的。]

    [他一上手就是大农丞,千石,我宝是斡官长,六百石,hhh]

    第75章    求神

    元朔五年秋, 卫青第四次出征匈奴。以霍彦刚封的斡官长的身份是没权力参加这场战时国家财政政策的制定的,但是他厚脸皮,就凭着自己侍中的身份往郑当时面前挤。现在诸侯王还苟着呢, 国家连续四年对匈作战已导致国库空虚了,他生怕他不来盯着, 这群老头不给他舅舅吃饱。他还不知道搞钱的德行嘛, 又想让马儿跑,又想让马儿不吃草。

    他得看着,军费不准减, 他舅舅在战场,阿兄马上也要去,军费减了,他们打仗饿肚子,他想想,就想把人撕了。

    故而辰时的晨雾还未散尽,霍彦就讨好的蹲在了郑当时官署前,还故意将侍中银印挂在自己改良过的蹀躞带外侧。

    带我一个呗, 我是侍中郎,我还超乖的。

    郑当时无奈地看着他,伸出手,霍彦立马乖觉上前,笑的讨喜。

    “大人,下官扶您。”

    郑当时乐呵呵地将手放在他臂上, 似是一位普通的长者,与他一搭没一搭的说起话来。

    “你这般作态若被长孺见了, 少不得一顿说教。他常说你刚劲生气, 昂扬铮铮, 最是不屈于人的。”

    长孺是汲黯的字。

    霍彦唇边的笑纹都没变,礼貌又克制的模样,“下官当不得汲大人的夸奖。”

    如果郑当时没见过他年幼时对卫青的撒娇和与霍去病打闹时的笑容,便真以为他这少年得宠的天子红人向来如此沉稳了。

    只要是他不上心的人,如何褒贬臧否他都不在意。

    他不上心,无论你给什么,他都退还,他都疏远。

    郑当时很遗憾的发现他和汲黯都亲近不了霍彦。

    少年人低垂眼眸,叫人看不清情绪。郑当时心中遗憾更甚。

    他不知道的是霍彦在满屏的弹幕中已经看见了他的结局。

    [郑当时也挺惨的,本来都要安享晚年了,结果因保举的人及其宾客替大农令承办运输亏欠钱款甚多,他好好一个大农令被连坐了,被司马安检举而获罪,赎罪后削职为平民,后暂行丞相府长史之职,汉武帝认为他年事已高,让他去做汝南郡太守,几年后,就嘎了。]

    [我们已经救了他一次了,元光四年,在窦婴与田蚡的争论中,汉武帝让大臣们发表意见,郑当时先是认为窦婴有理,但后来又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去回答汉武帝。汉武帝怒斥他像驾在车辕下的马驹般畏首畏尾,于是将其被贬为詹事。]

    “大人,小心碎石。”

    郑当时正想着,就听见了霍彦的提醒。

    少年人平静语气像与他拉家常。

    “大人,飞鹤培养丰满羽翼,爱惜羽翼,时刻梳理羽毛,飞于皋野。我昨日见上林苑鹤将自己坏死的羽毛拨下,大人知为何吗?”

    郑当时望向他,轻笑颔首,“霍小侍中的提醒,老夫记下了。”

    聪明人之间无需多言。

    鹤拨坏羽,人除小人,皆为平安落地。他身边有人犯了事,他不能落地。无论是对是错,霍彦天子近臣的身份,愿提醒他,便是善缘。

    霍彦笑盈盈的一张俏面。

    “现下正是报我之时,大人请。”

    郑当时见他笑心中咯噔一下。

    这小子这样笑,不妙。

    霍彦跪坐在末席听着一群人拨着算盘,从这里抠一笔,从那里挤一比。霍彦听着烦,但是他官小,只能按住自己的脾性,盯着算盘看,这算盘还是刘彻薅他的羊毛才人手一个的,朝廷就穷成这样。

    他本欲等那些人谈完后再吱声说点子的,就听见了一个人道,实在不行,再苦一苦百姓吧。他的火瞬间烧起来了,妈的,他年年那么多丹药,诸侯王们还能买得起,凭什么不搞这些玩意儿,就想着苦百姓,给百姓加税。爹的,长此以往,百姓谁不恨打仗,谁不厌他去打仗的舅兄!

    他越想越气,忍一时,还是越想越气,“你阿翁的,加税,你怎么不说把你一千石的俸禄献出来呢!”

    众人静默如水,一致把目光落在霍彦身上,霍彦已经调整好了,自己的态度,唇边带笑,施了一礼,“今国家财政捉襟见肘,某实忧前线将士衣食不齐,思来想去,只得将自己俸禄全数捐出,为我军筹粮,盼我汉军无往不利。”

    他振臂高呼,又诌了一段汉赋,“诸君皆怀瑾握瑜,心同皎月之明晰,情牵社稷。常念黎庶之安,每思邦畿之谧。岂惧祸难之临,安顾福泽之弃。蒙君恩之浩荡,纵困厄之加身,犹矢志而不移。念家国之兴衰,愿捐躯而不惜。朝乾夕惕,惟社稷之昌盛是期;夙兴夜寐,冀苍生之乐康为祈。虽九死其犹未悔,誓竭忠而奉义。①”

    文采斐然,出口成章,上上之才。

    就是这个提议不讨喜,这时的臣子没有受儒家思想多年熏陶,大多是贵族出身,哪怕是寒门,也是落魄贵族,在他们眼里,是没有小老百姓的。

    所以苦一苦百姓是正常的对策,没见过霍彦这样割自己的。

    不是,都是打工的,你捐就捐,不要带上我啊。

    郑当时的心沉下来了,他终于知道霍彦为什么要他欠人情了。

    此事,还需要他带头,霍彦才能成。

    他正欲开口,就看见霍彦笑笑,突然抖开了袖中改良过的丝绸舆图。靛蓝底色上用金粉勾勒着诸侯国疆界,各色琉璃片标记盐井铁矿。

    “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