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220-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220-230(第11/15页)

人之言。

    另外, 任何想使用标点的人在刻印之前必须签署契书,一式三份,书坊、书籍本人、衙门各执其一。若有纠纷,则依照契书所言执行。

    江无眠以固定的频率开始投稿,并且取了一个道号作为笔名,细究起来他就是个没挂名的假道士。

    书坊的小说印本在大周颇受欢迎,不知养活了多少说书先生和戏班子。当年托《三救海船》火起来的孙家班班主便是其中的忠实受众。

    孙班主一早起来便要吊嗓子,虽已多年不登台亮相,但他还保持着练习基本功的意识。

    练完润嗓子,再去煮一壶豆汁,边喝边看报。

    京中发行的几份报纸他期期不落,小说报是他最为期待的。

    在戏班子这儿,能捧起来的角儿,除了基本功要硬,还要戏精彩。

    小说报就是他接触精彩折子戏原著的途径之一,他甚至能给小说报去信联系原作者改编成折子戏!

    在孙班主的努力之下,如今的戏班子都能让教坊司刮目相看!

    今儿也是这般流程,先和一口豆汁,在看一眼报纸,这么一看,“嘿”了一声,“风图南写的上篇看完三个月了,下篇还没动笔!”

    这是小说报最为让人诟病的一个问题,有的作者只给写了上篇,写下篇时人就失踪,只剩个没填的坑和坑底的读者。

    大部分作者会看在编辑给的钱和上门催更的份上继续填坑,但这里面绝对不包括风图南。

    他有钱,才华也不低,写的故事鞭辟入里诱人深入,可他一写就是大半年、一年!

    写一篇就换个地方,根本不清楚他人住那儿,想催更都没地方催。

    小说报只要接到风图南的作品,加急加刊都要登,如今登的是一篇新人作品,是个眼生名字。

    “唉。”孙班主叹口气,他更看好风图南的上本内容,拿来改动一番就是一出精彩的戏剧,奈何人没联系方式,只好作罢。

    其他刊登的作品也不差,只是少了风图南的那股劲头,咀嚼起来便少了一种风味。

    孙班主兴致寥寥,有气无力打开报纸,这回是单元剧形式的故事,很适合闲暇时间一看,做人偶戏也成,用以说书更是正正好。

    就是很难用来唱大戏,因为戏折子不够!

    孙班主原原先还可惜,但很快故事进行得一波三折,真假道士斗法、揭发假道士戏法遭到一行人报复、又很快被真道士识破、联合官府擒拿妖道,连续的反转让人目不暇接,待他合上报纸时才警觉豆汁已凉。

    “好!”孙班主没时间关注早饭热不热凉不凉的,他很快意识到这不是不能改成戏折子。

    篇幅不够,那再加几个故事不就成了。

    报纸连载上就有两个,这么一扩充,再写些词曲,一折子戏不就出来了!

    孙班主顾不得吃饭,忙去喊人给他写信练习编辑部,再联系原作者改编戏曲。

    待到投出信去,他才反应过来一件事,今日的小说报纸好似哪儿不太一样,读来竟是不生涩难以断句。

    再度回顾时他方才反应过来,句与句之间竟是以符号隔开,读来简单,且语气变化更加明显。

    报纸最后明确了几类用法,可一一对照前文阅读体会。若有不同意见,还欢迎来信探讨。

    对着最后的解释说明,孙班主读来只觉朗朗上口,更加深刻体会文章意思。

    比平日里自己揣摩断句容易多了!

    不止是他一人觉得如此,说书先生亦然。不必在准备时下大力气断句,免得体会错意思,耽误了后文讲书。

    小说报的影响还在发酵,朝中忙于安置扶桑道的事情,暂时没关注这里,于是也没察觉慢慢渗透到太学国子监的一些风气。

    标点内容仅是局限于私人刊印和小说中签了契书的人,但不妨碍热衷看杂书的学生们学习并私底下用在书中。

    在不干正事时,学生们往往有一种势必勘破一切的魄力与耐力。经过几日研读,便弄清楚了简单的标注规则。

    抄书时便会在纸上留出空地,方便之后做标注,标点用错了不要紧,偌大的国子监总有人会的吧!

    于是,国子监中突然兴起来抄书浪潮,不明所以的夫子还抽查了几人的抄书工作,没有发现端倪,只是指出了几个错误便轻轻放过。

    但总觉得事情有诈,可摸不到底。

    武安营苑的夫子倒是先一步查证出来真相,谁让他们没收的报纸太多了,多到都能人手一份了!

    看到标点的时候他们便反应过来,近来为何总有人哀嚎纸不够了、错了重来,以为是人在帖经义,结果是在标句读。

    几位夫子对着说明,很快标注出一本书,确实方便教学,但不利于记忆。

    想到还在苦苦挣扎抄书的学生,摇了摇头,先让人多抄几遍长长记性吧。

    不过正经学习科举国子监学生还是莫要走此等捷径最好。

    收了报纸,当朝国子监祭酒的女婿唐文房散学后直奔李祭酒家,“泰山,泰山大人,您看看这个。”

    李祭酒正在纳闷,不年不节,朝中亦无大事,女婿为何慌慌张张上门,及至看到报纸,“……”

    李祭酒一甩袖子,此物好是好,能断句,能解其意,但用起来略难。科举文章中除文字外禁止考生留下任何标记,这标点符号很难说是不是其中一种。

    万一有人学的不标准,带有个人特色反而被认为是作弊,这算得上是冤案。

    若是约定好以哪几个符号用来作弊,岂不也是错放了科举作弊之人。

    因而此物仅是能用在普通刊印上罢了,科举是行不通的。

    李祭酒和文章打了一辈子交道,除了科举以外,就是圣人之言,他很快意识到这事儿最为紧要的是——学说之争。

    历来都有人强调自己学说对圣人之言的阐释是为正解,更加贴近圣人之说,所行更是圣人所坚守的道路。

    若是将标点用于此书上,学说之争、道统之争更加严重,朝廷上怕又要掀起一场党争,党同伐异……

    李祭酒好似看到一个又一个韩党崛起到下,金銮殿上浸满读书人的鲜血。

    他愣怔片刻,急忙唤人更衣入朝面圣,一时之间竟是忘了唐文房还在。

    及至半路,他又喊上女婿一块,极快地说道:“陛下近来一直安置扶桑道,设立都护府,隐约透出辖制商队的意思,对其他方面失了敏锐。你我一同入宫,向陛下阐明此事。”

    唐文房傻眼,看了一眼天色,急忙拉住性子急躁的老泰山,劝说道:“老泰山,这会儿赶去宫门下钥了,何必如此匆忙?事已至此,早一日晚一日有何区别?不若好生写个条陈奏折,明日殿上奏对,也好叫陛下知晓来龙去脉。”

    李祭酒到底听劝,叹口气又拐弯去了书房,“你且和我仔细道来,如何得知此事,又是何人掀起的,谁定下了标准?”

    唐文房翻开收来的报纸,指着最后一页的标点符号说明道:“小婿今日方才发现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