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100-110(第3/16页)



    “他如何不心存怨怼?商队东窗事发,定然咬住饵钩不放,将你我撕扯出来!”

    言下之意,只要放开“夏家商队”这一饵钩,他们还能保全自己。

    夏楼心中又慌又怕,一向与之同站的顾念瑾都垂眸不语,狠狠道:“岭南这一商队真实账簿上,有几笔银钱流向明显,应是今年要处理的,如今全在江无眠此獠手上!”

    夏家倒之前,一定能将人牵扯进来,绝不辜负他们任何一人的“落井下石”!

    夏楼年轻,做事狠绝不顾手段。若是夏家老狐狸在这儿,知道死路一条,定会尽力保全夏家后辈,与之交换条件。

    顾念瑾皱眉,刘志真眼中闪过寒光,韩昭鸿惯会做人,安抚住夏楼,“大周过不下去,南下前往其他国家同样是条活路。有商路在,东山再起不难。”

    这倒是实话,商队之中最为关键的是商路。

    走商之人瞒得死紧,一丝一毫不得泄露,属于传家之宝这一等级的机密信息。

    夏家掌握两条商路,南下海商被江无眠拿捏住,还有一条在夏楼父亲手中,可从匈奴手中交易足够的牛羊。

    把握一条商路,就能有重建夏家的底气。

    不过众人心中还有疑问,江无眠究竟掌握了多少证据,自己是否位列其中,又要如何从此次案件中全身而退?

    韩昭鸿也在思量,夏楼家显然是保不住,只能看顾家是否有转圜之地。

    对韩党而言,能推出夏家这一傀儡就能找出替代品,重中之重是把持一军都督,让建元帝不得不用韩党!

    算盘打得好,奈何建元帝决心已下,势必要清除蠹虫。

    过几日后,卷宗与文书整理出来,金银珠宝也是入了国库,一应准备好,也是本年最后一度大朝会上,骤然发难!

    “……放印子钱强买强卖土地、贿赂官员、倒卖贡品、勾结贼子逆上作乱!”建元帝缓缓念着,金銮殿上一片静谧,唯有一道声音回响。

    “为臣则忠,真是大周的好忠臣!”他怒而道,“朕授以抚道之权,尔等以权行窃国之事!此事无有可原,论刑查处!”

    朗朗乾坤之下,判决由金銮殿中发出,各道官员皆有牵连。

    即便韩昭鸿提前敲打过,也架不住夏楼反扑,直接爆出一干线索,在京中掀起轩然大波,事情竟是拖过年去!

    朝中人人自危,及至元宵前,刘志真因涉案较少,仅为从犯,按理是贬谪至琼州为官。但建元帝亲判,贬为庶人,流放三千里。

    以夏家为首的一干人等为主犯,涉嫌数十种罪状,审后判决抄家灭族,其余从犯者夷三族,为奴婢者发卖。

    眼瞧是要过元宵,但判决一出,当即执行。

    对此,有部分遵从祖宗理法者颇有意见,但直面过建元帝的怒火,御史台都未有强行出头的椽子。

    此外,韩昭鸿列首辅之位,得申饬,闭门思过,内阁以伍次辅为首,统领六部。

    这一动荡过后,朝中野心之人盘算起来,又是一轮权力较量。

    到此为止,已然不是江无眠的战场,而是以伍陵为首对韩昭鸿一脉的打击。

    颇有意思的是,谢砚行这一收尾的布政使也因此坐实了职位。

    ——教出个江无眠这等杀器学生来,难保师父也在暗搓搓记仇,等秋后算账啊!

    很是叫人啼笑皆非。

    京中过了个大红之年,江无眠这一功臣算是卸下重任,隐在谢砚行在京临时落脚处,懒散站在廊下,伸手接过卷来雪花,凉意自手心扩散。

    月洞门处白楚寒撑伞而来,轻声抱怨道:“师弟真是让师兄好找。”

    近来他不算是清闲,锦衣卫查抄一事,他身为名义上的都督,的确要出面。

    奔波多日,事情暂告一段落,他才腾出时间来找江无眠。

    江无眠拢过身上多出的大氅,寒气隔绝在外,他像刚活过来一样慨叹一声,敷衍白楚寒道:“能者多劳,能者多劳。”

    “堂内备上姜汤与锅子,师父正看火。”江无眠旋即转身快步带人入内,“汤底用羊汤,你带的白萝卜?”

    白楚寒疑惑“嗯”了一声,“哪儿来的萝卜?”

    江无眠看他一手撑伞,另一手空空如也,遗憾摇头,“师父想喝的羊肉萝卜没了,喝羊肉汤,吃腌萝卜丝罢。”

    谢砚行也是连连可惜,直呼,“冬日里吃萝卜炖羊肉,养气比之人参。”

    白楚寒合上伞,闻言笑道:“那合该给韩首辅点上一锅才是。”

    江无眠端上发好的豆芽,冷笑道:“点上入狱诛三族当即斩首示众套餐才是。”

    满船卷宗,不知沾着多少人的血泪尸骨,冬日里还想吃锅子?泔水都不配!

    提及此事来,谢砚行倒是提点了江无眠一句,“近日以来,陛下已是封赏了不少人。此案之中,你之功劳为首,但距你晋升知府不过一年,恐又是要押后,应是另有想法。”

    江无眠晋升速度可谓是前所未有,由七品知县一跃成为四品知府,虽说是从岭南一道晋升,但眼瞧着南康府发展起来,也是令人艳羡的职务。

    又有大功劳加身,官途坦荡啊!

    第103章 侍读

    转眼是元月末, 事情多半了结。

    江无眠仍旧停驻在京,既没奖赏也没调动职位,倒是谢砚行与白楚寒风闻一二消息, 私底下聊过, 未让江无眠知晓。

    这会儿北地已要开春,正要行亲耕礼。

    每年皇帝亲自下地耕种,以示对农耕的重视, 虽有作秀嫌疑, 但建元帝兢兢业业几十年, 未从松懈。

    近年来,水田犁多次改良, 北地已经发展出合适的旱田犁。建元帝亲自扶着犁下地。

    江无眠站在百官之中,瞄了一眼姿势, 一垄地一个来回, 活动量不大,还有人在前牵引,即使发力姿势不对,倒也不用担心闪腰。

    自然,眼下只有江无眠在关心此等小事, 在列百官皆是等着太子出场。

    建元帝成年子嗣共有四人, 二子二女, 长子夭折, 仅剩三皇子与四皇子两人, 前者立为太子,后者封侯爵之位。

    太子办差勤勉, 为人亲和,有建元帝开国在前, 他的定位是守成之君。

    由于建元帝子嗣夭折颇多,在立太子时,还要看其子孙是否后继有人。太子得三子,长子显然已是立住,若太子突发疟疾身亡,有皇长孙在,国本仍是稳固。

    江无眠余光看到太子随建元帝耕地,皇长孙照顾余下胞亲,不见厌烦之意,一副好兄长的做派。

    照他近来听到的传闻,朝中大多支持太子一系,不仅因太子子嗣立住,还有太傅说皇长孙中规中矩,不算聪颖之人。

    天家无父子,尤其是上了年纪后,年老的皇帝面对长成的太子,多是警惕戒备,很难有平和相处时。

    越是聪慧,敌意越盛。

    像是太子皇长孙这般,恰是最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