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2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22-30(第6/13页)



    胡掌柜心急如焚,这还说道什么啊。

    皇上都听说了,专门降圣旨赏赐江知县,也就是他们东家人在平清县不好上门,私底下又找不到门路给人送礼,不然,这会儿都得和江知县一桌吃酒去了!

    他忙止住人,“小郎君,江知县的名号,我们平清县都知道,他老人家拿出来的,哪儿不是好的?我们东家吩咐,今儿我不把犁抬回去,明儿我这掌柜也不用当了!”

    往后看了一眼,那犁头上闪着光,铁光亮得惊人,还沾着一点黄土。犁后头是整齐的一条垄,深度惊人,当即心动。

    东家说了,只要不是上百两的价,他们就当和这位江知县交个朋友。

    陆郁伸手把人按住,开口不问价就是全买走的,本身又是个掌柜,手中一定有钱,这可是蒋师爷交代的重点,一定要让人知道他们的诚意。

    “胡掌柜,我得给您说好了。我们今天推的全是一道犁,意思是走一遍只能耕一道。走一遍犁三垄地的太大,抬不过来。”

    他说着,又给胡掌柜示范一遍,“您瞧后面,是不是一整垄的地。”

    又和人讲清楚三垄地四垄地如何走的,讲的人是干瞪眼将信将疑,这一垄地这么好,三垄地的又该是多好多快,一次又能省多少力气!

    胡掌柜拿起竹筒一仰头灌下去,目光坚定地说:“小郎君,这一垄地的我们东家要了。”

    拉着人又往一边走了走,悄声递过来一个荷包,“小郎君,你能卖水田犁,一定蒙知县大人看重。你看,江知县他老人家得不得空见一见,商量三垄地的水田犁买卖?”

    蒋师爷吩咐过,有人塞荷包来只为是见江大人一面的,这般要求不用拒绝,他们需要这样的人打通平清县市场。

    市场二字听不明白,陆郁却懂蒋师爷的意思,他憨厚地笑了笑,手上自然接过荷包,“胡掌柜您真是客气了。这三垄地的水田犁不多,您看哪天来,咱们请蒋师爷聚一聚?”

    两人相视一笑,话又回到水田犁上。

    平清县的铁价高,按这儿的价格卖自然能赚不少,但是陆郁诚恳地和胡掌柜说:“我们江大人很是为百姓考虑,单耕地一垄的铁制水田犁在韶远县卖四两银子,租借一次租金二十文,押金十文。”

    运过来自然不能这个价,他们一路上的人力和消耗都得算进去,怎么也得要人六两银子,不过看在胡掌柜是第一个买的,一出手还是全包的架势,他和工程队的商量了一下,给人抹去零头,还送了一锄头。

    胡掌柜送出了钱,欢天喜地叫伙计抬着犁走了,围观百姓也听到了价,看人收拾收拾似乎是想走的模样,连连问:“下回赶哪个日子过来?”

    有人脑子转的快,想和几家人凑钱买上一张,找水田犁的速度,他们干完还能学江知县租出去赚钱!

    陆郁几人正在拆四角支柱,闻言道,“江大人手里没多余的东西,我们得等。大家着急用,能凑几个人上我们县里买,东西比带来的全。”

    最后他又向众人念了一遍告示,重点介绍韶远县的做工情况,尤其是工钱日结管吃,每日油水给足,不偷奸耍滑一定赚不少银钱。

    说完,一行人收拾收拾赶忙趁着天色还早,上路回韶远县。

    等平清县县衙捕快出来找人时,只见城门外三三两两百姓排队进城,地上只有两道水田犁留下的犁沟,人早没影了!

    第026章 来人

    平清县县衙。

    红黑捕快衣服的人快步入内, 脸色焦急,一见方平便喊:“大人!韶远县来的商队卖完走了!”

    方平顿时脸色一改,喝道:“你且说来, 全卖完了?!何人买的?”

    江无眠那厮欺人太甚!他当日未曾当面定下水田犁, 今日安敢上门来,挑了城门外卖货,当他平清县是死的不成?!

    衙役是个机灵的, 忙把他在城门口打听来的消息一一道来, “……卑职看过, 那还有两条长短不一的垄,看过的人都说是水田犁!”

    “那买的, ”衙役有点支支吾吾地低声道:“买的是县中胡家,胡掌柜拍板全带走了。”

    县中胡家, 和方平知县的关系一向不冷不热, 但碍于胡家主支有一侍郎在京中为官,颇受大人看重,他这一知县也得退让一二,素日里相安无事。

    可陆郁直言他并未定水田犁,胡家又直接全部买下, 无疑是让他这个知县下不来台!

    胡家!

    方平阴鸷脸色逐渐平静, 衙役低头看脚下地板, 大气不出。

    县衙皆知, 方平看似正气凛然, 实则心狠手辣,人事不干, 见他面色平静,无疑又是要有人倒霉地丢了性命而不自知!

    “传信杨林, 让他引江无眠去……”

    ·

    平清县知县得知城外卖水田犁后是如何勃然大怒尽出损招的,后者一概不知,他只知道自己要的人才来了!

    林师爷出门访友,带回来一位正儿八经的同门。

    两人一路坐船南下,临到码头时,见薛文去岛上勘察地形,设置卫所,得知县中挖出来大矿,林师爷连忙带着好友向韶远县的方向赶。

    这一回来发现城外秩序井然,原本设置的驻军营地又向外退了几里地,原本地上有木头为界,像是要建造东西。

    行走在路上,有不少人在夯实地面,营地中间的帐篷与木板房又规整不少,中间同样有木头做标记。

    他身旁一位看起来颇为落魄的老头念叨一句。

    这人一身藏青褐黄衣裳,身后背着斧子,打眼一瞧,似是山上来的樵夫。一路走来,摇头又点头,像是在点评营地。

    林师爷嘀咕着,“大人许是要做排水。”他见过图纸标记,每一木头所在地正是排水管道所在。

    “排水?雨天排水么?”旁边的老樵夫突然插话,“岭南排水难得,雨天多的无处下脚,走在路上能摸鱼。风一起,雨和鱼乱飞,往哪儿排水都难。”

    林师爷不知岭南特色,皱眉问道:“竟是如此?县志有言此地‘风雷呼啸,雨幕漫天’,倒是不知有这般威力。”

    韩党果真是用尽了心思挑选!

    老樵夫捋了捋胡须,张口欲言,两人已是到了县衙处。

    林师爷让人先上茶来,邀请老樵夫品一品韶远县特有凉茶,“请。”

    江无眠刚入侧厅时,立刻主意到林师爷身旁的陌生人影,身穿褪色衣裳,袖口与袍边勾出线头,头发乱糟糟地支楞出几根,整个人看似苍老,一睁眼只见明亮眼神。

    像是民间传说中的仙人渡厄。

    尽管只有一人,与林师爷所言不符,但是当下能找到一个就成,韶远县是真的缺人。

    他来到两人面前,“路上辛苦,林师爷,不知这位道长名号为何?”

    林师爷介绍道:“大人,此为金不换道友。金道友自十岁于丹房之中造火,十二岁得丹,此后精心钻研金火丹道,技艺高超,颇有成就。”

    金不换脊背挺直,微微一笑,高人气场扑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