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22-30(第5/13页)
换了。
里头加了本地产的茶叶,清明前有茶树抽芽,山里老农揪了茶叶粗略一炒,江无眠上次尝了尝,觉得能加到凉茶里提神,于是这玩意就成了韶远县县衙常备。
“大人,陆队长过来了。”
陆郁被人喊去衙门时,心里直激动。
他至今见过两面新知县大人,第一次见他有了活路,第二次见是那位大人在为其他县的百姓争取活路。
县衙倒是第二次来,上次是为了落户,这回听说是知县大人喊他,且只有他一人,不知大人是要交代他什么事儿。
但只要是江大人交代的,他拼命也要完成。这条命都是大人救的,做点事天经地义!
但谁知大人找他竟然是为了去平清县卖水田犁?
“不必担心,一路有薛将军的人护送你们,你也不必担忧变成商户不能科举。
此行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告知平清县的百姓,这里的水田犁很便宜,家里没钱的人过来干活,攒上几个月的钱就能拥有一架水田犁!”
江无眠是要正大光明地去平清县挖人!
第025章 卖货
商户问题还在其次, 大周科举限制不多,三代之内经商者本人不得科举,其余子弟可考明经科。
明经科多是商户子, 正儿八经进士科出来的学子多是看不上的。
陆郁离这很远, 他本人年纪大科举无望,即便是做了商人也无妨,起码能活下去, 还能给子孙赚来科举费用。
他不明白的是, “去平清县?大人, 咱们县里?”
江无眠听到他说“咱们县里”,看他一眼, 语气略温和了些,“县中已有安排。平清县没定水田犁, 不知平清县知县到底何意。可作为邻居, 本县不忍大周百姓操劳,辛苦陆队长走上一趟。”
“若是有人问起,讲清门外贴上的告示。韶远县欢迎一切来做工的百姓,有家传技术的百姓优先。”
韶远县的工业重镇在逐步落实,拥有铁矿让他们走在其他人前面, 可剩下的工作急需各行各业的人才支持。
出去卖水田犁是实话也是借口, 根本目的还是挖人, 从周围各个县城里先挖人。
韶远县的名声传出去, 不怕没人过来。
江无眠把签订水田犁的契书拿来, “你可识字算数?”
陆郁父亲是木匠,他同样做过木工活, 一般来说不识字也是会算数的,按件计数算钱, 万一有人赖账给钱少了,能及时反应过来。
果然,陆郁点点头,脸上露出一点喜色,会问他这个问题,说明大人是真要把事情交给他。
“带上契书,去找蒋师爷吧,听他讲明白再去。”
·
陆郁去的很快,带上工程队一队人,还有军中一队十人跟着。水田犁是大件东西,一人一辆板车推着走,一共十辆车。
岭南多雨,出了县很少修路,一路坑坑洼洼的,行走艰难,众人连推带拉的从泥浆中趟过去,好在一行人全是干活的汉子,用上力气辛苦一段路也没什么,不至于陷在泥中出不来。
一路跋涉,二十多人终是到了平清县。
按江无眠吩咐,来卖货的人没进城,只在城外人来人往的路边上支起棚子来。
板车里卸下八根支柱,组合在一起。盖在车上的桐油布套上去,四角展开,镶在地里,成了简单的遮阳遮雨棚,条凳和八仙桌同样是现组合的。
陆郁招呼人搬下两张犁组合,这些东西体积太大,不易携带,来时拆分再组装上。
桌上灌了几竹筒凉茶,把写有“水田犁”三个大字的木板立在一角,又将韶远县贴的告示拿出来,大声招呼着。
借前阵圣旨的东风,平清县中的人还记得被陛下嘉奖的人是韶远县知县,知道他弄出来的水田犁比曲辕犁更快,犁得更深。
而且平清县和韶远县挨得近,它就在平江县的东北边、韶远县北边,有的村翻个山就能看到韶远县新建的工业重镇。
这么大的事儿早成了附近几个县的话题。听闻有水田犁来了,准备进城的人过来看个稀罕。
扭头一瞅,除了水田犁,还有其他铁头农具,锄头、耙子、铁锹、镰刀。
全是打铁犁头不合格的铁匠做的,这么一来,县里的铁农具绰绰有余,一并拉出来换钱。
“老丈,咱们是韶远县来的。”陆郁捧着一竹筒凉茶,说着地地道道的土话,“您看家里有缺的少的,在我们这儿挑拣,钱粮我们都收,优先卖给出钱的。”
陆郁笑着指了指车上,“板车不多,真带不走那么多粮食。”
看热闹的很多,有胆量上前开价的很少。因为他们一行人中有人手里拿刀,还穿着统一制式的军中衣裳。
陆郁看他们的神色,转身喊来两人,“从这条柱子开始走,到那棵树底下停住。”
两人提起组装好的水田犁,一人推一人拉,全是一道的犁,走的又快又稳。
附近人不再关注随行的兵卒,看得眼中光芒大盛,都是种田的,谁还能看不出这东西走得轻快。
“江知县听说平清县这里没有,特意给大家匀出来的。其他大人那里要得紧,错过这回我们也不过来,您自个请去韶远县排队!”陆郁喊得声音高,后面的人都能听到。
他说完又念起告示,上面写着韶远县关于水田犁的租借价格、租借行情,另有其他招工情况,木匠、铁匠、造船匠、水手等各种职业的工钱。
“想来做工的,可以来县中找活,只要肯干活,管吃还管工钱。”
围观的百姓激动万分,这事儿他们知道!
有人哄闹起来,“我有叔叔家在平江县,他们一家遭了乱贼,去了韶远县,上回来看过我们家,都能穿上新衣服,没补丁!”
“你这么一说,咱们街上是不是有个赵哥,他当时……去的是南边?”
“不止他一个,胡掌柜手下有个姓杨的账目先生也跟着一块走的,天不亮就跑了。”
陆郁任由人群骚动一会,又开始报价,这回不光是水田犁,还有车上带来的一应农具。
村里基本没铁匠,磕碰到了得去县城里找铁匠铺重新修,所以他们守在城门外边喊价,不去城里找地方。
眼瞧着大半个时辰过去,带来的一应农具快卖干净了,水田犁竟还没卖出一张,陆郁刚拿出干粮要用午饭,就见城门里冲来一人。
“小郎君,小郎君且慢、慢……”人到跟前喘匀气了又说,“那犁还有多少?我们东家出钱,全要!”
陆郁惊了一下,水田犁价格不低,这人张嘴便是全买,他顾不得吃,忙劝说道:“这位贵人——”
“我姓胡,蒙各位看得上,唤我一声胡掌柜。”腆着肚子,跑出一脑门汗的胡掌柜连忙道。
“胡掌柜。”陆郁请人遮阳棚底下一坐,取来竹筒凉茶,“您先喘口气歇一歇,慢慢说。水田犁就在这儿,跑不了,您刚才说东家全要?我得给您说道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