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钓过鲨鱼吗?: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你钓过鲨鱼吗?》 30-40(第1/14页)

    第31章 男朋友的照片

    离云驰科技的办公楼不远,有一家园区内小有名气的咖啡馆,店名叫摩尔咖啡。

    名字取自业内耳熟能详的“摩尔定律”,由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而得名。每18个月,一块小小芯片上的电路数量会增加一倍,性能也会提升一倍。

    这个指数级上升的发展趋势,推动着业内的所有厂家不断地、车轮战似的往前跑。

    追赶一个又一个工艺突破节点,研发、量产上市、再投入更先进的研发、再去量产上市。

    摩尔咖啡店是园区内几个工厂和设计公司的高管集资开的,周望川也是股东之一,所以他喜欢把一般的会议都选在这里。

    自前几年有名的车库咖啡和3W品牌问世之后,各地的科技园区好像都开始有类似的创业咖啡店,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

    园区内凤毛麟角的还有两三家,一家做人工智能行业的,一家做线上教育赛道的。摩尔咖啡店疫情期间关店了一个月,前几天刚刚重新营业。

    周望川穿过大厅往里间的会议室走,唐进和两个研发部门的经理已经到了。

    唐进的情绪比他想象的还要义愤填膺,不顾下属在场,把公司和廖驰抱怨了好一通。

    周望川这两个得力下属,老李是做销售的人精,主意多,说话听起来随意轻佻但极少失言。唐进则相反,人耿直,做事实在,但脾气上直来直去,不太分场合。

    “老大,这次可不能手软!一次让小廖总骑到头顶上,后面他只会变本加厉。他这人阴损的很,得寸进尺的事他最擅长。一招让步,步步紧逼,我们的颓势将无法挽回!”

    研发的人普遍认死理,而且心态上有几分知识分子的傲骨,不容别人忽视他们的自尊心。

    “虽然我认同,程序正确比结果正确更重要。”周望川稳坐在会议桌主位上,“但和董事会公开作对,不是我的本意。”

    “那帮只会瞎指挥的家伙……”

    周望川制止唐进:“有意见我保留,但我尊重董事会做出的的决策。”

    他微微欠身,给几个人斟茶,在座几人纷纷受宠若惊地道谢。

    “最近在家清静,我也在想,没有永远的世外桃源,这几年公司安安稳稳平静无波过来了。也许,被上市冲击是早晚的事。如果这真的是大势所趋,凭个人的一己之力很难扭转。”

    话风不对,另几人大眼瞪小眼,本想同仇敌忾的共谋对策,老板的态度却变得难以捉摸。

    “您……被那个新来的女经理一套一套的说服了?”唐进气道,“她是做这一行的,当然把前景吹得天花乱坠!”

    “不尽然。”

    小穗有她以柔克刚的一股韧劲儿,周望川的耳根子却没有那么软。

    “经验胜于雄辩。我联系了一些客户和圈外已经上市的朋友,这件事上争议比较大,意见几乎是两个极端。”

    一部分人追捧,一部分人痛斥。圈钱得道者,欣喜若狂。解禁期一到,团队大规模套现,以致摊子散了的人,和他狂骂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的立场不左派不右派,现在更偏向于居中的位置。

    “上市之后业务上规模效应更明显,和上游工厂、下游客户的议价权将显著提升。而反面,在战略决策权、团队管理权、业绩自主权方面,削弱的效应也很明显。”

    周望川总结两句,问另两个研发经理,“廖总谈的时候,说别的了吗?”

    两人摇头,不明所以。唐进听出了门道,也问:“股权激励的事,廖总一句也没提?”

    两个研发经理又点头。唐进骂了句难听的,愤愤不平:“资本家的心都TM是黑的!”

    只让马儿用尽全力跑,不想着给马儿多喂点粮草。

    廖驰刚上任那一年,年底总结会,他上台做全年工作报告。给公司所有骨干提下一年要求的时候,大屏幕上他只总结了一句,“马不扬鞭自奋蹄”。鞭策管理团队自律自发的努力奋斗,在公司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很好的一句话,可被底下人诟病得也不少。

    扬鞭?我又不是你家的长工。奋蹄?奋蹄靠的是什么,不光是团队的自发性,还要靠公司的考核激励好吗。

    周望川看了唐进一眼,奇怪他脑子何时转得这么快了。

    “不是我想到的,昨天听别人说的。小廖总也谈了俞总那边,俞总提了没有我不知道,但听说生产那边有中层当场说了股权的问题。”

    “这话谁传的?”

    “车间的人传出来的。”

    周望川想,俞总当然不会提,韬光养晦谁也比不过他。一对一的面谈,有人能放话出来,更说明他下面的人也不一定真提,没影的事。

    “你们怎么想?”

    唐进一脸惋惜:“研发是公司的重中之重,我认为这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回避解决不了问题。”

    一说起股权激励,唐进一肚子苦水。云驰刚创业的时候,大家拖家带口不敢出钱,周望川买车买房一个人凑了全部启动资金。

    慢慢架子搭起来,新产品上马,恰逢国外厂商倾销打价格战,公司入不敷出。当时征求过员工的意见要不要入股。大部分人信心不足,只有几个老人胆大出了些钱,可根本填不了公司的窟窿。

    等老廖大手笔地注资进来,当时也给过八折的优惠,员工买的仍是不多。

    后面一轮一轮新的融资,估值高到个人投不起,老人手里的股票也被摊薄到没几个点。

    “我真后悔,没在最开始的时候听您的,能多买就多买一些,驰援公司度过难关……”

    当时的缺口如果补上了,没有廖家什么机会。管理层日渐式微,正是从廖家作为大股东入股开始。

    “打住。”周望川做手势,“多年前的事了,多说无益。而且当时的盘子很大,我也没有奢望光靠管理层出钱就够。现在呢?你们什么想法?”

    唐进搓搓手,换了个坐姿,很是踌躇:“明天小廖总要和我谈,我想和他闹一闹。期权最好,出钱买的股票也行,总要给团队点积极性。”

    这也是他一定要把和周望川的会面约在今天的原因,“我知道,这事您不好表态……”

    老李如果在场,一定劝周望川这时该明哲保身。双方已经图穷匕见,别参与到对他没什么切身好处的乱子里去。

    周望川手里有原始股权,整个管理团队,对股权最不在乎的人应该就是他。再做股权激励,对他只是锦上添花,新增的份额和他的原始股相比九牛一毛。再说,廖驰肯不肯给他,还是未知数。

    “没什么不好表态的。从长期的团队稳定性和贡献奖励上考虑,确实应该有。”

    周望川斩钉截铁的话,给了唐进一颗定心丸。

    这是一句公道话,可敢说的老板没有几个。即使明知会动股东的蛋糕,周望川说这话的时候,亦是坚定不移。

    公司近千人的员工,光研发部门员工占了七成。庞大的队伍,对应着庞大的成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