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黑月光她只想夺权》 100-110(第18/24页)
如今与他为伍的,可不是先帝。
江太妃和广郡王,不像是能甘心做他人手中的傀儡的人。
当下,小皇帝赐下圣旨,由天子亲卫携带圣旨出京,八百里加急送往边疆。
至于施元夕的东西,已经在送往边疆的路上了。
边疆局势复杂,哪怕是有这么多武器在手上,几十万的军队也不是几千人轻易能对付得了的。
这也是谢郁维轻易应下的原因所在。
但他不知道的是。
她送往边疆去的,不只有武器,还有……那几个跟在她身边,已经彻底学会制造炸药的工匠。
当初她在去往惠州的路上遭遇暗杀,他们都知晓了她手里有炸药。
那东西杀伤力过强,只怕人人都以为,制造难度也跟子弹差不多,应该都是她亲手所做。
所以谢郁维大概能猜到她送了炸药过去,但绝对猜不到,她送走的,是源源不断可以批量制造武器的人。
有枪支有人手有旨令都未必能行。
但有炸药……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散朝时,几方各自为营,施元夕与李侍郎等人一起,缓步往宫外走去。
行至一半,却见宫中突然混乱起来,来往的宫人急步匆匆,有奔着他们来的,也有得了召令往深宫内去的。
宫内伺候的人,是不会轻易做出这样急切的姿态来的。
施元夕停住脚步,抬眸看向后方,恰逢周瑛派人过来,将消息告知他们。
“还请各位大人留步。”宫人满头大汗,神色中还带着几分惊色,低声道:“慈宁宫传来丧讯,太后娘娘薨逝了。”
魏太后死了!
伴随着这一声落下,所代表着的,便是这两年多来,压在这片土地和所有朝臣头顶上的那片乌云,彻底消弭散去。
周遭的朝臣得了消息,心头皆是一紧,随后顾不得其他,皆是整理衣装,往慈宁宫的方向去了。
施元夕亦是如此。
抵达慈宁宫后,宫人已经在装殓尸身,施元夕并未上前去看。
基于魏家所行的事,今日朝上已经议定了废黜太后之事,如今太后人没了,也只会按照寻常宫妃的规格下葬。
只她一死,朝上无人摄政。
小皇帝年幼,先前又并非按照储君培养,如今仍是孩童心性,暂且无法稳定朝局。
朝臣汇聚,便为此事。
慈宁宫中主殿已空出大半,不复往日奢靡的景象。
周瑛穿戴整齐,静坐在殿内,抬眸看向入殿的所有朝臣。
殿内陡然安静下来。
施元夕缓步上前,轻声道:“臣等见过太妃娘娘。”
先他们一步出宫,在得到消息后,便立即折返赶回宫中的谢郁维,抬头便听得她道:
“太后薨逝,圣上年幼,又逢着边疆战乱不停,朝局动荡。”施元夕情绪平静,神色笃定地道:
“为避免江山震荡,民心不安,臣恳请太妃娘娘主掌六宫凤印,坐镇后宫、朝堂,以便安抚民心。”
来了。
死去的魏太后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位置该由谁来接替。
施元夕身侧,郑奇明、于翰林、李侍郎等人亦是同步上前,与其一起道:
“请太妃娘娘临朝听政,协助圣上处理政务,匡扶我大梁社稷!”
第108章 让他撞
慈宁宫内, 大批官员在沉吟片刻后,亦是站了出来。
这其中,主要还是从前立场不稳的王瑞平等中立派。
郑奇明几位老臣在朝中本就有着极高的威望, 之前是因魏家打压,难以行事。
魏家倒台后, 以郑奇明为首的一众翰林学士, 游说动摇了许多官员。
但其实, 就算郑老等人没有上门, 这些人多半也会转变内心想法。
在朝中为官,如若连这基本的审时度势都不会, 又怎么可能走得远?
周瑛和施元夕行事,不像魏家那般不择手段。
在某些事情的处理上, 甚至还能称得上明辨是非。
王瑞平抬眼,看了下施元夕,神色颇有些复杂。
他身处中立派,自然知晓这些人的想法,也正是因为如此, 才会对施元夕的做法感慨不已。
魏家倒台后, 她在论功行赏时, 特地提及魏长空这个人。
此事虽然遭到朝野上下的反对,可她却用这种方式告知所有朝臣, 周瑛一派行事极其公允。
纵观历朝历代,凡是经历过这样重大变革,被拉下台的罪臣, 家中几乎都不可能留下什么活口。
更别说是正常为官了。
可他们非但饶恕了魏党一派所有无辜的罪臣家眷, 且还给出身魏家的魏长空机会。
不管此举是不是为着收买人心而为之,在眼下都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效果。
……毕竟上一位手握大权的魏太后, 临朝的第一件事,便是迫不及待地提拔自己人,清算朝中旧臣。
朝堂苦魏党久矣,周太妃临朝之势锐不可当。
与其螳臂当车,倒不如顺水推舟,也好在周太妃的面前表现一二。
顾安仲站在谢郁维的身后,见得这番景象,神色微沉。
魏太后刚死,施元夕一派便如此迫不及待,要将周太妃推至朝前。
他们与魏家斗了那么久,始终都无法占据上风的原因,便是因为那个垂帘听政的魏太后!
如今旧事重演,走了一个魏太后,又出现另一个周太妃再次把持朝堂。
周瑛一旦临朝,朝中权势必定会朝着他们那方倾斜。
对他们来说,就是再度走入死胡同,这与等死又有何区别?
顾安仲没有任何犹豫,快步上前,沉声道:“臣以为,此事不妥。”
反对的声音一起,殿内许多人都看向了他。
“临朝之事,自来都只有太后能做,太妃娘娘虽是皇上的生母,可并未被册立为皇后,更无太后之名。”
“以这等身份临朝,名不正言不顺,怕是不能让天下人信服。”
名分很重要,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
他的话落下后,似是说动了朝中的几位老臣,内阁一位吴姓阁老上前半步,沉声道:“臣以为,顾大人所言有理。”
罗明正站在施元夕身旁,见状皱眉:“吴阁老这是何意?”
施元夕声色平静:“自然是听从他主子的意思。”
这位吴阁老看似中立,实则背地里却早已投靠江太妃。
施元夕从很早之前就留意过,他平时在朝上很少开口,只要开口,绝大部分都是站在谢家的立场上。
还不光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