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家父宋仁宗》 140-150(第6/18页)
样深刻意识到,他的父亲垂垂老矣,他的君王日薄西山,他一直敬畏但又锲而不舍撬动的权力高塔正在迅速崩塌。
“爹爹,凡事过犹不及,今后铅汞丹砂之类的东西还是少吃吧。”赵昕犹豫再三,还是说出了口。
那些玩意别人不清楚他还能不清楚吗,纯慢性毒物来着。
赵祯微微摇头,晃动的冕旒让赵祯看不清他的神情,只能听到言语。
“走吧,莫误了吉时。”
感觉到手上微微加重的力量,赵昕不敢再怠慢,尽量不着痕迹地搀着赵祯往上走。
有了这档子事做铺垫,之后赵祯宣布让赵昕代替他去宣读祭天文稿时百官们也十分平静地接受了。
头铁如包拯都没跳出来说什么事先未曾告知,有违礼制。
父子俩之间明显在玩有且仅有他们能玩的小游戏呢,旁的人谁敢露头谁就得死。
而赵昕沉默地接受了一切。
“唯垂治五年,岁次癸巳,孟夏之月,庚辰之日,大宋嗣天子臣赵祯……”
赵昕读到赵祯二字时有些微的卡壳,毕竟这上面写的名字不是他的,而他又确实是距无良爹位置最近的人。
但都已经到这个份上了,还能咋办,继续读呗。
“敢昭告于昊天上帝,后土皇祇:夫玄穹高远,垂象以彰明德;厚土无疆,含章而载群生……
“……
“臣德非禹、汤,业谢文、景,而遐陬慕义,重译献琛。此盖昊天之眷顾,非臣智力所能及也。谨率百辟,奉珪璧牺牲,粢盛庶品,祗荐禋祀。
“尚飨!”
随着赵昕最后一个字落下,偌大的祭坛上只有他们父子两人,天地间唯余烈烈的风声。
赵昕有些恍惚,呆了呆才起身将捧着的祭文放入了铜炉中焚烧。
很快青烟升起,直入云霄,仿佛真有个高高在上的昊天上帝接到了这篇祭文。
而当做完这个步骤后,赵昕罕见地不知道接下来自己该干什么了。
赵祯这一套悖逆常理的组合拳着实打得他有些懵。
不过赵祯早就想好了该怎么做。
“回来,跪下。”赵祯指了指身旁的蒲团。
赵昕依言乖乖跪下。
“休要怪朕多事。你得圣祖传授,少小开慧,心高气傲。轻祖宗,蔑成法,破旧规,行下之事莫不火中取栗,将来说不得会毁誉参半。
“万幸心中有执,轻个人之欲而担天下之责。能自约自束,重黎庶,劝农桑,敬天地,否则朕即便是绝嗣,愧对先祖,也不会把万里河山交付给你。
“今日就在这泰山之巅,天地之间,朕再教给你几句话。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不可小觑天下英雄。凡事三思而后行,多与宰执们商量。
“慧极必伤,强极则辱,舌头比牙齿存在的要久。即便你打定主意要做什么事,也可想想有没有更和缓的法子。
“最后,天下很大,非你一人所能及,亦非你一生能及,该放手时需放手。”
一句句如同黄钟大吕,震得赵昕一颗心直颤。
“朕是幸运的,有你这么一个太子。也是不幸的,生了你这么一个落地就是来做对头的儿子。
“今后大宋江山就交给你了。给我在东郊修座行宫就成,没事不必过来搅扰,你这个混小子多半不会给我带什么好消息。
“还有赶紧成婚。真是混账,娶亲而已,又不是要你服毒。就是打夏贼时也未见你如此不爽利。
“你们夫妻都是主意正的,常言道不痴不聋,不做家翁,我也懒得管你们。只一样,早点把我大孙子,大孙女送来陪陪我。”
面对催婚催育这个亘古不衰的话题,赵昕终于找回了一些引以为豪的言辞能力。
正要说些什么时,却发现赵祯已经走了……
走的是下山那条路。
没有人再拦在他前面成为阻碍,也再没有人拦在他面前遮蔽风雨。
第144章 白驹过隙
垂治五年四月十七,仁宗封禅泰山,世宗陪祭,宣读祭文毕,百鸟翔集,红光满天。
六月初六,仁宗禅位于世宗。
七月十二,世宗继位,百官陛见,固辞不过,改元元昭。
元昭元年八月,开恩科,广选天下士子。——《宋世宗实录》
*
九月廿二,恩科放榜,东华门外早早挤满了人。
想知道考试结果的参考士子,试图通过汇报得两赏钱花的跑腿,更少不了每次的例行节目,在榜下捉婿的豪门大族仆役。
不过这
回放榜倒没有如过往那般挤得水泄不通,连蚂蚁都落不下脚。
究其原因,是他们这位新官家在还是太子之际就深恨冗官冗员之弊,不仅大费周章裁撤许多荣衔虚职,又收紧了太上皇一度乱开的恩荫口子。
就连朝堂民间都讳莫如深的军中吃空饷问题都借保险给摸出了个大概,一朝发作直杀得人头滚滚。
有脑子,有手段,最重要的是有耐心,有魄力。
似这般的治世中兴之主自然不会为了什么所谓的新朝新气象,广布新君恩德于天下,就自食其言,大肆录取士子。
导致此次恩科即便有着西北之地新复,官吏大量缺额的客观条件,录取的进士也不到两百人,严苛程度直逼太祖太宗年间。
就连重记忆而轻思辨,不如进士科清贵,也远比进士科要好考的明经、明法、明算诸科,也被一拆为五的综学科抢了风头。
虽然诸科录取人数较于过去十年有了不小增长,直逼五百人大关,但与真宗年间动辄近千人的规模相比还是太少。
而且从考试难度和各科录取人数来看,三十老明经这句已经流传了上百年的俗语很快就会成为过去时。
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是不行了,必须得有点拿得出手的硬货。
如果说科举考试结束后,让应考士子们选出最想一刀攮死的人,那沈括必定榜上有名。
毕竟在今次考试之前,打死明算科的应考士子都不会想到考试中居然会出现《九章算术》、《夏侯阳算经》、《周髀算经》这些算书之外的题,考试内容从过往的算经默写,整数运算直接给干到天元术(方程)、分数、开方上去了。
而明法科的士子也不会想到试题内容从死记硬背《刑统》变成了判案,案子还都是各地真实发生过的。
现实远比法条荒诞。
毕竟撰写法条的人数远没有现实世界人多,不少考明法科的士子走出考场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酒肆喝酒买醉。
实在是太考验心理承受能力。
这天杀的沈括,脑袋到底是怎么构造,又是在什么样的境况中想出这些该遭天杀的题啊!
真就是自己撑着伞走过了毛毛雨,现在把他们的伞撕烂,还给他们大倒水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