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490-5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490-500(第10/30页)



    张简方在操刀把WINGS的部分内容改成短道的赛场AI, 这没什么难度,只是那边的裁判可能不太欢迎。

    他想了想, 也没必要什么都AI。

    所以他预备直接拆WINGS的高速摄像机过去。

    顺便派人去ISU的短道那边学规则,因为他接手后才发现这群教练连每年新规都搞不懂,一个赛季结束了都不知道自己人到底哪里犯规的。

    张简方:???

    这熟悉的感觉。

    花滑这边新规出来三天就有翻译版本,一周内就原文+翻译凑齐开会,都形成惯例了。

    再去瞅瞅短道他们,张简方恍如隔日,往事历历在目。

    他没想到,大家的毛病犯得真就这么一致。

    央视那边也在研究超高速摄像机,张简方过去看过,大概率会运用在大道上,并非没钱多造一套,而是它对场地的要求比较高,短道这边更激烈容易对场周造成冲击,不符合它的使用标准。

    但花滑这里的人已经过去做交流了,摄像机非常重要,双方结合研究出来适配短道的也不是难题。

    花滑和短道这里,如果真的出了配套系统,就得改个还不错的名字。

    目前张简方比较喜欢的,WINGS改成青女,短道未曾落地的系统唤作乘黄。

    都是神话故事里的存在,青女主掌冰雪,乘黄以速度称王。

    ·

    从河北回来,丛澜又喜提二十一天隔离。

    被捅了鼻子后她咳了半天,然后被防疫人员一脸谨慎地问最近发热了吗。

    丛澜:“……我只是嗓子有点痒。”

    说是刮扁桃体就好,但很多来检测的一线人员都是临时培训的,而且各地标准不同,所以大家的手法都有差异。

    丛澜现在经常嗓子难受。

    对方还是要求再量一次体温。

    运动员的隔离跟普通人不太一样的一点是,他们会定点被拉走放风。

    也就是全副武装拉去训练场地,照旧安排每日的正常练习。

    练完了以后消毒,再离开,回到那个隔离的地方待着。

    室内能做的锻炼不太多,但人只要想锻炼,就有各种办法。

    这边连送的矿泉水都是大瓶,能被他们拿着锻炼用的那种。

    沐修竹还在问:“你说我现在开个直播带大家一起锻炼,能不能行?”

    丛澜:“隔离的人挺多,说不准可以。”

    沐修竹想了想还是算了:“我怕他们骂我不务正业,我最近比较脆弱,不太想直面鲜血淋漓的人生。”

    人一个月总有失落敏感的三十二天。

    他看了看手机,又给师姐发消息:“你的生日礼物还在快递那里卡着。”

    疫情期间管控格外严格,北京这边又是首都,时不时就各种大会啊情况啊,要是哪个区域被划入了隔离区,这里还有快递点,那就只能等了。

    丛澜生日都过了,沐修竹给她买的生日礼物还没签收。

    丛澜:“……你这么一说,我考斯滕好像也好几天没动了。”

    来回寄件就成了问题,郁红叶给她做的新考斯滕停在了路上。

    沐修竹:“我也……”

    俩人这次是同一个快件,考斯滕改了两三次差不多可以了,出了一件过来再最后试试,没问题的话就直接用,有问题就再返工。

    没派人来送是因为北京出了河北再回去要隔离,丛澜等人又不在首钢,加上郁红叶那里的人也有一部分被隔离了,所以干脆就快递了。

    这也是她那边目前遇到的危机:部分人没办法到现场试穿,寄快递又容易出现意外。

    但这其实不是最麻烦的。

    最麻烦的,是编舞。

    新赛季要换新曲目,在这种环境下,很多流程都多了不少的额外安排,为了确保运动员和教练员们的安全,对来训练基地的人也是百般检查。

    以前合作过的老师们,也有感染后倒下的。

    还有约定了时间结果对方生病的。

    国家队不差钱也不差资格,尚且如此麻烦,省队、俱乐部、自费训练的,就更别提了。

    今年的考级都不确定要怎么弄,冰协那边在推线上考核,就跟学校开网课教学那种一样。

    休赛季的大师班、外教班,今年也统一停办了。

    放丛澜沐修竹桑莹她们出去交流经验,回来的就不一定是健康的运动员,而是悲伤的病号了。

    ·

    楼翎今年复出。

    但这是他的打算,手术过后他有好一阵休养,等能锻炼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不会跳了。

    甚至滑冰都感觉到了陌生。

    原本打算术后能落地就开始训练,结果家长担心,加上医生叮嘱,他就寻思着那算了等我好全了再来。

    这一耽搁就是半年。

    重新捡拾技术的路,走得真的很艰难。

    他已经不在国家队,所以无法得到太多的支持,怀疑过是不是转裁判或者解说会更好,哪怕去做别的,兴许都比他捡技术来得靠谱。

    楼翎在养病期间考过了裁判证件,也试过去监看俱乐部联赛。

    但做过才知道,他仍然想要在冰上驰骋。

    邝玉海教练前不久来找过他,也问了他要不要先回队里挂个助理教练的名头,实际上可以按照运动员的身份来带他。

    只是这阶段就不能给运动员的资源了。

    楼翎挺开心的。

    运动员的价值永远是在役期间,一旦伤了病了退了,就无人在意。

    他知道有一些名人是退役后再崛起的,也明白这背后会有多么的艰辛,但身处其中了,才知道这种压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撑起来的。

    楼翎都快放弃了。

    他在想,我有必要吗?用这样的年岁再去拼一个毫无期望可言的未来,真的有必要吗?

    自费训练的运动员,耗费的财力是难以想象的。

    楼翎自己的存款也不一定能支撑他走到他以前的竞技实力。

    因为此时,他需要做的不单单是训练,还有更多的康复理疗,后者是支出的大头。

    邝玉海这一找,不啻于雪中送炭。

    资源之外,更多的是他这一行为对楼翎的认可:你可以。

    没有人知道这三个字对此时的楼翎有多么重要。

    他曾经是破了中国男单最好成绩的冬奥第四,也在Jr期间拿到过JGPF第一,在世锦赛里拿到了第二,劣势明显,优势也明显,成绩虽然不如现在的沐修竹,却也被称为过男单的希望。

    不料,现在的冰上他恍若废物。

    他在最脆弱最疲惫最想要放弃的时候,看到了曾经的教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