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休,但成为女帝: 14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被休,但成为女帝》 140-160(第13/29页)

有种乎,这八个字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已然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尊贵并不存在于血脉之中,决定我?们未来如何的,是我?们自己?的能力?与品性,而非身体里流淌着缘自何方的高贵血液。”

    一个男孩笑着说道:“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这句话说得真痛快,我?要记下?来,回去说给我?阿耶听!”

    一个女孩若有所思地问道:“伐无道,诛暴秦。原来,朝廷无道,百姓是可以讨伐的。”

    另一人立刻嘲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孙志不就在三吴作?乱了吗?我?阿耶还去打仗了呢!”

    “我?阿耶也去了!”

    “我?阿兄也去了!”

    短暂的嘈杂过后,有孩子觉出了不对:“孙志若是陈涉的话,那咱们北府军又?是什么?北府军讨伐孙志,难道竟然跟那暴秦一般吗?”

    这话一出,屋里立刻安静了下?来,孩子们好奇地看着郗归,朱肖面上更是浮现出了明显的忐忑。

    没有人怀疑当今圣人的无道,只是担心冤枉北府军,也惹恼了郗归。

    郗归并未因这讨论而心生不快,她的声?音低而有力?,十分地令人信服:“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孙志作?乱,虽打着为百姓诛世族的幌子,可却糟蹋了无数的田地,荒置了若干的农田,还强虏平民为壮丁,以之充实队伍。如此?行?径,与抢夺民田的世族何异?与强征平民为乐属的昏官又?有何异?”

    “是非对错,原不在于喊出的口号是什么,而在于究竟是为了什么,又?能起到怎样的效用。孙志看似为民,实则是为了一己?之私;而北府军看似是在维护司马氏的皇权,其实是在切切实实地保护生民百姓。”

    一个孩子翻看手中的书册,认真地回道:“所以褚先?生才说,先?王以仁义为本。”

    “正是。”郗归赞许地点了点头,继续带着孩子们读下?半篇所引的《六国论》,“下?文所言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说的也是这样的道理。”

    对于文中所列秦国的历史,她讲得很是简单,可却着重强调了文末的一段话:“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3

    “陈涉出身闾阎之间,可却最终摧毁了秦朝的江山。”郗归郑重地看向这些?孩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孩子们,你们虽无世家大族那般尊贵的出身,可却能与他们一样去学习,去争取,北府军会尽力?为你们创造更好的条件,只要你们有志气,肯下?工夫,就一定会拥有比世家子弟更强健的体魄、更聪慧的头脑、更光明的未来。”

    她诚恳地说道:“未来是属于你们的,我?向你们保证。”

    郗归的眼底有些?湿润,她知?道,今日坐在这间课室里的孩子,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随着北府军越来越壮大,还会有更多的平民子女接受教育。

    知?识再也不会是仅仅被?垄断在少数人手里的特权,在未来,北府军所到之处,不会再容许有人把底层的民众当作?不识字不明理不知?政的愚夫愚妇来对待。

    她说:“春秋时期,仪地的封人曾如是评价孔子:‘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4木铎者何?乃遒人所执,所以巡行?振鸣、引致民众者也,若今之铜铃。尔等可知?,封人为何以木铎比孔子?”

    一众七嘴八舌的讨论中,一个答案脱颖而出:“孔子教化世人,便如木铎之振鸣于民众?”

    “是也。”郗归赞许地说道,“孟子谓成?汤说伊尹曰:‘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5”

    “上天孕育百姓,便是让先?知?者引导后知?者,先?觉者唤醒后觉者。成?汤认为自己?是被?上天选中,前来唤醒生民的先?觉之人。可我?却觉得,人人皆可为先?觉者。”

    “神州大地是何等地广袤,还有数不尽的同胞,正在经历异族的欺凌、同族的压迫。尔等既有志入学,有心成?就一番功业,便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习文练武,笃而行?之。”

    “我?会一直期待,希望能看到你们长大成?人,为学者,为将军,为官员,以各种各样的身份,去作?这个世界的先?觉者,去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也为了更多人的美好未来而奋斗的那一天。”

    蒙学的第一节古文课,在一片慷慨激昂中落下?帷幕。

    作?为未来的女将军,郗如今日也拉着喜鹊与潘可一道,来听了这一节课。

    她们坐在学堂的最后方,因为担心影响大家听课的缘故,始终未发?一言,此?时终于兴奋地讨论了开来,与周遭的孩子们说得热火朝天。

    朱肖带着两位弟妹,在这一群孩童中间,拘束得颇为格格不入。

    他交待弟妹不要乱跑,自己?则追了出来,赶上了正要离开的郗归与司马恒。

    “女郎,女郎请留步!”

    “阿肖——”潘忠将朱肖拦在了距离郗归五步远的地方,郗归回头看去,只见他跑得气喘吁吁,额上也生了薄汗。

    她示意南星递过去一方帕子,而后关切地问道:“换防的将士们下?午便要出发?,你祖父的灵柩也会一道回去,好孩子,你带着弟妹,一道回去送你祖父一程吧。”

    不料朱肖却摇头说道:“女郎,祖父临走之前,曾与我?说过,待他百年之后,便将坟茔立在京口。我?兄妹三人,自此?以后,便以京口为家。从昨日起,世间再无吴兴朱氏,只有京口朱氏。”

    朱肖稚嫩的脸上,显出了与年岁不符的坚定。

    郗归怜悯地看向他,这是一个与月余之前的郗如极为相似的孩子——他们都因突如其来的灾劫而失去了至亲,正站在人生关键的岔路口,满心的悲痛与迷茫。

    她问他:“那你呢?你内心想怎样做呢?”

    “我??”朱肖似乎被?这话问住了,“我?会按照祖父的期望,好好地读书明理,做您最忠诚的部下?。”

    这就是世族冢嗣。

    哪怕他只是一个不足十岁的孩子,哪怕他已并无偌大的家业要继承,却还是要依着过往的惯性,以家族的利益为利益,以家族的考量为考量。

    不过,这对此?时的郗归而言,未必不是一桩好事?。

    她试探着问道:“蒙学的进度,对你而言恐怕太?慢了些?。居丧期间,你可以带着弟妹在家读书。”

    朱肖立刻婉拒:“孝之一字,原本就在心而不在行?。我?若不能器,那纵是哀毁而死,也不能宽慰祖父、父亲与诸位叔父在天之灵;若是勤学苦读,和睦同窗,那即便没有结庐守孝,想必尊长们也不会不快。”

    “你仍愿待在蒙学吗?”

    “蒙学里的同窗都很纯粹直接,且颇有活力?,与我?从前在吴兴接触到的人很是不同。女郎,我?想和他们一道学习,在相处中完善自己?的德行?,日后与他们一道去实现您的期望。”朱肖的语气很是恳切,“蒙学每日只有半天课程,您放心,我?不会耽误学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