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她委身陛下后: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奸臣她委身陛下后》 40-50(第1/18页)

    第 41 章   探路

    天高气爽,秋色宜人。

    巳时光景,此番参与秋狩的世家子弟已恭候于围场前。

    殿外,容璇瞧秦大总管亲自清点着为围猎预备的赏赐,届时会由帝王赐下。

    大晋秋狩,有时担了一部分武举之职。精于骑射的世家郎君若能在猎场上扬名,便有机会得帝王青眼,入军中为官。

    毕竟一府内祖辈的荫封有限,难以惠及代代子孙。有围猎这一条路径,选出世家中可用之人,更能敦促后辈上进。

    “臣等给太后娘娘请安,娘娘万安。”

    “平身。”庄慧太后端坐于凤座之上,发髻上的朝阳五凤钗华贵不可方物。

    六位尚官依序而立,庄慧太后道:“今日召你们前来,是为了商议八月初六陛下的寿诞。”

    “臣等谨听太后娘娘吩咐。”

    “陛下登基未满一年,这第一个嘉会节尤为紧要。此番大靖周遭小国与番臣朝贺,所来使臣皆为王室亲贵,于礼数上万万不可有失。”

    “臣等明白。”

    先帝在时,庄慧太后作为后宫之主操持大小宴席,从未有过疏漏。

    嘉会节虽千头万绪,但宴饮条陈等有不少旧例可循。

    “各地使团来京,寻常使臣安置于驿馆,贵客留居宫中。南苑各宫素为使臣居所,尚寝局须与礼部商议,好生布置。”

    “臣谨遵娘娘懿旨。”

    “饮食一节,尚食局仍按往昔规制备办,需格外留心各处风味,莫失待客之道。”

    “臣领旨。”

    尚食尚寝二位女官在宫中为官十余载,备办此等盛事时轻车熟路。使团名录来来去去变化不多,有东海、北梁、陈国这几个蕞尔小国,再有便是两家异姓藩王,饮食起居皆有定例。一级一级吩咐下去,有条不紊。

    “今岁西齐归附,使臣人选已定。西齐使臣初至,一应礼数与北梁相同,位居东海之下。”

    “是。”

    容璇悉心听着,除了新归顺的西齐棘手些,其余按部就班即可,只是今年嘉会节的规制比之寻常会再加几成。

    庄慧太后一一吩咐下来:“还有一事,内廷传来消息,西齐此番有意送郡主和亲。”

    两国相交,和亲是寻常事。

    “依哀家的意思,西齐归顺大靖,送的又是郡主,自然不敢奢求帝后之尊,一个正二品的妃位足矣。”

    几位尚官交换过眼神,陛下后宫至今仍空悬,若是此事能成,西齐郡主便是后宫中第一位高阶妃嫔,身份贵重不言而喻。而新的主位入宫,尚官六局要准备之事会有许多。

    “陛下那处还未有准信,消息亦未传开。你们心中有数即可,不必声张。有些东西亦可悄悄备办起来,后面终归都会用上。至于使臣礼仪起居,容尚仪——”

    “尚仪大人。”言婉钰小声提醒。

    见太后目光向她看来,容璇忙道:“臣在。”

    她脑中方才乱糟糟的,只余西齐郡主和亲一事。

    “贵客居于宫中,一应服侍之人代表着大靖的礼数。尚仪局这段时日对相干人等要多加训导,妥善安排。此事你多费心。”

    “臣明白。”

    将事情大抵安顿清楚,庄慧太后道:“尚官六局哀家向来放心,还望诸位同心共力,莫失大靖颜面。”

    “臣等谨遵娘娘教诲。”

    ……

    从慈安宫中出来,等到其余五位尚官离去,容璇对言婉钰道:“你先回尚仪局,本座想自己走走。”

    她神色不同往常,言婉钰说不上有何异样,只以为是嘉会节一事令尚仪大人烦心,便懂事道:“下官先行告退。”

    容璇没有带任何人,选了离尚官六局相反的方向。

    树影投下一片阴凉,石上还有夏日余温。

    容璇望着池中欢快游动的鱼儿,忽然觉得自己有些可笑。

    分明与祁涵已再无可能,可自己仍是忍不住的在意。

    他登基以来迟迟不纳妃嫔,她察觉到自己心中是隐秘的欢喜的。

    她也料到这一日早晚会来,却不愿意去想,只觉得能拖一日是一日。

    她不知道他为何一直空置后宫,大约是因为政事繁忙无心此事。

    可祁涵,终归是要立后纳妃的啊。

    她亦会嫁人,走向自己的归宿。

    这注定就是他们的结局。

    昔年祁涵离京去往边关,她主动斩断情缘,二人天各一方。

    早便结束了,再难回头。

    至少,她不能回头,不能让祁涵将她当作贪图荣华趋炎附势之辈,连最后几分美好的回忆都不能留下。

    夏日的风习习吹着,虽是凉爽清风,却吹得人眼眶发酸。

    好似是八岁那年罢,也是在这片墨池旁,失去了母亲的她哭肿了眼眶。

    是祁涵陪着她,守着她。

    她不明白,为何母亲前日里还是好好的,还温柔地为她梳头,晚间就永远弃她而去。

    她不想听大夫说,母亲产后落了病根,这些年打理容府上下,早已耗空了身体。

    可这一切,母亲从未告诉她,尽力给她一份欢欣顺遂的少年时光。

    “璇儿,莫哭了。”她泪眼迷蒙,也才十岁的祁涵抱着她,像个小大人似地安慰她。

    他四岁丧母,个中心境又有谁能诉说。

    那一夜,他们二人在池边坐到了天明。

    两个失去了至亲的孩子互相依偎着取暖,共同面对着接下来未知的旅途。

    “你的庶母可有苛待于你?”祁涵一脸凝重,他知晓丧期才过不久,容尚书就迫不及待扶正了安氏。虽于礼数上无碍,却还是让人心寒。

    “没有,都没有。”容璇摇头,母亲过世后,祖母将她接到了自己院中。她的祖母和外祖母轮番对安氏耳提面命,绝了她不少心思。

    “那,你父亲呢?”

    容璇没有说话,良久才道:“嬷嬷说,有后娘就有后爹,躲也躲不掉。”

    父亲很疼二妹,他从来没有像对二妹那样对她笑过。在父亲的支持下,安氏执掌了容府部分中馈,只是掌家权仍被祖母留在手中。

    容璇忍着泪:“涵哥哥……我母亲,我母亲将家中管得极好。”

    她的母亲是外祖母一手教养长大,在容府管家这些年,母亲整肃内务,清理账目,革除积弊,容府名下田铺农庄更是年年增收。

    安氏一来只需守成便好,靠着母亲留下的东西捡了现成的果子,父亲还总是夸她持家有道,将功劳都算给了她。

    那她的母亲又算什么呢?辛劳这些年,从未得父亲一句赞誉。

    大约,这就是喜爱与不喜爱的区别。

    祁涵去边关的前一晚,她也在池边坐了半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