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重生要逆命: 260-2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清宫重生要逆命》 260-280(第16/28页)

十几万人的统帅,就不怕别人动歪心思。

    所以对于先帝一周年的忌辰,胤禛没心情亲自去景陵祭拜,于是就派了四阿哥弘昴替他去祭景陵。

    在特殊的日子去祭拜先祖,皇上有事不能自己亲自去,派皇子或者是派大臣去代替他祭拜,也算是老传统,顺治帝和康熙帝都这样做过,所以胤禛做起来也毫无心里压力。

    对于这事,众人听到消息后,都是一副果不其然的神色。

    难不成要孝期搞大小妾肚子的三阿哥弘时去祭景陵吗?

    那就不是对先帝的尊敬,而是对先帝的侮辱了。

    怕是原本就有得位不正的传闻,经此之后,会传得更广了。

    如果胤禛不派兄弟去,最佳人选就只有四阿哥弘昴。

    所以对于四阿哥弘昴去祭拜景陵这事,大家都是觉得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对于弘昴本人来说,这却是自己一个人独自办差事,还是祭祀的差事,这可不容有失,心里难免有一点点的紧张。

    虽说弘昴之前也办过差事,但前面都有领头的,他只需要按照吩咐做就是了。

    可这一次却是他领头,一切事情都需要他来做决定。

    其实景陵离在皇宫并不远,也就三天的路程,一去一回,再加上祭拜的仪式,也就十天时间。

    但第一次,一点点的紧张可以理解。

    蕙兰对于这事也不意外,上辈子三阿哥弘时来了那么一处后,这事就落到了乾隆的头上,还被乾隆吹嘘成胤禛刚刚登基就选定他继承皇位的证据,不然怎么会偏偏选他去祭拜先帝。

    实则,但凡了解三阿哥弘时小妾怀孕的事后,都明白,这不是胤禛看好乾隆,而是没有其他儿子可以选,当时就只有乾隆一个人最合适,只能让他去。

    弘昴来翊坤宫拜别蕙兰的时候,蕙兰对他叮嘱了几句。

    其实祭陵的事情很简单,因为一旁有礼部的官员和奴才提醒,弘昴只需要去当个工具人按流程走就行。

    不过毕竟是孩子第一次出远门,蕙兰自然要叮嘱几句。

    如果像胤禛当皇子的后期,经常被先帝派到各处出差,蕙兰就不会叮嘱了,因为习以为常了。

    十天的时间眨眼就过,弘昴回来了,顺利的独自一人完成了胤禛交给他的差事。

    第272章 急火攻心

    弘昴平安归来,顺利完成任务,蕙兰松了一口气。

    儿行千里母担忧呀!

    哪怕知道祭拜的事情很简单,也免不了担心。

    不过很快蕙兰就被另外一件事吸引了注意力——年贵妃晕倒了过去。

    “年贵妃怎么会突然晕倒了过去?”蕙兰诧异的问道:“没听说她突然重病呀!”

    虽说年贵妃从搬进皇宫后,就一直病病歪歪的,窝在自己屋子里养着身体,可一时半会儿却死不了,不过是频繁生子伤了身子而已。

    张高站在一旁回答道:“主子,奴才听说,好像是年贵妃突然知道了年大人被罗卜藏丹津围城,困守西宁,因此才晕倒了过去。”

    蕙兰闻言撇了撇嘴,轻笑道:“也不知道这事是哪一个大聪明干的,皇上和皇后之前可都下了口谕,让旁人不要去打扰年贵妃调养身子。”

    这都瞒了这么多天,年贵妃突然知道,肯定不可能是巧合。

    或者说,蕙兰不信是巧合。

    西北的战事,因为对方先动手,占据了主动,所以一开始形势并不有利于大清

    要说这位罗卜藏丹津台吉,的确有些本事和胆大,他纠集吹克诺木齐、阿尔布坦温布、藏巴扎布等大小台吉,聚兵十余万人,在八月的时候犯西北边陲重镇西宁,劫持了亲王察尔罕丹津。

    随后胤禛派人去协调,没想到这人直接扣留并杀害朝廷派去调和的钦差大臣常寿,完全和大清撕破脸皮了,连从古至今的规矩都不讲了——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消息传到京城,胤禛自然是震怒不已,下旨授川陕总督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四川提督岳钟琪为征西副将军、参赞大臣,挥师西征。

    然后西北到京城有一段距离,八百里加急单程最快也要九天,一去一回就是大半个月。

    等年羹尧收到圣旨领兵去西宁的时候,罗卜藏丹津已经挥师南下,正好将年羹尧堵住西宁。

    这消息传回京城,然后胤禛召集手下心腹大臣商量对策,然后又派人八百里加急把对策送回过,又过了大半个月。

    虽说已经有了对策,可人罗卜藏丹津不会等你,谁知道人家在这段时间里有没有攻打西宁,有没有把西宁破城来一个血流成河。

    只要一脑补,那就完全停不下来,各种倒霉事都有可能发生。

    蕙兰敢吐槽后宫嫔妃,张高等人可不敢,因此连忙换了一个话题:“主子,您要不要去永寿宫?奴才回来的时候,看见了皇后娘娘的仪驾已经朝着这边过来了。”

    “去,怎么不去!”蕙兰轻笑道:“不去,别人还以为这事是本宫做的,本宫心虚呢!桔子橙子伺候本宫更衣。”

    换好了外出的衣服,头上的发饰也换了一些更显富贵的,蕙兰也没乘坐轿辇,直接走了过去。

    虽说如今十一月底天气寒冷,可翊坤宫离永寿宫实在是太近了,蕙兰也想活动一下身体,就懒得坐轿辇。

    “妾见过主子娘娘,娘娘万福金安。”蕙兰到了永寿宫,进屋后,先给皇后请安,得了起来的允许后,才起身朝着正躺在火炕上的年氏瞧去。

    只一眼,蕙兰就有些惊讶。

    要知道一个月前,十月初三日是皇太后的生辰,十月三十日是胤禛的生辰,虽说因为在先帝孝期内不能大办,但该有得还是要有。

    还是举办了一场宴筵。

    这两次年贵妃可都是出席了的,年贵妃就坐在蕙兰的旁边,所以当时年贵妃是什么情况,蕙兰还记得清清楚楚。

    瞧着是比旁人虚弱几分,脸上也没有多少血色,瞧着就像是一副大病在身的模样。

    虚弱是虚弱了些,但眼睛里的灵气还有——反正看上去不像是要死了的模样。

    但现在,许是因为年贵妃晕倒了过去,眼睛闭上了,整个人最出彩的一点也没了。

    所以此时此刻瞧着,倒是有几分死气。

    “主子娘娘,这寒冬腊月的,年妹妹待在屋子里轻易不会外出,怎么会突然知道年大人的事情?怕是这永寿宫又吃里扒外的奴才,主子娘娘您可得好生审审才是。”蕙兰看向皇后说道。

    皇后此时此刻的脸上十分难看,一是因为蕙兰的话,二是因为这事打了她和皇上的脸,她可是吩咐了下去不许底下的奴才告诉年贵妃,西北那边年羹尧的情况,没想到还是被年贵妃知道了。

    “是得好好审审。”皇后厉色道。

    蕙兰见皇后的表情难看,也就没继续再说什么,以免刺激到皇后,恨上自己。

    但心里已经有了嫌疑人。

    在外人眼里,蕙兰自己的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