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贵人晋升路: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清穿之贵人晋升路》 100-110(第5/14页)

绸缎似的黑发用碧玉扁方绾起,斜插着一支碧玉缀珍珠银蔓枝流苏,在如云的秀发中还别致了簪了几朵玉雨梨花葛纱绢头花,带着江南美人的风情,这惊心动魄的绝艳美貌,不止令倾心她的万岁爷心荡神驰,就是其她同是生为女儿身的妃嫔,看得都不免有些心动。

    最特别的是,舒舒莹白的额头上,和小悠悠一样,也同样贴了精致的花钿,是一朵盛开的粉嫩莲花蕊,在花芯里还别具心裁地搭配了玲珑的小银珠穗,使清艳柔美的容颜添上了一缕俏皮之意。

    皇上在舒舒漫步走过来时,便目不转睛地盯了她良久,直到舒舒坐定在太后娘娘旁边,皇上还装作不经意地隔着皇额娘,往舒舒的方向望去。

    他暗暗在心里郁郁寡欢,可爱的小悠悠不理会他这个皇阿玛也就算了,就连舒舒都和他相隔“甚远”,他想和舒舒握握小手、悄悄耳语都不能实现,只能偷偷瞄上舒舒的身姿几眼,还不能明目张胆地一直紧盯着。

    第104章 回嗔作喜

    舒舒姿态闲适地坐在太后娘娘的旁边,毫无一丝拘谨之意。此时她和太后娘娘相隔的高束腰茶桌上已摆放满各式糕点瓜果和茶水。

    舒舒看了一圈,桌上的糕点咸的甜的、冰的温的应有尽有,新鲜的瓜果也是,有盛在冰鉴缶里沁凉的西瓜、樱桃、葡萄等果肉,也有装在粉彩瓷盅里用热水里滚过的梨子块、苹果块等。

    不过此刻,舒舒莫名地对这些瓜果糕点都不感兴趣,她随意地端起茶桌上的银白点珠流霞花盏,但尚未送到唇边,就被四面八方投射过来的灼热视线给刺到,这下子她连茶水都不想喝了。

    她侧过身子,陡然放下茶盏,往前探出脑袋,瞪大一双美眸,斜睨了一眼视线最过分最炽热的万岁爷,用眼神向他传递着不满:看什么看?你身旁的贵妃难道还没看够吗?

    皇上接收到舒舒蕴着潋滟风情的眼神,心里头一热,对着舒舒笑得跟不要钱似的,灿烂无比。随即皇上好整以暇地端起茶盏,送到自己唇边时,紧盯着舒舒无声地吐出一个词:“Cheers!”

    ……舒舒白皙的面容上霎时泛起一丝羞恼的红晕,她气呼呼地怒瞪了万岁爷好几眼,不过就在舒舒收回视线时,冷不防和一道清清朗朗的目光对视上,坐在他们两人中间的太后娘娘,脸上尽是戏谑的笑意。

    舒舒顿时愈加窘迫了,好在这时,一阵轻快密集的鼓点“咚咚锵锵”地敲响起来,紧接着是行云流水的丝竹声袅袅响起。

    大家的目光都不由地往戏台中间望去,只见两旁悬挂的最外层靛蓝色帷幕被缓缓拉开,戏台只先展示出前方的狭长舞台。

    在热热闹闹的锣鼓声中,一个穿着红袍、脚踩皂靴的“跳灵官”迈着阔步走到戏台前面,他脸上戴着钟馗面具,手里霍地展开三段条幅,上下两个条幅分别写着“天官赐福”、“国泰民安”的吉祥祝辞,中间的条幅则写的是待会要开场表演的戏曲《昇平宝筏》。

    只见这个“跳灵官”一边展示着条幅,沿着戏台循台三圈,一边嘴皮子利索地说着吉庆恭颂的话语,接着就跟现代的报幕员一样,铿锵有力地报出节目的名称——《昇平宝筏》,并跟说唱歌手似的对节目作了简略介绍。

    舒舒一听这《昇平宝筏》是根据《西游记》中的传奇故事改编的,顿时来了精神,她以为今日的戏曲又是那些歌功颂德、点缀太平的曲子,没想到开场就是要表演《西游记》。

    不过舒舒高兴得太早了,接下来柔和的丝竹声暂歇,转而戏楼四周响起一段气势恢弘、雍容华美的雅乐声,就见随着乐声,此刻戏台上里层的大红色帷幕方才被徐徐拉开。

    须臾后,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是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原来第一幕表演的是唐僧奉唐太宗去西天取经圣旨的仪式过程,在庄严肃穆的宫殿上,笑容和煦的唐太宗亲自给玄奘法师送上了袈裟和禅杖,并且还为他赐名“唐三藏”。

    其实在真实历史上,唐玄奘只身赴天竺取经的行为,根本没有得到过唐太宗的批准,他是偷偷非法出境的。而《昇平宝筏》中的唐玄奘奉帝君旨意的场景,是升平署的官员特意编造的。

    升平署为了迎合康熙帝的口味,把唐太宗美化成一个纡尊降贵、忧国爱民的明君,在美化歌颂唐太宗的同时,亦是在赞誉当时的康熙帝,是可以比肩唐太宗,甚至超过唐太宗功绩的千古一帝。

    舒舒看着戏台上,“唐僧”和“唐太宗”在诚挚深切地互诉衷肠,两人还当场称兄道弟,充满感情地呼唤着“御弟”“陛下”,这些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场面实在是令舒舒……

    舒舒内心呵呵,想着不演《西游记》中美猴王大闹天空的精彩绝伦场景,那至少表演个齐天大圣把那些妖魔鬼怪打得落花流水的场景吧。

    虽然这些演员们扮相十分俊美,道具也很华丽,唱腔亦是一流,但台上“唐僧”和“唐太宗”惜惜道别的不舍场面确实是很无聊啊。

    舒舒无精打采地晃了晃头,恰巧不经意间瞥见旁边熹妃的表情,只见熹妃正两眼痴痴地凝望着台上的表演,一副被“唐太宗演绎的君臣之情”感动地无以复加的表情,舒舒甚至在熹妃的眼睛里看到一丝晶莹的泪花闪现。

    再看看其他人,一个个都是非常专注的样子,就连太后娘娘怀里的小悠悠,也瞪圆了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注目着台上的表演,她藕芽似的胖指头,还随着戏曲声的节奏,“哒哒”地敲打在太后娘娘搂着她的胳膊上。

    见女儿认真沉迷的样子,舒舒不由好笑地想着:小悠悠你才刚满半岁啊,你听得懂看得懂吗?她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心里又接着感叹道:看来小悠悠和她皇玛嬷一样,也是个戏迷啊!

    这场戏中,还有一个人跟舒舒一样,是兴味索然的。皇上心不在焉地想着:看这无聊的戏曲表演,还不如回去批阅奏折,抓紧时间做正经事。他这般想着,继而假装漫不经心的,转头梭巡着舒舒的身影。

    偏巧,皇上才转头看舒舒,就捕捉到舒舒望向他的视线,舒舒和万岁爷的眼神对视上,她愣了一会儿,随即落落大方地对着万岁爷,扬起一抹粲然娇媚的微笑。

    两人的眼神渐渐胶着在一起,转瞬间空气中就弥漫着丝丝缕缕的缠绵柔情。不过这两人格格不入的缱绻氛围很快就被打破,坐在两人之间的小悠悠“咿呀哇、咿呀哇”地激动欢叫着。

    原来是戏台上的《昇平宝筏》终于表演完毕,这时大红色帷幕徐徐落下,隔绝了众人的视线。喧嚣的鼓声再次响起,“跳灵官”这次是走着小碎步来到戏台前,他口齿伶俐地报幕道:“佛鬼俱集,面具千百,出神入化的《劝善金科》恭敬呈献。”

    随后“跳灵官”还是和第一幕开场时那样,唱作俱佳地简单介绍了《劝善金科》的表演内容。舒舒听着他的激昂陈词,感慨着他介绍的语言再是诙谐风趣,依然改变不了《劝善金科》所要讲述的无趣内容。

    《劝善金科》是根据明朝的戏谱《目连救母劝善记》改编,再加以增添创作的戏曲,里面除了目连拯救在地狱中受苦受难娘亲的故事,还穿插了颜真卿抵抗安禄山叛军、唾骂奸贼安禄山,以及传奇英雄李晟痛击吐蕃、收服京师等忠臣烈士的故事。

    转眼间,清音阁里又是一片锣鼓喧天、笙歌嘹亮,可舒舒却完全提不起兴致,去观赏戏台上的表演。她意兴阑珊地垂着小脑袋,扒拉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