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190-20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190-200(第30/31页)

出门,徒步到早市的时候,市场上已经人来人往,充满烟火气了。

    狄思科在路口的报摊上买了份日报,随意翻了翻就问:“张哥,咱俩吃点什么啊?”

    张茂年在早市上睃巡一圈,就近找了一个干净的摊位。

    每人先来一个椒盐烧饼,一个油炸糕,一碗豆腐脑,再配一屉包子,吃完了这份还可以去其他摊位尝尝别的。

    老板娘帮忙将豆腐脑端来的时候,又送了他们一碟小咸菜。

    狄思科向对方道了谢,笑着夸赞:“嫂子,您家这个摊位,全市场最干净!”

    “哈哈,我以前是药厂的,干净惯了。”

    这一听就是下岗的,狄思科问:“嫂子,您哪年开始卖早点的?”

    “前年就开始卖了,那时候我们药厂搞下岗分流,我第一批就被分流了。不过,前年的早市还没这么热闹呢,你再看看现在,都成我们市里的一景儿了!”

    “咱们早市上这些都是下岗工人嘛?”张茂年是南方人,吃不惯北方的咸豆腐脑,他尝了一口就放下了勺子。

    “差不多吧,工人都下岗了又找不到新工作,不摆摊卖早点还能干啥?”

    她刚下岗出来摆摊的时候,还觉得挺丢人的。

    可是,时间长了,下岗的人越来越多,她也就没所谓了。

    他们这里的人,未必舍得花钱买衣裳打扮,但在吃喝上从来不亏嘴,她出来摆摊卖早点,比正经上班赚得多。

    唯一不足就是工作不太体面,让孩子在学校受了些委屈。

    老板娘往狄思科脸上瞄了两眼,嘀咕道:“我瞧着你好像有点面熟呢。”

    “哈哈,好多人都说我像个明星。”狄思科大言不惭道,“我这张脸还是有点明星相的。”

    老板娘听他这样说,也就不再纠结,去招待其他客人了。

    狄思科将自己那份早餐吃得差不多了,忽地听到隔壁桌提到了“粮机厂”的话题,不由竖起了耳朵。

    “听说后来公安都去了,才把人群疏散开,我看他们就是想不开。厂子要卖就卖呗,反正也不是咱的,卖了厂子就拿钱走人。”

    老板娘似乎跟这两位客人很熟,给他们上烧饼的间隙,就怼道:“你们说得倒是轻松,卖了厂子以后,让大家喝西北风啊?”

    他们这个年纪的工人,文化水平低,没有一技之长,每天在流水线上做重复的简单工作。

    一旦离开了工厂,很难去其他企业再就业。

    当初跟她一个车间的那些姐妹,有的摆摊卖菜卖水果,有的当保洁打扫卫生,还有去当保姆的。

    也有人拉不下脸来外出讨生活,回归了家庭。

    年轻小伙笑道:“人家朱大姐就是粮机厂的,去年下岗分流的时候,第一个主动报名分流了,现在摆摊卖早点,照样过得有滋有味。”

    “她敢下岗,那是她男人有本事!要是大家都能拿20万的年薪,谁还在粮机厂里受窝囊气啊!”

    朱大姐家的男人,长得不是一般的丑,年轻的时候,大家都说朱大姐是一枝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但那男人有文化,后来混成了粮机厂的高级工程师。

    刚改革开放那会儿,广东老板来粮机厂挖人,给他开了5万年薪的高价。

    可是,孙工对厂里有感情,一直没松口去赚大钱。

    去年又有个合资公司的老板来挖人,开了20万的年薪,大家都以为他能在粮机厂死守呢,没想到,这回孙工竟然答应了,不但自己离开了粮机厂,连他爱人也买断工龄,离开了单位。

    孙工先去南方工作了,留父母、媳妇和孩子在老家,每月的工资都按时打到媳妇存折上。

    卖早点是朱大姐给她和婆婆找的营生,这婆媳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其他摊子五点就出摊了,这娘俩能磨蹭到七点才来。

    跟他们这些靠摆摊讨生活的人不一样。

    朱大姐跟婆婆一起推着三轮车过来时,就听见隔壁摊子的王桂妮又在跟人谈论她家的20万年薪,不由笑着问:“又在说我家老孙什么呢?”

    王桂妮收了桌上的两个空碗,一边抹桌子一边打趣:“说你家孙工,看不上5万年薪,只有20万年薪才肯出山。”

    “我家老孙还真不是为了20万年薪才离开厂子的。现在的20万能跟82年的5万比吗?”朱大姐呵道,“我家老孙要是重利的人,早十几年前就去赚那5万年薪了!”

    大家仔细想想,觉得朱大姐这话不无道理。

    82年那会儿全省也没几个万元户,5万就更少见了!

    那时两三千块就能在省城买楼房,现在的两三万都不够用。

    “那孙工怎么突然就从厂里辞职去赚20万了?”王桂妮问,“因为厂子效益不好么?”

    狄思科和张茂年听得出神,也望向朱大姐,等着听她的答案。

    “厂子效益早五年前就不好了,我家老孙一直留在厂里想办法,从来没想过抛下大家自己去过好日子。”朱大姐想了想说,“算了,反正现在已经闹成这样了,我跟你们说说也没什么。”

    她也听说粮机厂职工围堵南方客商的消息了。

    厂子变成如今这幅样子,她心里也很不好受。

    “粮机厂这几年的技术确实有些落后,老孙他们这些搞技术的考察过市场以后,找到了一个新项目,只要这个项目研发成功了,有很大机会让粮机厂扭亏为盈。当年的老厂长非常支持这个项目,给老孙他们拨了一笔钱搞研发。”

    “大家都知道,技术这玩意儿说不准,遇到一个技术瓶颈可能几个月甚至几年都闯不过去。当时老孙他们就遇到一个瓶颈,研发进度比预计的晚了半年。厂里那年改制,老厂长退休了,换了许厂长上来,可是许厂长觉得他们这个项目拖得太久,虽然研发了出来,但其他厂已经抢占了市场。厂里再跟风投产恐怕要亏损,所以就叫停了这个项目。”

    众人默默颔首,市场的变化确实很快,今年流行这个,明年流行那个。

    这事谁也说不准。

    “我家老孙当时特别懊恼,觉得是他没带好队伍,要是能早点把新产品鼓捣出来,现在可能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王桂妮宽慰道:“这有啥办法呢,就跟孩子做算术题似的,不会就是不会,愣憋也憋不出答案啊。”

    “我也是这么跟老孙说的,这都是命!”朱大姐的语气陡然一转,气愤道,“谁知道事情根本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那姓许的口口声声说产品已经过时了,不让粮机厂投产。但是厂里的业务员却偷偷跟老孙说,在隔壁市里有个刚成立的私营粮机厂,在生产我们这种产品!那私营厂的老板,就是姓许的大舅哥!”

    “啊——”

    所有人都没料到会有这个结果。

    这不是损公肥私么!

    “老孙为这个新产品耗费的两年心血,就这样被人窃取了。我家老孙算是被厂里伤透了心,正好那时候又有人上门来邀请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