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小人物: 完结+番外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成年代文里的小人物》 完结+番外(第7/13页)

好,毕竟省会城市都是发展比较快的,现在不想办法买房子,很可能以后想买都买不起了,书里可是写了,郑妮妮去海市买了一套房子,花了一千多万呢。

    一千多万,那得多少钱啊。

    不过,方智俊也确实是个金娃娃,手段了得。

    夫妻俩定下了买房大计,然后便回学校报名去了,已经经历过两次开学的他们,现在再面临开学也格外的游刃有余起来,只是,在路过光荣榜的时候,却看见下面围了不少人。

    鹿仁佳本就是个热爱凑热闹的性格,连忙凑过去。

    结果就看见上面贴着一张报纸。

    而且是一张军报,这种报纸平常是很少会出现在学生手中的,可偏偏,这张报纸就贴在了公告栏上,而报纸的头版头条,写的就是本国与越国在滇省国境线边上,年初的那一次摩擦。

    学生们看的义愤填膺,咬牙切齿的,只恨不得立刻弃笔从戎,走上战场,保家卫国。

    夫妻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见凝重。

    报纸都能贴到大学校园里了,估摸着滇省那边的情况不乐观,早年帮邻国驱除侵略者时,就有不少大学生兵上了战场前线,他们扛着经纬仪和绘图板,满脸稚气的冲向战场,在炮火中画出地形舆图,让在陌生战场上毫无优势的我国战士们得到了宝贵的地形信息。

    若这次还要动手,估计会有更多热血大学生冲向战场。

    想到这里,夫妻俩的情绪都有点低落。

    他们担心沐胡杨夫妻俩。

    一旦真的爆发冲突,沐胡杨肯定是要上前线的,还有王敏,就算不去前线,估计也会留守大后方,负责治疗伤员,最重要的是,王敏真的会愿意留在大后方么?

    不会的。

    鹿仁佳甚至都能猜测出他们会用怎样的话术请战。

    事实也确实如此。

    王敏和沐胡杨提交参战申请,理由是他们已经有了孩子,孩子也送去安全的地方,沐胡杨也并非独生子,他不用担心父母的养老问题,至于王敏,她是宝贵的医疗兵,她上战场,才是对战士们的负责。

    其实上前线哪有不害怕的。

    申请通过后,夫妻俩回到他们的院子,将家里的东西打包了一下,全都寄回了家,最后,在一床崭新的大棉被里,放上了两封遗书。

    在东西寄走的时候,王敏还另外写了一封信寄往宁省大学。

    鹿仁佳是在半个月后接到这封信的。

    在拿到信的一瞬间,她就有了不好的预感。

    慌里慌张的拆了信,就看见信里王敏娟秀的字体。

    信上写道‘……若是我们当真出了意外,希望你们夫妻能够收养小勺,希望你们不要告诉小勺真相,希望你们告诉小勺,他是你们亲生的……拥有一对能陪伴他学习,陪伴他成长的父母,是小勺最大的幸运。’

    信纸上有泪滴,可见王敏写这封信的时候,情绪也很不稳定。

    “戈壁,你看。”

    鹿仁佳正慌着呢,就看见沐戈壁跟方智俊一起进了门。

    开学后的方智俊变化更大了,身上的衣裳换成了紫红色的缎面衬衫,日常穿着西装裤小皮鞋,头发也长了,梳成了三七粉,颇有一点斯文败类的架势,据说数学系好几个女同学在追他。

    只可惜神女有心,襄王无意。

    方智俊满心满眼都是钱,女人,于他来说就是过眼云烟。

    沐戈壁难得见鹿仁佳恐慌,连忙伸手接过信,上下飞速看了一遍,脸色也难看了起来。

    方智俊本来不该偷看私人信件的。

    但沐戈壁却没藏着掖着,而是大大方方的将信摊开,方智俊看后,整个人都陷入了无边的愤怒中,他攥着拳头,咬牙切齿:“要打起来了。”

    是啊,要打起来了。

    几天后,广播里传来播音员慷慨激昂的声音,而此时此刻的沐胡杨夫妻俩已经跨过了边境线,开始了收割。

    这一战打的很快。

    前后一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

    当然,不是彻底结束,只是宣布停止了。

    大部队撤回,只剩下滇省军区负责接下来的小形对峙。

    但就算如此,夫妻俩还揪心着呢。

    只要沐胡杨和王敏一天不打电报回来,他们都没办法放下心来。

    又过了大半个月,滇省来了消息。

    好消息是,夫妻俩都活着。

    坏消息则是,沐胡杨受伤了。

    好在不严重,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田雪和周厂长就踏上了前往滇省的火车,而姚姥姥则是包袱款款带着小勺到省城来投奔鹿仁佳他们。

    老军属王大爷思想觉悟很高,在得知事情真相后,第一时间联系了自己的一个老朋友,当天下午就拎着小包出去探亲去了,将院子留给他们一家几口。

    姚姥姥更老了。

    自从收到信开始,到战役打响,再到撤退后的半个月收到消息,这两个月的时间,几乎将姚姥姥的心血都要熬干了,她是真的怕啊,怕大孙子在战场上出事。

    她还不敢在田雪跟前流露出担忧来,因为田雪比她更害怕。

    所以一下车,看见小孙子小孙媳,姚姥姥再也熬不住了,将孩子王沐戈壁怀里一丢,自己抱着鹿仁佳嚎啕大哭起来,至于为什么抱着鹿仁佳,大约是因为她比沐戈壁更有安全感吧。

    哭过了,发泄过了,姚姥姥的情绪才稳定了些。

    当然,这也是因为:“好在人活着回来了,哪怕因伤退役,回来务农,也比把命丢在外面强。”

    姚姥姥的要求不高,只想要人活着回来。

    只是有些人回来了,有些人却一辈子没能回来。

    姚姥姥的想法,又何尝不是其它军属的想法?

    “我听大嫂的意思,伤应该不重。”电报虽然写的不详细,但该说的都说了。

    “说是腰上被子弹穿了孔,拖得时间长了,感染了。”

    姚姥姥知道的更清楚一些,她知道大孙子四肢没事,内脏也没受伤,就是腰上破了个洞,不然的话,她说什么都要去滇省的,而不是听他们的意见到省城来。

    “其实本来我也不想来打扰你们的,可你妈和你周叔非不放心我,要我一定要过来。”

    姚姥姥叹气:“我哪有那么脆弱哦。”

    鹿仁佳挺理解田雪的,语气让姚姥姥一个人留在河东县,叫她放心不下,不如麻烦一下他们,至少他们去滇省也就无后顾之忧了。

    夫妻俩一人扶着姚姥姥,一人抱着小勺回了家,放下行礼鹿仁佳就开始收拾房间。

    搭床很简单,两张大凳子搭个床板,铺上被褥就能睡,而且天已经不冷了,也不怕着凉,只是没床头没栏杆的,而且还是一张单人床板,姚姥姥肯定不能带着小勺睡了。

    于是夫妻俩便决定自己带着小勺一起睡。

    小勺回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