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小人物: 60-7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成年代文里的小人物》 60-70(第4/17页)

亏沐烽是烈士,为了保护国家财产而牺牲,否则的话,一个外地人想葬到本地墓园也挺难的。

    鹿仁佳迟疑:“这样能行么?”

    别到时候为了扫墓的先后顺序,闹的不开心了。

    “能行。”

    沐戈壁点了点头。

    既然有沐戈壁这句准话,这件事鹿仁佳也就不操心了,第二天一早就开始主张烘干房的内室。

    其实烘干房的外罩房没什么技术含量,最主要的是中间烘干用的小屋子,一个个都是圆柱体的,鹿仁佳将早就准备好的铁架子搬进去组装好,又拿着绣花用的白色细线开始小心翼翼的绷成网子。

    鹿仁佳试验过好几种材质,只有这一种最容易整体干燥,其它的,多多少少下方的接触面会偏软,也就是说,不那么干燥,最终容易发霉,使得整个云丝彻底无用。

    所以鹿仁佳在经过多次实验后,最终还是决定用最老的办法,那就是自己亲手用细线绷。

    当然,线也不是完全安全的,因为本身很脆弱,用过机会后,就得更换,所以后期鹿仁佳还得寻找替代品,直到完全达到标准才行。

    但就目前来说,这样的烘干房已经完全够用了。

    鹿仁佳的速度很快,不过五六天的功夫,就讲烘干房给弄好了,然后就马不停蹄的开炉,做出了第一炉的云丝,因为第一回 用烘干房,也没敢用豆腐坊的黄豆,而是用的自家仅剩的豆子,磨好了做成了云丝,送进烘干房做成云丝成品,本以为会失败个一两回,谁曾想,效果那么好,第一炉就成功了。

    “我就说会成功的,我都造过多少回了。”

    说起这个,沐戈壁就觉得自己挺郁闷。

    他对烘干房相当的有信心,让鹿仁佳直接用,结果鹿仁佳非不信任他,要用家里的豆子做,以至于现在家里一共收了七十多斤的干云丝。

    这得吃到猴年马月去啊。

    “要不咱们再给大哥寄点儿?”鹿仁佳看着那堆云丝也犯了难。

    寻思着:“想必大哥带走的那些应该已经吃完了吧。”

    沐戈壁沉吟一秒就投了赞成票。

    “我看行。”

    作者有话说:

    路人甲:云丝太多了。

    隔壁:给大哥送去!

    沐胡杨:我谢谢你!

    ——————————————————————————

    再坚持两天,胜利就在前方,一旦干净了,我就去检查!!!!

    第63章 扩张

    烘干房建造好了, 鹿仁佳第一时间向所有工人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顺带着,由于去年下半年豆腐坊增添了不少品种,下面各镇还多了好几个加工点, 让镇上的老百姓们都吃上了豆腐,光这一点, 就叫时社长在县长跟前受了不少夸奖。

    品种多了, 老百姓们选择的余地也多了, 再加上这些年积攒的豆制品票, 开过年后,豆腐坊的生意一直挺红火的。

    往年早上一般到十点钟,豆腐坊就下班了, 现在上班时间已经延长到了十点半, 下午两点后还要回到豆腐坊里来做云丝,一直到五点才能回家烧饭。

    工作时间长了, 工作量却没增加,因为少了磨豆浆的工序, 工人们甚至还觉得没那么累了。

    可时间长了就是时间长了,鹿仁佳年后不久就往供销社里打了申请,要求给工人们加工资,正好昨天田雪回来, 把她的申请报告给带回来了,时社长已经同意了。

    “……也就是说, 从这个月开始, 咱们的工资每个人涨了三块钱?”胡婶子惊讶极了,嗓子又细又尖地喊道。

    “是啊, 大家伙儿都涨工资啦。”鹿仁佳也是笑眯眯地点头应了。

    “哎哟喂, 我说早上院里怎么有喜鹊登门呢, 原来真有大好事啊。”这会儿其他人也反应过来了,一个个兴奋无比。

    “这么说,我的工资也有二十一块了?这可都跟其他厂的工人差不多啦。”

    河东县的工人工资普遍在二十五元左右,其实和二十一元还是有些差距的,但在这些工人心里,只要上了二十块钱,那就是差不多了。

    “咱们豆腐坊可真是越来越好了。”

    “是啊,都多少年没涨过工资了,还是年轻人好啊,脑子活。”

    “可别瞎说,小田可以了,当年咱们豆腐坊这个班子,还是小田一个人去跑的,不然的话,咱们哪能当工人的同时还能照顾家里啊。”

    “对对对,瞧我这张破嘴,就是不会说话。”

    哪有在人家儿媳妇跟前说人家婆婆的?

    “行了,晓得你太高兴说错话了,不过呢,一个月多三块钱呢,可是能买不少东西呢。”

    要知道这年头一斤肉也不过一毛八分钱,这三块钱能吃多少肉啊,虽然没有肉票,但不妨碍她们想象。

    喜悦的情绪在小小的厂房里蔓延。

    有了加工资这件事,工人们干活儿顿时更卖力了,胡婶子也是,自从大儿子和二儿子两家搬出去后,她也不用他们交伙食费了,各自的工资各自拿着,说白了,也就是分了家,现在老两口还干得动,所以也不要他们孝敬,只逢年过节的时候,拎点儿东西上门看望他们就行。

    过年的时候,家里气氛不大好。

    胡婶子也知道症结在哪里,于是开诚布公的谈了一番,正儿八经的给三个儿子分了家。

    小胡也保证了,一旦单位分了房子,就带着许菲搬出去住,家里的房子就胡婶子夫妻俩住,等他们以后年纪大了,三家一替一年的轮流回来陪住,等老两口都没了,这房子再按照当时的市价估算,一分为三,兄弟三个谁想要,就把其它两个人的那份钱给付了。

    至于胡婶子老两口的私房钱,现在老两口能跑能动的,谁都别动心思,一切等他们没了以后再说,与房子一样,一分为三,谁都不占便宜。

    话说清楚了,这个年虽然过的尴尬,但是兄弟三个的隔阂没了。

    不过胡婶子还说了,上头两个哥哥的孩子她都带了好几年的,以后小胡夫妻俩生了孩子,她也带几年,绝不多带,但也不少带,省的被人说偏心。

    两个嫂子虽然有点意见,但想到前几年大家庭生活,公婆也补贴了,也就没话说了。

    如今分了家,胡婶子赚的每一笔都是老两口自己的养老钱,所以她赚钱的劲头就更足了。

    “老胡啊,你这么卖力做什么,反正三个儿子都分出去了,自己赚一个花一个,不比谁都潇洒?”见胡婶子干活卖力,旁边的女工忍不住的揶揄道。

    “我多赚点儿,以后养老钱不要跟儿子伸手,说不定死了还能给他们留一笔,他们也晓得我们老两口手上有钱,说不定为了我这点子老存货,对我俩更好,我当然要努力干了。”胡婶子嘴皮子也厉害,回头就接着同事的话说了下去。

    偏偏她说的一脸认真,反倒把人给唬住了。

    甚至越想越觉得她这个方法,好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