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竹碎玉: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折竹碎玉》 120-130(第9/13页)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萧巍当初是被萧窈与崔循联手摆了一道,无功而返。

    萧屿却?道:“祸兮福兮,若无世子在先办砸了差事,原也轮不到我。只是可惜……”

    王公不解:“为何可惜?”

    “可惜我未能与崔氏那位长公子交手。我在江夏时?,他在建邺;而今我来?此处,他倒去了湘州。”萧屿脸上的惋惜不似作伪,“如今也只好盼他能埋骨湘州。”

    毕竟若崔循归来?,也就意味着江夏王兵败,纵建邺这边能如愿成事,依旧棘手。

    玉骨折扇轻轻敲击着?掌心,萧屿饶有兴致道:“我听?闻,崔循对公主一往情深。那若建邺出事,他还能否从容迎战?”

    王公并没心思玩笑,只道:“一试便知?。”

    “是?了。”萧

    屿磨了磨牙,重复道,“一试便知?。”-

    战事一起,湘州建邺两地通信多有不便,便是?官道驿站也不似太平时?安全。

    赵琛自尽的消息传来?时?,晏游还能坐得住,但宿卫军中哗变之事传来?时?,便再难平静。

    “有沈墉在,不会任由军中闹出这样大的事故,必是?有人蓄意生事。窈窈本就受赵琛之事牵连,如今雪上加霜……”

    “我知?你关心则乱,但未必当真如此。”管越溪还算冷静,劝道,“不如去问?问?崔少?师,想来?他了解得会更多些。”

    可实际上,崔循所掌握的消息并不比晏游多多少?。

    虽说仍有萧窈的来?信随公文附来?,但如今谁也不敢担保信件能万无一失,萧窈更不会将自己的打算落于纸上,特地讲与他听?。只是?在闲言碎语中大略提及此事,又特地叮嘱“不必挂怀”、“信我”。

    晏游打量着?他八风不动的神色,皱眉道:“你就当真不担忧她?”

    崔循道:“我信她。”

    “可若万一……”

    “她是?我教出来?的人。”崔循生硬地打断他,缓缓折起书信,“以她一贯行事,绝不会坐以待毙,更不会因为?口诛笔伐便生出退缩之意,如此为?之,自有其道理。”

    他在收到书信时?,就已经隐约猜出萧窈的打算。

    至于那万分之一的可能,不能想,亦不敢想。

    “你我谁也不能撂下湘州不管,担忧这种?情绪既无用,便不该有。”崔循的声?音近乎冷硬,似是?说给他听?,又似是?说给自己,“倒不如将心思放在战事上。早一日结束,便早一日能解朝堂之困,令有些人歇了不轨之心。”

    如今朝中生出这么些风波,说到底,还是?因为?湘州形势僵持不下。

    拖得越久,心思活络的人也会越多,想着?自家?兴许也能就此分一杯羹。唯有一场干净利落的大捷,才能令他们消停。

    晏游的确是?关心则乱,但并非莽夫,心中明白当下如何抉择才好。他定了定神,沉声?道:“是?。”

    江夏王这边自然?也得了消息。

    他知?建邺局势一片大好,喜出望外之余,不由生出与王公一样的感慨:“若早些遣阿屿去,便好了。”

    心腹或附和或恭贺,唯有最末席的陈恕一言不发,垂眼看着?面?前的酒盏,显得格格不入。

    江夏王的目光落在他身上,随后?有人问?道:“先生为?何闷闷不乐?”

    陈恕回过神,斟酌道:“只是?在想,诸事未免太过顺遂。”

    他这话说得足够委婉,但还是?在兴头上泼了盆冷水。

    “先生未免多虑!若真太过顺遂,须臾便该攻下湘州才是?。”有人当即反驳道,“何况有此兆,不正昭示王爷承天命眷顾,合该成事。”

    江夏王脸色由阴转晴,微微一笑。

    陈恕便说不出话了,扯着?唇角,言不由衷附和道:“正是?。”

    江夏王执着?玉盏起身,在舆图前驻足看了半晌,指向一处,吩咐道:“传令湘州境内信众,集结于此。”

    彼此交锋试探过,也到真刀真枪过招之时?,他对此跃跃欲试,只觉血都热了三?分。

    而天师道信众,依旧被当做随意操纵的马前卒,又或是?垫脚石。

    陈恕应得干脆利落,心中却?不得不反复思量,此番又该以什么理由调动人手?

    萧诲仿佛永远理解不了,纵是?草芥,也有自己的意识,会畏惧死亡趋利避害。打着?“少?主”这个名头哄得了一时?,可周遭死的人太多,效力便会逐渐衰减。

    陈恕为?如何榨干他们最后?的价值思量许久,令心腹前去传话时?,也收到了来?自冯直的请求。

    魏三?死于晏游之手后?,整合湘州信众的便是?冯直。

    心腹道:“长生使想要?见您一面?。”

    第127章

    萧窈近来的日子不大好过, 是人尽皆知之事。

    自赵琛大殿之上字字泣血控诉公主,死谏后,口诛笔伐者不在少数。众口铄金, 纵使萧霁心中不以为?意, 明面上也无法过于偏袒萧窈。

    而宿卫军中哗变之事, 更是雪上加霜。

    此事一出,就连始终站在萧窈那边的谢昭都沉默下来, 不再为?她同人辩驳。

    质疑声甚嚣尘上, 最?后图穷匕见, 直指萧窈手中的宿卫军虎符。

    后宅中的女眷对原委虽算不上十分了解, 但都能觉出个中微妙, 又或是得?了自家长辈授意, 再在宴上遇着萧窈, 如从前那般热切寒暄的人便少了些。

    更别说还?有本就不睦, 幸灾乐祸的。

    今岁秦淮宴由顾氏操持。夜河流灯,恍若天?际繁星, 荷风吹散暑热,夹杂着女郎们的笑语。

    “从前总那般神气,说到底,不过是仰仗崔少师罢了。”

    “她一个女郎,诗书礼仪一窍不通, 倒上赶着插手什么政务, 如今可算是自食苦果。”

    “人人喊打,声名狼藉……”

    隔着假山, 声音有些模糊, 却也足够听个七七八八。

    谢盈初听得?眉头紧皱,忧心忡忡看?向一旁的萧窈, 只见她慢条斯理地剥着莲子,眼皮都没抬一下,显然是压根没将这?些话放在心上。

    她今日着水青色衣裙,简约的发髻斜插两根碧玉簪,清清爽爽,如凉风拂面。

    谢盈初眉眼不自觉舒展些,轻声叹道:“难为?你还?能这?样看?得?开?。”

    就她近来耳闻,稍一想,都替萧窈感到为?难。

    “横竖已经这?样,日子总还?是要?过下去的。”萧窈咬了粒莲子,黑白分明的眼瞳在花灯的映衬下亮晶晶的,犹带笑意。

    谢盈初打量着她,心中一动:“是有什么喜事?”

    萧窈点点头:“医师们研制出了能治疫病的方子,已遣人抄送各处。”

    谢盈初有些意外,怔了下:“也算是桩好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