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王崽崽不摆烂: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和亲王崽崽不摆烂》 50-60(第20/27页)



    两千万两银子!

    海贸这么赚钱的么?九阿哥不愧是“钱袋子”!真英武盖世才气无双也!

    快要有一年的国库收入了!太好了,这个月的俸禄能按时发放了!

    造船出海的钱是康熙帝一人出的,这银子算起来和国库没关系的事实,被他们选择性遗忘了。再说了,八阿哥九阿哥是以出使的名义远航的,挣的银子怎么就不能归国库了?

    还不等他们表达对九阿哥的称赞,请皇上继续支持海贸,让八阿哥九阿哥再赚几个两千万两回来,高台上的皇帝开口了。

    “顺郡王昌郡王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倭国挑衅,虽说他们自己也打回去了,但朕身为皇帝,身为哥哥,不能看着臣子和弟弟受委屈。”

    满朝文武齐齐点头,对,财神爷不能受委屈,所以皇上您是要加封亲王爵来弥补他们,好让他们感恩戴德,继续搂钱回来?

    和倭国打一仗来出气,这个选择直接被略过了。费银子,吃力没好处,傻子才这么干。

    然后,他们就听到皇帝斩钉截铁道,“藐视我大清者,虽远必诛!朕已经和众兄弟商量好了,即刻起,调福建水师和八旗绿营二十万兵马攻打倭国。”

    对上朝臣惊愕的目光,皇帝微微一笑,“银子的事诸位爱卿不必操心,拿下倭国,两千万两银子够了。”

    朝臣僵硬的扭动脖子,这才发现,排行靠前的皇子们,大阿哥除外,眼睛下都是一片乌青,全都挂着两个大大的皇帝同款黑眼圈。

    但他们脸上不见半分萎靡,此刻正战意浓浓的盯着满朝文武,大有谁不同意,就要群起而攻之的意思。

    感情你们兄弟是昨晚一夜没睡,就商量拿这两千万两银子打倭国了?

    天老爷呐!康熙帝呀!皇子们的关系尽然好到这种程度了么!

    难不成他们都理会错了?顺和昌不是敲打,是“顺兄弟者昌,逆兄弟者亡”的意思?

    打仗是武官立功晋爵的机会,他们自然不会反对。

    文官那头,户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皇帝一日都离不开的人——张廷玉,已经出列附议了。

    张廷玉早就发现了,皇子们一致同意的事情,基本上是不会有大变动的。既然劝说不了,那就加入,至少可以在过程上减少皇子们莽撞行事的损失。

    他从头到尾都不认为,这两千万两银子属于国库。

    造船训练人手准备一应财物,国库没有出一个铜板。跟着出海的两万将士的军饷,也跟国库没关系。相当于,朝廷借了人给皇家当护卫,皇家包吃住给工钱,出了意外也是皇家付抚恤金。跟镖局出人护送走镖,商队赚了多少钱,都跟镖局没关系是一个道理。

    张廷玉觉着这样公私分明挺好。

    内务府供养皇族,国库不占一分便宜。同样的,皇帝想要造园子,修陵墓,也别想找国库要银子。

    既然这银子跟国库没关系,怎么花,他就置喙不了。

    况且,皇上也说了,银子的事不用他们操心。倭国隔着海,路途遥远,一来一回就算战事顺利,怎么着也得五六个月吧?也就是说,这五六个月里,福建水师和二十万的八旗绿营军士的军饷都不用国库出了。

    国库省了一大笔银子!他没理由不同意。

    张廷玉是汉人文官之首,且他在朝上轻易不开口,说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文官们觉着,这事儿怕是另有深意,他们不懂但跟着张尚书行事总不会错,也陆续出列附议。

    没人反对,老三允祉还颇有些可惜。早知道今儿就不上朝了,年纪大了禁不住熬夜。

    大人的事,孩子们不操心。

    弘历、弘昼几个现在的关注点,都在天津港的船上。

    “八皇叔、九皇叔应该会给咱们带了礼物吧?”弘历凑到弘昼旁边,小声的畅想,“最好是我没见过的。之前你说那个显微镜倍数不够,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更好的了。”

    金银珠玉他不缺,康熙帝收藏的各种西洋玩意儿都给了他和弘昼,弘历摆弄得多了,也对各种仪器感兴趣起来。

    弘昼知道他只是随口问问,也随意回了个嗯字。

    答非所问,但他们兄弟俩相处时常会这样。弘历本也不是真要个答案,更不会计较弟弟的心不在焉。弟弟在身边,他就觉得很舒适。

    弘昼心里有些懊恼,他看杂文野史,感兴趣的是历史人物的经历和八卦,科技的进程还真没怎么在意。

    不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从棉纺织业开始,标志是蒸汽机投入使用,这种常考题他还是知道的。

    蒸汽机之后,采煤冶铁的技术革新飞速发展。铁皮船出现,对木制海船是降维压制。

    老八、老九这次在科技方面的收获应该不大。

    “九皇叔不是说带回来许多书籍?”弘昼眼珠一转,“那些书籍多半会送到三皇伯那里,咱们求他多复刻一份,当做藏书。”

    这是弘历感兴趣的领域,他立刻就应了,“译本也来一套,咱们对照着看,学西洋人的语言快。”

    弘昼:……

    又要遭到语言天赋者的打击了。

    据说乾小四精通汉语、满语、蒙语、藏语、维吾尔语。

    汉语和满语是从小就会的,和硕纯禧长公主回来后,弘历突然对蒙语有了兴趣。不过满语和蒙语都属于同一个语系,学起来有相通之处。弘昼被拉着一起学的时候,因为两人的进度差距拉得太大,狠狠卷了一年才追上。

    藏语现在弘历还没有涉猎,据说他极其信仰藏传佛教,命人翻译《大藏经》时,每得一卷,都要经他裁定。他的陵墓——裕陵地宫里,用了近三万个藏文和六百多梵文镌刻咒语。

    至于他学维吾尔语的原因,网友们确定以及肯定,是为了和那位来自维吾尔的宠妃——和卓·伊帕尔罕,传说中的香妃,进行心灵之间的交流。

    弘昼想到这里,心里翻个白眼,你爱的人还真多!

    行吧,好歹英语他有基础,能学得快点。

    老九的礼物来得很快,拇指大小的珍珠、色彩绚烂的珊瑚树、晶莹剔透的水晶,秉承了老九的一贯风格。

    弘历、弘昼美滋滋的收了。

    兄弟俩还借着送八皇叔、九皇叔出征的缘由,到天津港乘坐了一会海船。

    高大的木船经过风雨的侵蚀,看起来锈迹斑斑,灰黑色的木块处处都能寻到沧桑的痕迹。但它静静地立在海上,威风凛凛坚韧强悍,等待着下一次的乘风破浪,再获荣耀辉煌。

    四爷和老十三再一次站在码头的最前方,目送兄弟们离去。

    这一次,他们心里少了对这支舰队未来不确定的彷徨,毫不怀疑经历了海浪狂风洗礼的老八、老九会在不久的将来凯旋归来。

    四爷的视线投在船只慢慢成为小点,直至消失不见的方向。老十三紧紧握着他的手,兄弟俩心里浮现的是同一句话:磨了这那么多年的剑,也该试试锋利程度了。

    老十三很快就同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