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 80-10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 80-100(第11/31页)

问题:

    “无法解释原子低能核反应中的核嬗变和滞后效应,其反应径迹与物理规律与之前所做的实验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引入挠场理论加以解释, 那么异常放能与核反应就是矛盾的……”

    易言和林逾静面面相觑,他们两组输出的成果是用来辅助季知行实验的, 「低能核反应」与「挠场的存在」正是他们这一阶段的成果。

    如今出现了实验与理论的矛盾, 要么就是实验有误, 要么就是理论有误,哪个都不是好事,后者更严重一些。实验有误还可以重来,经典理论有误将直接导致逻辑链后发生更大的错误。地基一旦歪了,上面的建筑就摇摇欲坠了。

    “要不……”易言犹豫着开口,“我们组将第一阶段的实验再重复一遍?”

    林逾静沉思片刻,说道:“我们组可以再研究一下粒子自旋和宏观物体的旋转角动量,看能不能观测到新的挠场特性。”

    季知行抬眼一扫,所有人都有些消沉。实验有误是正常的,可怕的是实验的依据、作为根本的原理出现了未知的错误,那意味着他们的实验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意义。

    “这样吧,今天剩余的时间就放假,大家先放空脑子休息休息,明天就是周末了,下周再继续也不迟。”季知行说道。

    带着对理论的怀疑重新开展实验,容易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如放个假舒缓一下疲惫的精神。

    季知行无疑是个好老板,这点体现在能力、物质与对下属的体恤等方方面面。所以,虽然放假,但大家并没有迫不及待地拎包走人,而是先回到实验室,把数据整理清楚,把材料归置好。

    易言翻了翻上午刚刚出炉的数据,这些低能核反应的激发函数、角分布和出射粒子的能谱也不知道还有没有用。想了想,还是决定先拿去交给季知行。

    敲开所长办公室的门,易言就看到季知行正噼里啪啦地敲键盘,速度之快显然跟他们受阻的实验无关。

    “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易言问道。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季知行体恤他们这些研究员,他自然也想为季知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哦,不用,谢谢你。”季知行抬头笑了一下,“只是写一份论文。”

    易言忍不住劝道:“这样会不会太累了?”不是要休息吗?写论文多费脑子啊。

    “不会,写论文有助于整理脑中零散的思维碎片,使之形成更有效更简洁的知识体系与逻辑结构,对我来说就是休息。”季知行见易言一脸的难以苟同,便举了个例子,“就像电脑整理磁盘碎片一样。”

    坐在一旁的邓廹哀怨地看了季知行一眼,对他来说,写论文只会将他的脑浆搅得七零八落,使之形成更混乱的表达逻辑直接死机。

    易言不像邓廹那么害怕写论文,但也绝对无法认同写论文是一件能划到「休息」范畴的事——这样的人搞学术,绝对是真爱……

    “是哪个领域的?需要我帮忙整理参考文献吗?”易言往季知行桌上一扫,怎么连一份参考资料都没有。

    “用不上参考文献。”季知行回答得理所当然。

    “啊?”易言不解,谁写论文还能不要参考文献啊,除非是自己开创的领域。

    “是关于光子芯片的。”

    “哦。”还真是自己开创的领域。

    “那我不打扰了。”易言说着就离开了,在带上门前又问了一句,“打算发哪个刊物呢?”他得买回来拜读一下。

    “《Annual Reviews》。”

    “好的。”易言带上门后才反应过来,《Annual Reviews》?!

    《Annual Reviews》建刊于1932年,主打综述型论文,专注于系统化地考察某一学科的学术进展,向全球科学家的研究提供方向性指导,是全球最权威的多学科领域综述期刊。

    《Annual Reviews》始终坚持严格的编撰标准,不接受普通投稿,而是采取邀请制,邀请的都是各个领域兼具前沿性与权威性的顶级学者。

    反过来说,《Annual Reviews》的邀请就象征着国际学术界对学者的高度评价与集体认可。

    易言想起自己读博时的导师,当初接到《Annual Reviews》邀请时,特地闭关一个月来撰写综述。发表后,学校还特地发了一条喜报。

    可季知行多随意啊,抽个空就这么开始写了……

    易言一路叹息着回到实验室。

    他的组员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见易言一脸感慨,不禁问道:“怎么啦?”

    易言一说,也是个个摇头叹息。他们还在以《Nature》等SCI期刊为奋斗目标,季知行已经接到《Annual Reviews》的撰写邀请了。

    “我敢说这80多年来,在《Annual Reviews》发表文章的作者,咱们老板绝对是最年轻的一个!”单岩与有荣焉地说道。

    林逾静一笑:“以后肯定能接到第二次撰稿邀请。”

    此话一出,大家会心一笑,都明白林逾静的意思——他们老板以后肯定能因为开创真空能领域的新航道而再一次为《Annual Reviews》撰写综述!

    虽然如今实验受阻,但想到有季知行这样的老板,实验室原本有些低迷的氛围陡然一振,大家心态都放松了不少。

    季知行也没想到自己为《Annual Reviews》撰写综述论文还能有这样的效果,仍在电脑前噼里啪啦地输出。

    其实自NS方程后,他就不再往国外期刊投稿了,一心与国内学者们共同建设华夏本土的期刊体系。如今《华夏科学》的影响因子已持续增长至21.637,这就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引用这份期刊的文章,这份期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因为影响因子增高,越来越多的华夏学者也愿意将他们的心血投稿到《华夏科学》,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本来,季知行没打算再往外投稿的,但这回不同。《Annual Reviews》太特殊了,这种提纲挈领式的最高学术话语权不能拱手让人,所以他才答应撰稿。

    幸而所有数据、所有理论都在他脑子里,不至于占用他太多时间。

    花了两三个小时写完,季知行抻抻腰,打算出去活动活动筋骨,但是一下楼就看见所有人都还在。

    “咦,你们还没回家啊?”季知行问道。

    易言回道:“我们要走的时候收到天气预报,说临时有台风过境,路上交通管制,下午才能恢复通行。”

    “这样啊。”季知行点点头。

    单岩补充:“我们刚还在说呢,这回天气预报怎么那么不准。”

    自从NS方程破解后,华夏的天气预报就越来越准了,像台风这样早早就在海上形成的气象,一般提前三天就会发布准确的预测轨迹。这回倒是也提前发布了,前两天还是挺准的,但今天的路径发展与最初的预测结果简直是南辕北辙。

    季知行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