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 70-8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 70-80(第12/15页)

作为同行,各大学术期刊的编辑们至今对此仍然津津乐道,几乎每一次茶会、聚餐都会拿出来嘲笑一次。

    但是,泰罗扪心自问,如果当初季知行第一次投稿选择的是《Science》,也不是没有被拒稿的可能。毕竟,NS方程何其深奥晦涩,而季知行当初的履历在期刊编辑眼里简直如同文盲一般。

    但是,在NS方程的破解得到全世界数学家们的认可之后,在季知行荣获菲尔茨奖之后,已经没有人会因为他的年纪、资历或者国籍什么的而小瞧他了。

    所以,季知行往《Science》投递的这份论文得到了非同一般的重视。

    在厘清这份论文的主要方向后,泰罗特地邀请了威斯康星大学的艾瑞克教授来做外审专家——艾瑞克以及他的团队的研究方向正是单比特量子逻辑门的量子计算。

    可没想到,艾瑞克最终会给出模棱两可的判断。

    泰罗斟酌着说道:“所以,从你的专业角度来说,这份论文的不合理之处有可能是谬误,也有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突破性创举?”

    艾瑞克点点头:“没错。”

    一般来说,投稿论文中有编辑不能确定的地方要么直接Reject,要么要求作者Major revision(大修)。

    但是,NS方程的破解给了季知行镶上了厚厚的天才光环。天才这种生物没有道理可讲,谁也不敢否认季知行在量子芯片领域取得突破的可能性。

    没有人愿意做第二个有眼无珠贻笑万年的艾德蒙。

    所以,泰罗沉吟半晌,最终还是决定Accept。发刊之后,若是这份论文受到广泛的质疑,那么直接撤稿就行了。论文刊发后因为发现错误而撤稿,这在各大期刊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

    新一期的《Science》刊行之后,很快就有人发现了季知行的论文。

    去年,季知行一口气在国际顶刊发表七篇论文的壮举又一次被人们想起。对于季知行如今又一次在顶刊发表论文,网络上褒贬不一。

    “季知行研究的不是光子芯片吗?怎么写的论文却是关于量子芯片的?”

    “薅学术羊毛呗,他自己的光子芯片藏着掖着,引用人家樊院士的研究成果倒是一点都不客气。”

    “真是无脑黑,这种公开发表的论文本来就是公认可以引用的,而且都巴不得多多地被引用呢,毕竟引用次数是评判论文价值的重要因素。”

    “嘛,不管怎么说,季知行写论文的本事我是佩服的。”

    这则消息在热搜上待了不久热度就降下去了,几天后,当网上已经没有什么水花时,一条新消息又将这件事炸回热搜——季知行的这篇论文被撤稿了!

    这一回,网上尽是对季知行的嘲讽与批评。

    而季知行看着邮箱里的撤稿通知,满意地笑了。

    作者有话说:

    本章学术观点参考《Titan光子发布新的10Gbps XFP》《硅基光子调制器研究进展》

    第79章

    一般来说, 已经刊登的论文被撤稿,对于作者来说是一件十分不光彩的事。不仅会影响声誉,甚至还会对学术生涯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季知行如今在华夏乃至全世界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他的论文被撤稿迅速引起了热议。

    “果然隔行如隔山,明明搞的是光子芯片,非要在量子芯片领域舞文弄墨,出洋相了吧!”

    “季知行最近的事实在是令人无语。拒绝和樊院士合作, 可见其自私;并不专精的量子芯片领域也敢轻率地撰写论文, 可见其自大。唉,我以前对他很有好感的, 为什么他就不能爱惜羽毛呢!”

    “学神光环越来越弱了, 本来我都号召我们班学生们向他看齐的,现在都不知道怎么说他。”

    “有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会被撤稿啊?”

    “无非就是数据造假、抄袭剽窃咯。”

    “也未必,SCI论文被撤稿, 主要有「学术造假(fraud)」、「学术过失(error)」和「其他」三种情况。”

    “我刚刚去撤稿观察网站搜到了,等我截图贴出来。”

    撤稿观察网站(Retraction Watch)是由学者Adam Marcus和Ivan Oransky成立于2010年的国际网站,主要报道各大期刊的撤稿情况,对学术撤稿进行持续报道与分析。

    季知行那篇论文被撤稿的情况, 在撤稿观察网站上有较为详细的分析。

    那篇论文一发布就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 因为论文所述的关于量子芯片的功能与精度实在是过分地优越, 几乎与世界最顶尖的量子芯片技术不相上下。

    所以对于这篇论文, 各大量子芯片研究团队是扎扎实实地研读了的。

    在经过充分的实验与论证之后,很快就有人发现了问题。

    第一个发声的哈佛的亚伯教授。

    他表示季知行论文中的理论很有趣, 但可惜的是,构建这个理论的基础本身就存在问题。地基是歪的, 再怎么搭建都只能是沙上之塔、空中楼阁。最后遗憾地提醒季知行应谨慎选择引用文献。

    第二个发表意见的是谷戈的量子计算团队。

    这个团队去年就推出了拥有72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Bristlecone, 达到了单量子比特门错误率0.1%, 双量子比特门的错误率0.6%的优秀成绩,可以说在全世界都拥有绝对的量子霸权。

    可是季知行论文中表述的量子芯片两比特门操控精度竟然高达到99.67%,0.33%的错误率对这个团队来说是一记惊天暴击!在疯狂地重复论文实验后,才发现只是虚惊一场。

    白忙一场的团队负责人毫不客气地指出了季知行论文中引用的量子芯片技术的所有缺陷。

    接二连三地有权威的量子芯片科研团队指出了这篇论文的问题,《Science》主编泰罗这才放心地发布了撤稿的通知。

    截图自撤稿观察网站报道与分析的图片被吃瓜群众们疯狂地转发,迅速扩散到微愽各大社交APP。一开始还有很多人不假思索地冷嘲热讽,骂季知行丢人丢到国际上了。

    但是,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了。

    “所以,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季知行论文最大的问题是因为引用了某篇论文中的错误技术?”

    “虽然读不懂专业术语,但是几个量子芯片团队的观点看起来大同小异。那么,某篇论文是真的有问题?”

    “如果某篇论文真的有问题,那You Know Who那所谓的量子芯片……”

    “楼上的能不能明白点说,遮遮掩掩的有必要吗?不就是樊继安的量子芯片技术受到广泛质疑嘛。”

    “实在是前段时间的舆论氛围太疯狂了,叫人有点不敢说话。”

    “那「北辰一号」究竟是真是伪?!”

    很快,「‘北辰一号’真实性存疑」的词条就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