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苗和她们的朋友: 100-11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禾苗和她们的朋友》 100-110(第2/15页)

不过说:“那你怎么没考美院?”

    又想起来她曾经是高考状元,说:“不过你这个成绩也是浪费。”

    世人都觉得成绩不好的人,才会去学体育和美术,殊不知那其实是更看天赋的领域。

    苗苗已经习惯,说:“我有自己的老师。”

    她不用去美院,也已经在接受很正规的教导。

    更何况赵老师已经是首屈一指的国画大师。

    自己的老师。

    听上去好像就很厉害,不过于念也无意打听。

    倒是陈教授从前座回过头,说:“是老赵吧?”

    苗苗诧异道:“教授认识?”

    陈教授微微点头说:“都是上年纪的老骨头,见过几次面而已。”

    也隐约听说过几次他的关门弟子,是个不按常理走的小姑娘。

    苗苗了然点头道:“不过我画得还没有老师好。”

    这也是实话,绘画不仅看天赋,也看功底,她到底太年轻。

    陈教授心想,能在一件事上做得颇有名头,已经很了不起,说:“你还小。”

    到她这个岁数,再来谈成就不迟。

    在这点上,苗苗就不是很在意自己的年纪。

    她郑重点头说:“以后会好的。”

    这话更适合别人用来鼓励她,但是自己说出来也不觉得做作,更显得赤子之心。

    陈教授看人是准的,说:“那当然。”

    老师和学生之间说着闲话,时间好像转瞬即逝。

    只是睡一觉的功夫,飞机就盘旋在伦敦的上空预备降落。

    苗苗很早就醒,正好轮到她坐靠窗的位置,她镜头对着自己,借着那点亮光按下快门。

    出来的成品,明暗之间她的眼睛是最亮的,成为她很长一段时间最喜欢的照片。

    她看着地上的建筑缓缓靠近,日出好像就在自己的脸侧,一切都让人觉得很新奇,不由自主手托腮道:“这就是伦敦吗。”

    也不需要谁来回答,更像是告诉自己答案,心里已经开始期待接下来的日子。

    于念也凑在她旁边看,说:“好像不是想象中的高楼大厦。”

    她们毕竟谁也没来过,一切都是凭借想象,心里对这个未知的国度,添上许多道听途说。

    苗苗握紧拳头想,这趟出门,我一定要有所收获才行。

    好像这样就能压下那点慌张。

    第102章 态度   第二更

    飞机降落在伦敦之后, 还要再转一趟车。

    访问团这次的行程挺多的,主要是在牛津有一场国际性的专业会议,陈教授是主讲人之一, 她的吃住都由主办方负责, 其他人都是震旦选出来学习的, 费用由学校出资。

    苗苗虽然是自费, 不过钱已经交给学校, 直接跟着大部队走就行。

    机票要自己买, 酒店要自己付钱, 两样加起来就不是小数目, 更别提吃吃喝喝。

    她交钱那天,脸已经皱得跟苦瓜似的,恨不得马上能在路上捡到钱。

    但缓过劲,反正已经是花出去的钱, 还不如好好享受。

    她和于念一间房,房间可以看到一点点泰晤士河。

    她在心里计算, 按照人民币来算, 这点巴掌大的河景, 每晚都要好几百。

    她家可就在外滩边上, 人家那么大的江都不敢这么收。

    苗苗一边咂舌,一边欣赏。

    于念在她旁边, 说:“收拾好了吗?好了就下楼吧。”

    苗苗行李没多少,只有换洗的衣服。

    她在飞机上睡过一觉,只简单洗漱过, 又换身新衣服,就跟着于念往酒店大堂走。

    这次给他们做导游的是一位震旦的公费留学生,还在读研究生, 年纪不大。

    对本地的一切还算熟悉,主要是中英文流利。

    导游已经在大堂等了一会,看到她们俩下来说:“你们最快。”

    不是他记忆力好,这么一会就能认得人,实在是个别人太出众,他目光掠过苗苗的脸,有几分欣赏。

    苗苗已经习以为常,眼睛好奇打量着一切,看到前台处有电话,又过去打了两个。

    加起来通话时间不到三分钟的跨国电话,居然就要十几块。

    她嘴角抽抽,心在滴血,一双眼睛都显得可怜巴巴。

    过去对着于念说:“学姐,英国什么都好贵。”

    于念虽然是公费来,对她来说吃喝是不用愁,但除此以外的钱恐怕不用想。

    心想这么一会就打两次电话,看来这位学妹的家底比她想象的还要厚,安慰道:“可能就电话贵吧。”

    苗苗已经预料到接下来要花许多钱,毕竟这样才能让担心她的人安心。

    她匆匆结束这个话题,站在一旁接着等所有人到齐。

    在异国他乡来说,中国人恐怕才是少数。

    就像在沪市,大家也会对金发碧眼的人们好奇,他们这样黄皮肤黑头发的人,也是引起些关注。

    叫人不自觉束手束脚,昂首挺胸。

    苗苗始终挂着笑,保持礼仪。

    眼中虽然有对不同事物的差异,却没有表现在面上。

    和长她几岁的学长学姐们相比,多了一丝大将之风的淡然。

    陈教授看在眼里,跟同事说:“没白把这个名额给她。”

    即使是自费,本来也是和政策不符合的事情,是她努力争取过才有的,也是觉得方青苗平常看着家里条件就不错,这才有此一试。

    殊不知苗苗心里的话已经多得堆成山。

    不管看到什么都嘀嘀咕咕,觉得连红绿灯好像都跟沪市的不一样。

    因为她本身就是这样的性格,全然不知已经被人高看一眼,老老实实跟在队伍的最后面,时不时举起相机。

    这顿介于早餐和午餐之间的饭在大学里吃,和国内的食堂不一样。

    用餐环境好到惊人,居然是古堡。

    屋顶透露着几百年前的风光,室内的灯光并不算亮,长长的桌子上摆着几个烛台,零星散发着点微光。

    要不是条件所限,苗苗都想坐下来画一幅。

    可惜她不行,只能听着刀叉划过餐盘的声音叹息。

    心里惦记着以后有机会自己来,但那也不妨碍她先享受旅程。

    下午的行程是参观。

    这所建于几百年前的名校,每一处都透露出历史的痕迹。

    苗苗给自己拍了不少照片,用光一卷胶卷,这是她打算带回去给家里人看的。

    对大家来说这都是见世面开眼界,但前一晚的长途跋涉还是让人疲惫,尤其中间还有好几个小时的时差。

    因此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