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认未婚夫以后: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错认未婚夫以后》 40-50(第3/16页)


    这么好说话?

    虞茉将信将疑, 余光扫一眼棋局, 很好, 她看不懂。

    不过, 路上听嬷嬷提起, 慧德大师可通幽都, 是以超度亡魂、供奉长明灯,俱是去寻他老人家。

    至于慧能大师, 传言可观星象、未卜先知, 今日一见,的确名不虚传。

    她开门见山地道:“大师,我如何能回家。”

    “三千世界, 因果轮回。”慧能落子,悠悠然地说, “小施主不妨——既来之则安之。”

    闻言,虞茉难掩失落,抿了抿唇,又问起:“不知大师缘何在此等我?”

    慧能也不卖关子:“二十年前,老衲因故落难,承蒙令堂伸出援手。今日有此一聚,实为偿恩。”

    他停顿片刻,眼神陡然锐利,“你本是已死之人。”

    登时,虞茉瞳孔剧烈震颤。

    慧能口中的“你”意指原身,还是她自己?更或者,二者皆是?

    她忐忑抬眸,目露询问,慧能却很快恢复和蔼神情,示意小沙弥取来一册经文,若无其事道:“老衲的师兄久居京城,不知施主可方便将此经捎去。”

    “可是——”

    虞茉还欲追问“梦境”之事。

    “小施主远比老衲以为的豁达。”他摇了摇头,“无需旁人为你指点迷津,顺心而为,自能解惑。”

    慧能言尽于此,继续左手同右手的对弈。

    她只好接过薄薄经文,随先时的小沙弥安静退离——

    回至大殿,王妃与乐雁已请灯供奉。

    虞茉问了方知,需得写下亡者的生辰八字,她自是不清楚,也不强求,只将死当首饰得来的银钱捐了半数。

    无解亦是解。

    今日所得的答复虽不尽如人意,但总算不必悬着一颗心。想通之后,虞茉浑身舒畅,眉宇间的愁容也散去不少。

    她立在树荫下乘凉,不多时,乐雁提着裙裾跑了过来,艳羡道:“你果真是有佛缘,听闻慧能大师已经许久不曾出山了。”

    “可惜我记忆有缺。”虞茉刻意避开话题,惆怅地开口,“不能为我早逝的娘亲供灯。”

    乐雁忙温声宽慰她:“等去了京城,让浔哥带你去大佛寺便是。”

    “大佛寺,那不是皇家寺庙么。”

    将军之子竟也有此殊荣,可以随意进出?

    但转念一想,江家与太子殿下关系匪浅,应当的确不是难事。

    虞茉胡乱猜着,便也未留意乐雁的僵硬神情,只噙起淡淡微笑,朝踏出庙门的王妃施礼。

    “怎么说。”王妃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你们两个,是要随我去听经吃斋,还是先行回府?”

    乐雁代为作答:“小雨明日要离开苍州,女儿着实有些不舍,想同她上街转转。”

    王妃笑着点了点头,看向虞茉:“让雁儿领你去我名下的铺面挑几件新衣裳,年岁轻轻的小姑娘,正该多多打扮才是。”

    话语温柔,像极了关切子女的母亲。虞茉谢不释口,眼中氤氲起水雾。

    ……

    二人相携下了山,乘坐马车慢行,一面商议如何打发后半日时光。

    正说到要去书坊采买话本,但闻阵阵马蹄,旋即听得赵凌朗声道:“咦,这么快便结束了?”

    虞茉眼睛一亮,探出头去,果真见赵浔也在。他端坐于马背,脊背笔挺,点漆双眸迎上她的视线,漾开明显笑意。

    被忽略得彻底的赵凌:“……”

    还是车夫恭敬答说:“王妃尚留在寺中诵经,只郡主和莫姑娘先行回府。”

    “知道了。”赵凌瞥一眼虞茉,面色别扭地问,“去采莲蓬么?”

    闻言,虞茉放下车帘,用眼神询问乐雁。

    “今日天儿不热,正适合坐摇橹船去江上采莲蓬。”乐雁兴致勃勃道,“还能做银耳莲子粥呢。”

    赵浔也翻身下马,因不便径直入内,规矩地叩了叩,催促:“出来。”

    “啧。”乐雁挤挤眼,揶揄道:“还真是一刻也离不得你。”

    虞茉被逗得眉开眼笑,矜持地掩唇:“我就看看你在段郎跟前还能不能这般伶牙利齿。”

    已有小半日不曾见面,终于等到她出来,赵浔神情略松,张臂将人抱于马背,解释说:“抄近道过去,马车走不了。”

    “都打点妥当了么。”虞茉边问,边熟稔地倚入他怀中,又好奇道,“怎么突然想着采莲蓬?是谁的主意?”

    后方的赵凌邀功道:“自然是我。”

    片刻前,兄弟二人办完差事打道回府,途径江岸时,赵浔忽而问庆言,可有法子哄人开心。

    赵凌一听,便知是与虞茉有关。

    正巧夏莲盛开,碧油油的叶片托着淡粉花瓣,美不胜收,遂力荐道:“苍州城里的贵女们喜爱乘船赏莲,小雨姑娘应当也不会抵触。”

    虞茉果真一扫愁容:“那还等什么,出发罢。”

    赵浔唇角弯了弯,夹紧马腹,揽着她拐入枝叶掩映的小径。

    速度并不快,是以虞茉享受得微眯起眼,神态活像是王府里慵懒的狸奴。

    他静静端详片刻,主动打破沉默:“去过澄明寺,心情可好些了?”

    闻言,虞茉诧异挑眉:“你怎么知道……”

    赵浔箍着她的腰身,朝自己贴近,直至密不可分,方答说:“自昨夜起,你瞧着很是闷闷不乐,可我琢磨许久,自问不曾惹你不快,想来便是供灯一事令你触景生情了。”

    “猜得大差不差。”

    虞茉促狭地笑一声,心口被细密感动充盈,语气也跟着软下,“昨夜梦见我娘了。”

    顿了顿,她决意将粗略的计划说与赵浔,免得他兀自忧心。

    “此番入京,我想先探探温家口风。若还靠得住,或许可以联手将我娘从虞家祖坟里迁出。”

    听罢,赵浔毫不迟疑地承诺:“我会助你促成此事。”

    “不必。”

    她深知两位母亲曾是闺中好友,感情深厚。可古人注重纲常伦理,家务事,外人不便掺和,稍有不慎便会背上骂名。

    仰头见赵浔眉心蹙起,虞茉忙语重心长地解释,“并非是与你生分了,只不过,你们江家又非皇亲国戚,会不怕流言蜚语,不怕遭人戳脊梁骨么?”

    “……”

    江家非皇亲国戚,但他还当真是。

    不待赵浔再度开口,她屈指挠了挠凌厉的喉结,笑说:“若是解决不了,我自会找你。”

    他勉为其难地应下,总归,暗中帮扶也是一样。

    闲谈间,

    一行人到了江边。

    诚如赵凌所言,莲叶接天,渔娘撑着竹篙在其中穿行,宛如入了河海的鱼儿,动作敏捷而不失美感。

    虞茉再感伤不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