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书后和丞相有个崽[种田]》 60-70(第20/37页)
父,也不敢完全放开自己。他声音弱弱的应着, “阿父也吃。”
“好,阿父也吃。”
鹿哥儿抱着孩子,看向外面的篱笆院。他们一家突逢变故, 死的死, 伤的伤。他能和孩子活下来,在此处隐居活命,全靠着家人以死相护, 博出来的一条生路。
只是他好没用, 差点让孩子和自己都饿死了……不过现在好了,他遇到了贵人相助, 他一定会带着孩子好好活下去的。
鹿哥儿带着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很快就收拾好了东西,带孩子去了瑾初农庄。
云怀瑾在鹿哥儿走后, 就让方三爷骑马跑一趟庄子,让张木桥收拾出屋子来, 再让沈大郎与要去种参看药田的鹿哥儿对接。
之前人参都是云怀瑾自己打理,药田没有开。他离开庄子后, 人参地和刚种上草药的药田,沈大郎就接过去了。
因为家中有个常年卧床的老父,沈大郎也认得些草药。加上在边关时,也在军营里开辟的药田待过一段时间。对比起其他人来说,让他看守照顾,也是适合。
正好这段时间庄子里也不招工,沈大郎每天坐着轮椅,由人推着去工坊转转就回庄子。
也没旁的事情,而瑾初农庄现有的参地很小的一块,种上草药的药田也不大。他打理一下参地,药田,也能有点事干,不会闲的发闷。
云怀瑾招鹿哥儿去庄子里养参,看药田,也是有意想要计划扩建参田。
扩建的参田,参苗不打算从空间里拿,准备直接在市面上买。空间里的人参长的太好,大规模产出,实在是太扎眼了。
药田其他的药材,只要是名贵的,云怀瑾都不准备大规模种植。
准备只分出一小块地,专门小规模种各种名贵的。这小规模种植的药材,对标的受众人群,也只是那一小部分。到时候卖的价,也自然会更高些。
更重要的是他也需要有一些东西,可以拉住上层的人。
金银玉石他弄不来,但是最好的药材,在关键时刻可以保命的药材,他可以弄出来。
云怀瑾准备鹿哥儿适应一段时间,熟悉了庄子之后,就开始先小规模种植,从空间里拿出的各种名贵的药材。
不然后面要用到,都没借口拿出来,说不清来源。
至于多种药材大规模种植,还需要再等等,得等羽翼再丰满些才可以。
农庄的药田可以先大规模的单独养参,慢慢的进入草药市场。
选择先大规模种人参,也是因为人参有多少都不愁卖不出去,它的销路很多。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哪怕之前周合着急出手临时找买主,虽然比起之前赚的不多,至少也没亏。
药田的计划稳步推进,庄子里如今的生意也在蒸蒸日上。
江州府内其他县的酒楼在订购了庄子的菜蔬后,发现菜品味道果然变好了,多了不少的回头客。
各县的头部大酒楼,财大气粗,定的量很多。本身的客源也不少,有了菜蔬味道的加持,招牌菜的口味跟着往上提,口碑名声越来越响。
不过先机终归是被好味居和聚味斋抢占了,他们的生意再好,也好不过这两家。
而随着好味居和聚味斋,开遍江州府八个县,又引得八个县的大酒楼,全都去瑾初农庄定菜,使其菜品味道改善后。
关于瑾初农庄,以及庄主有独门秘方制的肥料,洒进土中就能够让种出来的作物,味道更好的消息,也传遍了江州八县。
江洲府最富庶的县,莫过于永安县,其次才是府城,再次是有状元糕的固华县。
而永安县,正是云家祖籍所在。与丰水县一个最南,一个最北。
永安县的望湖楼,是云家云三公子最爱去的酒楼。
哪怕是好味居和聚味斋在永安县开了分店,云三公子也会隔段时间就去望湖楼,看着湖景,美餐一顿。
这次过来,云三便尝出望湖楼的菜品味道比之前好了许多。
云三不由有些惊喜的对望湖楼伙计说:“这菜品价虽贵了,味道竟也跟着变好了许多,倒是值这个价。”
伙计笑道:“咱们是换了个庄子定菜,那庄子的菜味道可极好,价也是极贵。成本高了没办法,只能跟着提提价。
如今咱们店里的招牌菜可都限着量,掌柜的还特意嘱咐,卖到最后几份的时候,老主顾若来点菜,这招牌菜得优先老主顾。
云公子你来的可巧,正好还有最后一份,可不是仅着你们这雅间里先上嘛。
还好云公子吃上后也觉得满意,咱们这菜就没白定。”
云家的三公子虽然没有问其他,但伙计这样说出来,也叫人听着心里舒坦,觉得被重视了。
云三公子被暗暗的恭维一番后,对伙计口中的瑾初农庄产生了兴趣。
他们家中就是有大庄子的,这江州府内的庄子,没有他云三不清楚的。
但这瑾初农庄倒还真是没听过,可又觉得有些耳熟,想不起在哪听过了。
“这瑾初农庄是在哪?”云三公子问道。
伙计说:“就在丰水县,离咱这可远咯。”
丰水县,瑾初农庄……云三想了一下,好像是有听过这庄子卖什么豆浆?
云家在江州府属于大庄户,加上族中有人在雍京当大官的,他们云家在江州府内,那也是说得上话的有头有脸的人物。下面偏远小县,小庄子的事情,压根不会去过问。
而因为永安县和丰水县相距甚远,那“科考套餐”永安县还没有人听到消息,都是丰水县相邻的县读书人去买的多。今年又多了几个县,等消息传到永安县,怕是要等到明年。
倒是货郎在去年的时候,挑着豆浆粉来卖过一段时间。
江州府永安县最富庶,去年因为旱灾影响,豆浆粉进价偏高。因此卖的价也就高,货郎们想卖出货,自然是要往富庶的地方跑。
他们结合着瑾初农庄的故事,也舍点蝇头小利搞了个水囊,装着泡好的豆浆粉,给潜在客户先试喝。
基本上试喝的都买了,这味道实在太好,很难拒绝。
因此瑾初农庄,在永安县也不算是查无此庄,尤其是提起豆浆粉,便能想起瑾初农庄。
云家人不喜豆浆,觉得是低贱之物,他们只喝茶。
因此对于瑾初农庄更加不了解了。
云三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只是在回去的路上,碰巧遇到了正用扁担挑着货卖的货郎。
以往遇到货郎,他并不会留意。只是今日在望海楼听伙计说了瑾初农庄的菜蔬,对这个没听过的小庄子产生了兴趣,因此今日他对卖豆浆粉的货郎,也格外留意了些。
对方正在推售豆浆粉,还说着关于这豆浆粉的来源的原因。
庄主是个哥儿,带着个孩子,丰水县。
明明之前也隐约听见过的话,可每次都没有在意,直接略过。
进入细细想来,云三眼睛逐渐睁大。
他们说的瑾初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