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暗瘾[娱乐圈]》 50-60(第8/34页)
跑到站牌下的时候气喘吁吁, 掏出手机看一眼。
电量, 百分之十八。时间,七点十八。
如果她运气够好。
安常来回来去踱着步,像被一团火反复炙烤。
大概她以前真的经历过很倒霉的事,所以她今天真的运气够好——
大巴适时的风尘仆仆停在了她面前。
她跳上去,一路来到杭城后直接钻进地铁站。
到底在邶城生活过七年,她没蠢到在早高峰的时候去打车。
地铁车厢里挤得像沙丁鱼罐头,已经习惯了宁乡松散的她极为不适。
跑出地铁站的时候看到南潇雪的海报。
脸修过,更加无暇,却不似在她身边那般生动。
只有她识得南潇雪眼下被灯笼光拽着跃动的浅红小泪痣。
只有她见过南潇雪双颊的红晕似雪地里打翻的燕脂。
她一路跑到机场的出发楼层。
作为一个慢性子的人,上一次心脏在胸腔里这么猛跳,大概还是大学体测的时候。
她看到了南潇雪将要乘坐的航班,九点三十五,杭城到邶城。
安检口已经要关闭了。
她一路狂奔过去,安检员看到她:“是要登机么?快一点。”
换来她猛摆手,气喘吁吁几乎说不出话:“我、我不登机。”
“那你跑什么?”
“我、我送人。”
“人早都已经进去了。”
安常这会儿终于喘匀了一口气,从手撑膝盖的姿势直起腰来:“我知道。”
就算人们还在排队安检,南潇雪也一定不在这里,而从vip通道走了。
她一路拼了命赶来,并不是为了留下南潇雪,甚至也不是为了再见南潇雪一面。
南潇雪说自己是一个不喜欢送别的人。
安常也不喜欢送别。
以前是因为孤僻,现在是因为不舍。
她一生送别的经历不多,倒是以前文秀英每年送她去邶城读大学时,会在宁乡路口经历一冬一夏的两次送别。
但现在,她觉得这样一场送别她必须完成。
就像南潇雪曾经诚挚的坦言喜欢她一样。
她必须真诚的、深刻的、以南潇雪不知道的方式,来为这样一段两人都撩动了真心的情感送别。
再见了,南潇雪。
在即将过去的梅雨季里,我好喜欢你。
******
九点半的时候安常走出机场。
等了一会儿,头顶才有飞机呼啸而过。
她不太辨得清方向,因此也不能确定这架飞机,是否就是南潇雪所乘的那一架。
失去了奔赴的目标,大城市更让人觉得无所适从。
车鸣声那么响。
马路上密密麻麻。
匆忙奔走的人群顶着张同样面目模糊的脸。
安常来到汽车站:“要一张去宁乡的票。”
“宁乡?”售票员看一眼车次表:“那你还有得等。”
“嗯,我知道。”安常举着手机:“麻烦您快点扫码收钱行么?我手机马上没电自动关机了。”
还好,等安常输完支付密码后,手机才黑屏陷入一片死寂。
她坐到候车室的角落。
手机没电了这件事没对她构成很大阻碍,反正她不喜欢玩手机,一个人可以发很久的呆。
可今日黄历上大概写着不适宜发呆。
思想一松懈就容易破防,某个已离开的人不停往她脑子里钻。
她茫然的环视一圈,看到不远处坐着个小姑娘,在自己跟自己玩跳棋。
现在很少看到孩子玩这个了,果不其然小姑娘很快抬头问:“外婆,我可不可以看一集动画片?”
“不行,平板电脑没电了。”
“骗人。”
“好吧,有电,但你不能看。你看看你妈妈,就是因为天天盯着电脑平板和手机,近视度数才越来越深,你就玩跳棋不是蛮好?外婆小时候就玩这个。”
安常绝不是一个擅于搭话的人,做了很久心理建设才走上去:“我能跟你一起玩么?”
又对小姑娘外婆解释:“我不是坏人,我可以把身份证号告诉您。”
“我要你身份证号做什么?”老人说:“玩吧。”
安常欲言又止,忍不住说:“就这样让陌生人跟小孩一起玩,其实挺不安全的。”
老人奇怪的看了她一眼。
安常赶紧低头,把注意力放在棋盘上。
小姑娘问:“你会玩么?”
“会呀,我小时候常玩。”
“你小时候不用平板看动画片么?”
安常笑笑:“我住的小镇很是落后守旧,并没有很多人用电子设备。”
她执起一颗玻璃弹珠:“我教你两招,很好玩的。”
小姑娘自然棋力不济。
刚开始讲解的时候,安常还能集中注意力,后来对弈起来,忍不住开始走神。
两人差距太大,小姑娘也觉得没意思:“不玩了,你都不让我。”
安常哭笑不得:“我让你不是更没意思?”
“反正我不玩了。”小姑娘瞥一眼外婆,横竖是没有拿平板给她看动画片的意思:“要不你给我讲故事,讲一个故事我就陪你下一局。”
“好吧。”
安常想,这总比放任南潇雪在她脑中横冲直撞来得好。
小时候的童话不记得多少了,但还好她看过不少小宛修复的旧书,各种志怪故事改得纯情一点,也与童话无异。
只是讲得口干,手机自动关机了,也没法去买水。
她决定忍忍。
小姑娘并不真正对跳棋感兴趣,玩了这么久,也没什么进步。
她走神的程度越来越严重,直到手指一松,玻璃弹珠骨碌碌从指间滚下去。
小姑娘大叫:“啊!”
不喜欢下跳棋,但喜欢花花绿绿的玻璃弹珠。
这时外婆道:“车马上来了,我们要准备走了。”
老人往往忧患意识过剩,提前了两个多小时来车站等车。
安常对小姑娘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一定马上帮你找到。”
她蹲下身去,眼神四处打望。
回宁乡的车,是从杭城一个几近废弃的旧车站发出,每天从这里发的车已经很少了,充斥着浓浓的年代感。
她蹲着,视线里囊括进边角有些残破的蓝色等候椅,地面是星星点点的深色水磨石花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