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女的文豪人生(慢穿): 70-9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越女的文豪人生(慢穿)》 70-90(第7/29页)

太简单了。

    万一蒋甜甜考不过他们,别人肯定会说,她吴思红不会生不会教,比不过那个农村女人养的。

    光是想到那画面,吴思红就忍不住着急上火。

    可要是再逼自家的闺女,她又舍不得,还得整晚都陪着读书学习,也着实很累人。

    思来想去,吴思红觉得不能在学习成绩上比较。

    这就是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对比。

    而且人各有所长,在学习成绩上比不过,不代表别的地方比不过。

    想了想,吴思红决定让蒋甜甜专攻写作。

    三年级了,可以学习写作,让老师多教教,着重培养这方面,要是蒋甜甜能够链接到小说网,写出的文章能拿到营养液,那不是比啥都强?

    吴思红打定主意,决定新学期好好和那位教写作的同事交流交流,再看看能不能得到校长教导指点,好给女儿铺设一条康庄大道。

    郁格桑和虎子是不知道他们的跳级再次让吴思红有危机感的。

    事实上,因为几乎没有和吴思红碰面打交道,母子三的生活又上了正轨,不专门提起,郁格桑基本不会想起这个人。

    现在郁家的生活除了清贫一点,那是没啥不顺心的了。

    郁兰香有工作,郁格桑今年没进医院,虎子平安长大,兄妹俩学习好,哪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现在,就是让蒋卫国来这个家生活,郁兰香估计都会有些不乐意,怕破坏如今平静美好的生活。

    但这年年末,美好的生活还是蒙上了一丝阴影。

    塘边村那个解放时被批的地主,吃耗子药自杀了。

    郁格桑是知道有这个地主的,但也仅限于知道而已,听说从前塘边村的地大半是他们家的,塘边村不少农民都是他家的雇农,生活很是艰辛。

    后来斗地主分田地的时候,因为反抗,死了不少人。

    这个吃药自杀的地主,是唯一留下来的,然而没想到在这样的冬天,他悄无声息就死了。

    村里叫好的人没几个,哪怕从前地主家确实是狠狠剥削过他们,但地主家也付出了代价,还剩下的这个独苗也只是让人不敢靠近怕惹麻烦,盼着人死,还真没有,再怎么样,塘边村村民都不是穷凶极恶的人。

    猫冬时节,其他村子发生过好多次拉地主到打谷场开□□大会的事件,塘边村的都没有这样干,可谁想到这个地主自己想不开呢?

    地主家没有后人,还是村民给埋了操办简单的丧事。

    因地主自杀,村里的气氛一时都不太好,还有的地多,被划为富农和中农的人家,不知道是吓到了还是兔死狐悲,找到村长纷纷要把一些地给捐出来,只为了划个贫农成分。

    但成分哪有那么简单就能划分的?

    这个方案不可行。

    富农和中农家庭都有些着急上火。

    直到第二年春天,好消息传来,全国各地不能私下□□地主,不能肆意抄富农中农家产,国家会成立专门的监察小组,走访各地,查清事实,重新划分成分。

    此外,国家成立人民公社,土地收归国有,百姓只有使用权。注释①

    这个政策一出,一下子打乱了人民的心。

    但国家行动很迅速,执行力度也很大,就连塘边村这边偏僻的地区,都立刻有监督调查小组下来了。

    春耕开始前,一切基本尘埃落地。

    村里那几家富农和中农,重新被划为了中农和贫农成分,只有一个祖上确实行过剥削事件的真富农,地被收走了,也依旧是富农成分,不用被□□,但免不了被教育一番。

    而塘边村,也变成了第三生产大队,与其他五个生产大队,一起归到红心公社。

    村长成为第三生产大队的大队长,他的入赘女婿则因为是个文化人成为了村里的会计,团支书则是由上面指定的,是个党员,从前家里人给党带过路。

    而这一切对郁家最大的变化就是,他们不用耕地了。

    因为田地给国家收去后,大家统一上工。

    郁兰香在部队食堂工作,就没法上工。

    但因为她是临时工,户口在村里,不上工得话,就得拿钱来抵,不然夏收秋收都分不到粮食。

    但第一年试行,工分并不高,一个工分也就1.5分钱,一天满工分是一毛五分,一个月休息两天,按28天计算,一个月也就四块二。

    更何况像这种情况不要求按照满公分交钱。

    未满十六岁的孩子,不上工不需要交钱,所以怎么算,都是划得来的。

    而且还有人头粮补贴,实行这种制度,对他们这种劳动少的家庭来说,是有益处的。

    对其他壮劳动力的家庭来说,也是有好处的,因为劳作是算钱的,如果丰收了,不仅有粮拿,还有钱收,而要是减产了,还有国家帮助。

    至于挫伤积极性?

    这种情况应该存在,但不会太明显,因为塘边生产队是按照互助组那样的形式给不同人编造在一起,负责某些地,除了百分之四十的人头粮,百分之六十是按照劳动分配的。

    郁格桑不知道第一世这个年代是怎么实行的,反正这样的政策出来后,基本没闹啥,勤劳的人家依旧会比懒惰的人家过得好。

    哦对了,田地虽然是国有,但每户人家都给划了一块自留地,自留地有小半亩,足够平时自给自足种菜吃了。

    一下子从田地里解放出来,郁格桑还是很开心的,但同时又隐隐担心,这个时代尽管很多地方和第一世的年代不一样,可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果接下来出现全民大炼钢和人民大食堂,那就会麻烦,她家的大铁锅可能保不住。

    郁格桑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呀等,等到第一批响应祖国号召的知识青年自愿下乡而来,都没有等到大炼钢和公家食堂事件。

    这不得不说是件好事,起码她家大铁锅保住了,粮食和母鸡也不会拿到食堂去充公。

    知识青年下乡运动是去年就公布的,不过第一批响应号召,自愿来到农村建设的知识青年抵达第三生产队的时候,郁格桑和虎子已经上完二年级第一学期,并且成功通过了三年级的跳级考试了。

    这又让郁家在第三生产队里小小出名了一把。

    因为国家适龄儿童强制教育活动,加上小学五年减免学费政策的施行,第三生产队的队员无论乐意与否,都把家里年满七岁的孩子送到公社小学去念书,一开始大家以为学习不难,毕竟郁格桑那看着只有四五岁,实际年龄也才六岁的丫头片子都能考双百分还跳级,没道理自家娃大她几岁,会考不过她这个病歪歪的。

    直到公社第一次期末考试,成绩出来,看着那鲜红的不及格分数,甚至有得还考了鸭蛋回来,他们终于明白,双百分不是那么好考的,人家郁格桑身体是病歪歪没错,但脑子绝对比他们家娃聪明。

    当然虎子也是聪明的,但谁叫郁格桑占了年龄的便宜,还是大部分农村人都觉得没啥用的丫头片子,所以关门在家打孩子的时候,就把郁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