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190-200(第15/21页)

当啊!”陆川身为探花郎,竟然还怕一个小哥儿嫌弃他。

    说到底还是因为陆川不能生,才会害怕被夫郎嫌弃。升官再快又如何,还不是没有儿子传宗接代。

    念及此,钱大人眼里闪过一丝怜悯,对比起来还是他比较快意,虽然在翰林院升官艰难,但娇妻美妾在怀、儿女承欢膝下。

    钱大人哼着小曲儿回到位置上坐下,心情颇好地看起了报纸。

    杨仕坤看着钱大人的背影,神色有点一言难尽,这钱大人还真好哄。

    既决定正式进入官场,能不得罪人就尽量不要得罪人,人的嫉妒心往往是不可控的,有时候比党争还可怕,陆川自然是要尽量避免。

    陆川出了翰林院后,很快王允知也告了假出来,两人在附近找了一个饭馆坐下吃饭,顺便聊天。

    王允知美滋滋地吃着浓香辛辣的香辣排骨,边吃边感叹:“这翰林院的饭菜真不是人吃的,天天吃,人都吃瘦了。”

    他以前还疑惑,为什么六部的官员,大部分到了中年后都会发福,而翰林院就没几个发福的官员。

    等自己进了翰林院,吃两顿翰林院食堂的饭菜,就知道是为什么了,怪不得人家说翰林院是清贵之地呢。

    陆川笑道:“好吃就多吃点。”

    王允知又夹了一筷子辣椒炒肉:“听说户部食堂的饭菜不错,你就有口福了。”

    朝廷六部中,吏部的地位最高,户部最有钱。虽然户部尚书天天哭穷,但至少户部的食堂很不错。

    拨的经费不少,食材丰富,招的厨子手艺也好,不少其他部的官员都羡慕户部的人。

    陆川笑笑不说话,对于他们来说,口腹之欲已不是太重要。

    一顿汤足饭饱后,王允知让人把残羹撤下去,小二又上了一壶清茶,才开始进入正题。

    “之前我爹说要把你带在身边培养你都不乐意,说就想在翰林院里当个清闲客,怎么出了一趟差回来,就成户部主事了?”

    陆川苦笑:“世事无常,钟阁老亲自派人来招揽,拒绝不得。”

    王允知惊讶:“你这是投靠钟阁老了?”

    陆川点头:“没错。”

    王允知定定看了陆川一会儿,才开口道:“既然你已经决定了,我也就不多说什么。钟阁老一派的官员还算正派,是朝中为数不多干实事的,你跟着他也好。”

    虽然都知道党派之争危害甚大,可一旦入了局,便是想停也停不下。

    初入官场的新科进士,只要是对官途有野望的,基本都会选择一方加入。

    中立是不可能的,只有圣上看重的肱股之臣才能够选择中立。

    比如王允知他爹,在清贵的翰林院待着,却是圣上的心腹,任何党派之争都不会轻易惹上他。

    小官选择中立,只会被边缘化,和陆川之前一样。

    陆川的新官职是户部的金部主事,主要负责库藏、市舶司、铸钱、茶税盐税等税种征收。

    陆川这个职位主要负责商科事务,主管商事,各个地方的商税征收。

    如今大安的主要税收是田税和人口税并收,商税在一国税收中并不起眼,商税税率低,能收上来的商税太少了。

    连带着掌管商税的主事也不受欢迎,因为没什么油水可捞。虽然都说户部是个香饽饽,人人都想进,但户部里面的职位也有高下之分。

    不过总归是升职了,陆川在家中设宴,请了几个好友来家中庆祝一番。

    陆川出京办差后,苏幕几人就没聚过了。

    唐政和工部的人一起研究能用水力带动的织布机,天天窝在工部里,最近好像有了突破。

    苏幕自从进了白枫书院教书,简直如鱼得水,不用再听那些他觉得枯燥无聊的四书五经,书院里还有和他志同道合的人,每天上完课,就和书院的几个夫子谈论诗词,过得好不快意。

    要不是苏夫人从中说和,苏大人默认允许他去教书,他估计还不想回家呢。

    至于席东,在苏幕离开国子监后,他一个人待着无聊,又想到陆川给他的建议,犹豫了几天,还真去庄子上研究怎么种地去了。

    把昌盛伯气得不行,不过冷静下来后,发现儿子还真在庄子上老老实实的,也就同意了,反正不出去乱搞就成。

    因为妇联的成立,谢宁和苏幕唐政的夫人接触颇多,如今关系还不错。

    今天宴请的都是熟悉的人,大家一点儿都不拘谨。

    席东说:“今年朝廷不是让百姓们种土豆吗?我家庄子上也买了种子去种,我分了四块试验田,不同条件种出来的土豆果然不一样,等我研究透了,把产量提上去,说不定陛下也能给我封个官当当!”

    苏幕说:“说到土豆,今年不少百姓种了土豆,白枫书院的山脚下有不少小摊贩支了个摊子卖土豆,什么炸薯片、炸薯条、煎土豆丝饼、烤土豆都有,我和几个书院的夫子一起去买过,味道还不错。”

    唐政说:“现在研究的织布机快研究出成品了,我在考虑下一步应该研究些什么。”

    陆川也说了出京这三个月的见闻,大家都在说着各自发生的趣事,没有一个人讨论前途。

    除了缺少向来寡言的刘扬,仿佛又回到了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无忧无虑。

    第197章 丰收

    小溪现在已经不在报社卖报了,但还是住在报社里,和黎星一个屋子。

    他记录好今天来求助的哥儿的信息,准备明天报给总部,就和哥哥大河一起离开了办事点。

    之前卖报纸的时候,大河几乎跟小溪形影不离,不敢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现在也一样,每天都要把人安全送回报社,他才肯放心。

    小溪和大河一边走回去,一边看着周边热闹的街道。

    “大哥,我想吃土豆丝饼。”小溪突然停下脚步,驻足在一个摊子面前。

    大河直接拒绝:“不行,你昨天才吃过,吃太多嘴里容易长泡。”

    小溪扯着大河的衣袖,可怜巴巴地哀求:“我就吃一块,也不多吃,回去让星哥哥给我泡菊花茶喝,不会长泡的。”

    大河向来拒绝不了小溪的要求,他随便撒娇几句,大河就得缴械投降。

    大河上下打量了一眼摊子,还算比较干净,摊主是个中年妇人,衣裳洗得有些发白,手上也没什么污垢。

    行吧,晚上多喝点菊花茶也行。

    “老板,来一份土豆丝饼!”大河稍微提高音量,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数了五个铜板出来。

    摊主手上动作不停,头也没抬地给土豆丝饼翻面:“好嘞!您稍等!”

    大河手里捏着铜板,不确定地问了句:“是五个铜板吧?”

    “是的,还是五个铜板一份!”

    今年京城及周边的村镇,不少百姓都种植了土豆。因为有去年免费试吃三天的活动,加上报纸的不断宣传,好多百姓对土豆这种作物产生了兴趣。

    当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