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 120-130(第16/19页)


    只是柳豆子手慢了,让他们抢了先。

    两家人确实不需要客气太过,柳豆子也就不装了,果然很快也掏出一个小盒子,打开一看,是一对戴在耳朵上的金色耳圈,是小孩子的尺寸。

    秦曦是哥儿,一般五六岁上就会由家中长辈刺耳洞,戴上耳圈养着。

    虞九阙代替孩子接了过来,看得出这对耳圈做工很精巧。

    “安安,快谢谢小叔和小伯。”

    秦曦这回很痛快地叫了人。

    他对盒子里亮晶晶的东西也很感兴趣,这个不比桌子,是真的有可能被吞进肚子里的,虞九阙不敢让他碰,只让他摸了摸,就收了起来。

    没过多久,饭香四散,晚食正式开席。

    两家人时隔数年围坐在一起,比起上回,添了一个孟哥儿和两个小娃娃,热闹更甚。

    方蓉做的都是自己拿手的家常菜,炒鸡、炖鱼、熬排骨、炸肉……

    整整八个菜,连带汤和米饭一起,全都用盆子装。

    就连以前给虞九阙用的大号饭碗,她至今都还留着。

    虞九阙起身,从她手里接过满满一大碗冒尖的米饭,注意到孟哥儿掩饰不住的惊讶眼神。

    他这才想起,柳豆子的这个小夫郎,应该还没见识过自己的饭量。

    “我这人天生胃口大,吃得多。”

    这件事孟哥儿听婆婆和相公说起过不假,但的确是第一次真正见到。

    明明虞九阙看起来很劲瘦,虽也生过孩子,腰带一勒,比自己还要细上两指,一顿饭居然能吃这么多?

    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天真了,这一碗饭,居然还不是虞九阙全部的饭量。

    他中间甚至又添了一次,第二次只有大半碗,婆婆还说他吃得比从前少了。

    这么一想,他又忍不住去看小曦哥儿,只见这孩子也在埋头吃拌了菜的米饭,吃得嘴巴边上都粘了一圈饭粒。

    秦曦用的木头勺子有些奇怪,勺子柄是一个圆环,前面的勺子头也朝一侧弯曲,正因为这样的设计,哪怕是两岁多的小孩子,也能一个人抓住勺子,磕磕绊绊地吃饭。

    偶尔掉出来太多,秦夏和虞九阙才会帮他一把。

    “小夏哥,这勺子是京城里,专给小娃娃用的么?”

    柳豆子看出这东西的关窍,也想给自己儿子搞一把。

    “这是我寻木匠做的,孩子虽然小,但也要从小养成自己吃饭的习惯,那样满地追着喂的,对孩子的肠胃不好,容易长不高。”

    这道理柳家人还是头一回听说,可秦夏他们是从京里回来的,盛京人做什么,在县城的人看来都是对的。

    “你们也不用去别处寻,我做的时候就多做了几套,拿来的东西里就有,等胜小子能和大人一起吃饭了,你们就给他用起来。”

    之前去韦家的时候,他们也给了曹阿双一套。

    在场的两对夫夫都是第一次带孩子,没什么经验,方蓉却看得出秦曦这小哥儿的饭量,也比一般同龄的孩子大一些,不过没大到虞九阙那个程度。

    说起此事,虞九阙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脸。

    “这事上他多少随了我。”

    秦夏弯了弯眸子。

    “多亏我是个厨子,养你俩正好。”

    虞九阙唇角扬起,反手给他夹了一大块排骨。

    “快吃你的吧。”

    一桌人言笑晏晏,这般吃了一顿团圆饭。

    放下筷子,收拾了桌子后,秦夏和柳豆子两个当爹的,便领着孩子去院子里玩了。

    方蓉则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夫郎,在屋里闲坐说话。

    柳家现在养了好几只狸奴,地上的孩子撸着猫,院里院外的大人说着话。

    清风朗月,不亦乐乎。

    柳豆子和秦夏仔细讲着自己和孟哥儿开的小食肆,现在已经步入正轨,雇了伙计,他们两个偶尔不在也不碍事。

    靠当初秦夏卖给他们家的方子,足够在齐南县这个小地方安身立命了。

    挣不到大钱,吃饱穿暖已是足够。

    因为阿胜是个小子,他和孟哥儿也开始考虑,等到了年纪就送他去学塾念书。

    “如果他有这个本事,我们也供得起,没有也无所谓,以后把家里的铺子传给他就是。”

    秦夏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道:“有个当爹的样子了。”

    想当年他第一次见柳豆子,对方还是个十六岁的半大小伙子。

    一转眼孩子都会满地跑了。

    他们都在向前走,年龄在增长,身份在变换。

    屋中,方蓉也在关心着虞九阙的身子。

    当初秦夏在寄回来的信中提过两笔,说是虞九阙是在病中生辰,颇为凶险。

    孟哥儿读信的时候,把方蓉惊出一身冷汗,隔天还去文华寺替他拜了拜。

    虞九阙安慰她道:“孩子都这么大了,我早就好全了。”

    方蓉知道,一旦分隔两地,当小辈的都习惯报喜不报忧。

    就连当初虞九阙到底经历了什么,她现在也是问不出的。

    “你们还年轻,身子好好养着,这都是以后的本钱,钱挣多少都不算够,别为了那些个身外之物太疲累。”

    虞九阙应下来,很快不动声色地扯开话题。

    他不愿在这件事上说多,不是嫌方蓉啰嗦,而是当初生产,他确实和太医说的一样,伤了底子。

    这两年里,除了前半年好生养着,不敢乱来,往后无论和秦夏怎么折腾,肚子都没再有过动静。

    他寻太医把过脉,太医支支吾吾,话里话外无非还是那一个意思——多半曦哥儿就是这辈子唯一一个孩子了。

    虞九阙觉得有点对不住曦哥儿,谁家不是兄弟姊妹好些个,只有他一个,总归太过孤单。

    且他和秦夏连个亲戚都没有,没有亲生的兄弟姊妹就怕了,连表亲、堂亲也无。

    然而事实如此,他们也只能接受。

    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他和秦夏确实年岁都不大,说不准以后撞了大运,还能怀上也未可知。

    孩子玩得投入,久别重逢的大人们话更多。

    回过神来时,亥时都过了一小半,秦曦和阿胜困得哈欠连天,全都熬不住了。

    柳豆子一把扛起了搓出泪花的儿子,秦夏也抱起了自家小哥儿。

    “干娘,你们留步,不用送了,我们又不是马上就走了,往后还有好一阵能聚。”

    有了这句话,方蓉才止住了一直跟出来的脚步。

    “好,孩子困了,你们快回去,早点睡。”

    夜里的风有些凉,小哥儿已经趴在秦夏的肩头睡着了。

    怕他着凉,他们从柳家拿了一件衣裳,把他裹了个严实。

    这条路他们曾经走过无数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