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子有额娘后: 40-5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清太子有额娘后》 40-50(第2/21页)

都占尽,余下的满汉对峙,他是乐见其成。

    帝王心情不?错,中间还抽空给太皇太后写了四五封信,借着谒陵之事,将?盛京如今的形势一一讲给他玛嬷听。

    这都是从前保留下来的老习惯了。

    上次东巡是在康熙十年。

    那?时他不?过才十八岁,在外驻跸整整两个月,看许多事情都稚嫩不?周全,总得?玛嬷在旁提点着。到?了今日,他也依然大事小事常常与?玛嬷分享着。

    他只期望着,不?与?玛嬷祖孙离心。

    谒陵完成之后,康熙便?打算借着行围的名义,巡行各处皇庄。三官保心里头到?底不?踏实?,想要跟着一道去,却被康熙拦住了。

    康熙笑道:“今年初,内务府总管噶禄会同?尚膳正奏称,盛京运来的腌制兽肉过多,没?放几日变了味,全都倾倒了。腊肉腌物,主子们用不?得?多少,往后只叫大凌河庄内征猪百头,腌鹿、腌鱼尽数减半……三百只足矣。”

    “你这宅子虽然拾掇的简朴,可行事还是奢侈了些啊。”

    三官保登时脸色惨白,叩首在地不?敢抬眸。

    皇上早就发现了?察觉到?哪一步?按下不?表只做敲打又是为着什么?

    康熙没?管他的心思,继续道:“另外,往年盛京总是在三四月份寻觅捕获雏鹰鹯鸟,耽误农时,最终却因不?听饲唤,难以献上名品鹰鹯到?京师。这些劳民伤财之事,朕都有所耳闻,往后,便?不?必再做了。”

    他又说起冬日行围乃练兵之举,不?可废止,但春夏应放山于?民,给他们打猎获取食物的途经。如此桩桩件件,三官保都一一应下,腿都跪的没?知觉了。

    康熙终于?唤他起身,拍拍人的肩膀。

    “几个跨院既然封了,就那?么放着吧。还有你费尽心思叫人寻来的那?些奇石珍宝,藏着自己玩一玩,朕便?做不?知,也无不?可。”

    三官保看着万岁爷远去的背影,终于?腿一软,重新瘫软在地。

    *

    从盛京出?来,康熙走走停停,直奔吉林乌喇军屯地方。

    三月末,下了一场暴雨,御路被冲毁不?少。

    康熙正好带着胤礽、赫舍里驻跸库鲁皇庄,索性也就多呆了几日,顺道将?沿途所见所闻整理一番,写成三封长长的信件,交予专差送回京师慈宁宫。

    庄子里头真是应有尽有。

    胤礽一向喜欢这些个种地务农之事,觉着与?泥巴打交道十分有趣。这回有时间,更?是跟着庄户们玩了个尽兴,还学到?许多新知识。

    康熙也不?拦着。

    他本就重视农桑,每年入春都会亲自下地耕种,甚至打算过两年等京郊的畅春园建成了,要在那?里亲种一片水稻。

    帝后二人相携坐在午后的树下,吹着凉风,看着胤礽饶有兴致跟在庄户身边,学习水稻育秧。

    赫舍里无奈叹道:“这孩子真是随了皇上的性子。”

    康熙当然是希望胤礽像他一般,成为大清未来的贤明君主。但私心又想着,孩子在父母面前,还是要如皇后一般,淳善柔和的好。

    于?是道:“保成也像舒舒,他是随了咱们得?优势。”

    赫舍里便?也笑了。

    ……

    与?树下的帝后二人相比,稻田这头却八卦的起劲儿?。

    胤礽正兴致勃勃听人讲满洲嫁娶风俗。

    皇庄上的奴才,尤其是能在太子爷面前露脸的,那?也算是旗属包衣。今日庄子上的旗校特意寻了自家婆娘觉罗氏来,陪着太子爷聊天闲谈,熟悉务农之事。

    觉罗氏是下五旗的包衣,今年瞧着三十多岁,却已经是二嫁了。

    先?头她所嫁非人,丈夫是个短命的,染上病早早死了,她的一应陪嫁、田产、牲口?都要被判给夫弟。

    这是满人一贯的传统。世祖入关之前,满人续娶兄嫂、侄媳、婶娘等事屡见不?鲜。多半都是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

    觉罗氏一点也不?愿意留下。

    “多亏了当今圣上颁布了一道旨意,准许八旗包衣寡妇不?再守节,另行婚嫁,且再嫁后能取回部分嫁妆财产。奴婢这才能全须全尾地出?来,跟着当家的过好日子。”

    她说话时,眼中满是感激,还带着鲜活的生命力。

    胤礽不?禁探着脑袋,往康熙那?头张望——

    康熙已经起身去巡看庄田插秧之事了。小太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这才发觉,原来阿玛竟然早就会插秧了。

    他好像什么都会。

    而这个什么都会的人就是他的阿玛!

    胤礽心底升起一点骄傲之情。

    阿玛愿意把这些八旗底层的人放在心里,所以小小一道旨意,就能叫这么多真真切切的人过上好日子。

    小太子忍不?住发散着想:

    他也很喜欢汉人。往后,要以阿玛为榜样,叫这天下无论满汉,都能露出?觉罗氏这样的笑颜。

    胤礽跟这样快活积极的人总是很聊得?来,又问了许多稀奇古怪的农事,心头一本满足。

    他站起身,伸了个长长的懒腰,忽然想起了盛京的“生息银两”。

    于?是脱口?而出?:“你可知内务府皇商借贷的生息银?”

    觉罗氏一怔,垂下头道:“奴婢知道。”

    胤礽对人的情绪态度转变十分敏锐。

    他看出?觉罗氏有些顾忌,便?只好奇问:“盛京的皇商很厉害吗?”

    这个倒是可以说。

    觉罗氏松了口?气:“皇商多是盛京上三旗出?身,他们实?力雄厚,多以贩盐、贩铜、运粮和售卖人参为业。其中势力最为庞大的,便?是介休范氏和王氏。”

    这两家都是内三旗包衣出?身,世居辽阳,根深蒂固的。

    胤礽一双小手认真地插着秧苗,理顺逻辑道:“孤记着阿玛说过,内务府将?生息银两放贷给皇商,只收取极低的利息。可见他们借贷是有利可图的。”

    觉罗氏便?又紧张起来,结巴着笑道:“奴、奴婢不?懂这些个。”

    “那?孤只问你,这几年来盛京的盐价、铜价、次等人参价格如何?涨了还是跌了?”

    觉罗氏心中惊叹太子殿下的聪敏,连忙答话:“旁的不?知晓,但盐价从康熙十五年至今,每年都在缓步上涨的。当家的这两年补着身子,奴婢也隔断日子去买些下等参回来,售价却是翻倍了。”

    胤礽心中便?有数了。

    可以确认,生息银是有用的,但汗阿玛只将?生息银两放给盛京大皇商,便?不?是件好事了。

    同?样的道理,盛京内务府也未必干净。

    三官保可以按照汗阿玛的要求低息放贷,却未必能坚守底线,不?被郑氏、王氏收买。

    这样一来,生息银所带来的巨额利益,都被内务府内部侵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