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30-40(第2/20页)

位份高,好东西自然该紧着皇后用。

    而皇上呢,也不是宠妾灭妻的类型,这最后一盒花落谁家,已经是明摆着的事了。

    苏培盛正等着皇上点头,却见雍正手指一顿,淡淡的吐出两个字,道:“不必。”

    不必?

    苏培盛眨着眼睛,困惑了。

    雍正顿了一下,接着道:“还有一盒,送去乾西四所。”

    他吃了她一盏茶,总该还回去。

    苏培盛:“???”

    这局话里的信息量太大,他竟一时不能消化。

    什么叫送去乾西四所?

    那里可只有一位主子,就是那位太常在。

    太常在的位份再低,那也是“太”字打头的。

    正儿八经的,是……先帝的妃嫔呀。

    越过皇后,越过年妃,巴巴的把一盒极品龙井茶送过去,满宫里的人要怎么想?

    一旦传出去,前朝官员要怎么想?

    《起居注》里,史书工笔写出来,往后的人要怎么想?

    苏培盛目瞪口呆,差点没绷住,靠着自己多年来练就的八风不动的功力,稳住心神,试探性的问道:“陛下,那以什么名头送过去呢?”

    皇上赏赐先帝妃嫔东西,总得有个理由吧。

    不然,真坐实了暧昧。

    苏培盛这一句话,倒提醒雍正了。

    他方才只想着昨晚的事,差点忘了他和瓜尔佳氏的身份。

    他一个皇上,一举一动颇受瞩目,这样无端端的赏赐东西过去,确实不宜。

    找个理由?目前也没什么好理由。

    那……以老十三的名头呢?

    也不行,传出去,保不齐就有几个没眼力见的谏官,弹劾老十三同先帝妃嫔有染。

    雍正立即打消了这个,再披一次怡亲王马甲的念头。

    雍正闭上双眸,不禁陷入了沉思。

    “皇上,皇上,……”

    苏培盛小声唤着,在旁边实在为难,这到底该怎么办?皇上您倒是给个准话呀!

    这样装睡,是哪个意思,送还是不送,他琢磨不透啊!

    良久,雍正睁开眼睛,似乎终于想定了,吩咐道:“去将养鹰处的人传来。”

    …………

    养心殿里,因为她引起的一场小小风波,苏沐瑶完全不知情。

    她正在廊下家和春兰他们开诚布公的谈话。

    谈话的内容,非常的实际。

    包括到她现有的位份、乾西四所的现状、去乾西四所当差的好处和坏处、以及她作为主子能给下人提供的升职空间和福利待遇。

    这个场面,有点像企业中最后一轮面试的场景。

    苏沐瑶不要底下人对她感恩戴德,她践行的,是把丑话说到前头。

    而且,常言道,“救急不救穷。”

    她虽打算给他们出了这笔救急的银子,但也不是白出的,都要扣在他们以后的月例银子里。

    相当于提前预支薪资。

    苏沐瑶嘱咐道:“这会儿来的匆忙,云墨,你先拿张纸记下来,等回去后再立账。”

    云墨答应着,在大通铺上支了张案桌。

    春兰道:“我家春季要缴纳的人头税是五两银子,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税收,我总共借十两,云墨姐姐,我每月用一半的月例银子来还,可以吗?”

    云墨去看苏沐瑶,苏沐瑶点点头。

    宫女和太监都是有品级的,不同品级,月例也不一样。

    像是普通宫女和太监,进宫不满一年,月例是一两银子;进宫一到三年,月例升至二两银子;进宫三年到五年,月例升至五两银子;五年以上者,月例升至八两到十两不等。

    春兰她们都是普通宫女和太监,且进宫不满一年,按着宫里制度,月例都是一两银子。

    因他们是苏沐瑶宫的下人,下人同主子为一体,他们的月例,是要从苏沐瑶月例的三十两中扣除的。

    云墨道:“行,你的事我记下了。”

    接着,彩蝶道:“我和春兰一样。”

    秋蕊脸红道:“我借十五两,扣每个月月例一半。”

    来福道:“我借十三两银子,直接扣除每月月例,扣完为止。”

    水生笑道:“我借十二两银子,也是用月例银子的一半还。”

    云墨一一记下。

    这么一算,五个人,一共借去了六十两银子。

    对于现在拥有万两银子身价的苏沐瑶来说,就跟毛毛雨一样,根本不算什么。

    不过,有一件事,苏沐瑶还是觉得纳闷。

    她看向春兰,道:“我记得你之前说过,你家里一共有八口人。”

    春兰点点头。

    苏沐瑶不解道:“人头税是按人收的,按着清律,一口人五钱银子,你家总共有八口人,应该是四十钱银子,一两等于十钱,合起来就是四两银子,怎么会是五两银子呢?”

    她不禁有些怀疑,春兰她家所在的地方县府,暗地里抬高人头税税银。

    如果是这样的话,可以向州府举报,一举报一个准。

    抬高税银的罪名比贪污受贿大多了。

    春兰抿了抿唇,苦笑道:“主子,奴婢家里是有八口人,但奴婢的五弟今年九岁,六妹今年三岁,都是在康熙五十一年后出生的。”

    “当时国家下达了一道政令,“凡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所以他们两个不用缴纳人头税。”

    可是,如果这样算的话,他们家需要缴纳人头税的人口不就只剩下了六口人?

    加起来是三两银子啊,只会少不会多。

    苏沐瑶更迷惑了。

    春兰叹道:“这五两银子里头,除了奴婢家里现有的六口人,还有四口人,分别是:奴婢已经过世的太爷爷、太奶奶、爷爷、还有没分家就夭折了的三叔。”

    苏沐瑶:“……”

    感情这人头税里头,还包括死去了的人头啊!

    彩蝶、秋蕊点点头,水生和来福也跟着点头。

    都用一副理所当然的眼神看着苏沐瑶。

    可不就是吗?要不然怎么可能明明减轻了税赋之后,他们还是缴纳不起?

    顿时,苏沐瑶悟了。

    怪不得康熙五十一年的时候,准葛尔战事未平,国家正是用银子的时候,忽然康熙下了这么一道有关人头税永不加税的政令。

    现在看来,这道政令是非下不可。

    百姓已经到了一个交不起税的临界点上,滋生的人口再行加税,国家的根本就要动荡了。

    苏沐瑶叹了口气,没再多说多问。

    到底这些国家大事,与她一区区太常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