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30-40(第10/20页)

”二字,他恨不得自己眼睛瞎了。

    声音变得越来越小。

    “至于赠礼……某无功不受禄……绝不敢轻收……烦请交待名姓……也好差人原路送还……拜谢。”

    这字字句句,看似礼貌,实则全都是在阴阳人的话,亏瓜尔佳氏想得出来。

    终于念完了。

    苏培盛只觉得自己这一趟,跟在地狱里走了几个来回一样,后背全是冷汗,这张轻飘飘的纸,在他手里跟个烫手山芋似的,恨不得一把丢开。

    他不得不忖度圣意,心怀忐忑道:“陛下,这瓜尔佳氏如此无礼,要不要……”

    他本来想说,随便给瓜尔佳氏安插个什么罪名,处置了就是。

    皇上何必自己给自己找不愉快呢。

    不过,这话终究没说出口,因为他觉得吧,瓜尔佳氏虽然骂了皇上,但前提是,人家根本不知道你是皇上。

    这事放在谁身上,谁都会不高兴。

    骂一顿都是轻的。

    送礼就是该好好送,让海东青叼着盒子上的绸带,飞进乾西四所,将茶叶放到那里,连个相关说明都没有,搁谁谁不懵逼。

    要贪心点,看那是极稀有的雪前龙井,就直接占为己有了,哪里会给你掰扯来掰扯去。

    还几次三番的找“失主”,试图还回去。

    一开始不在东西里附一个说明,没头没脑的把茶叶送去,过了几天,再居高临下的通知人家,这东西是送你的。

    谁稀罕啊。

    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先帝妃嫔,又不是路边的乞丐,你随手扔下几个铜板,还得说声“谢谢大爷”。

    当然,你要直接说出你的身份,就不会有这么一遭了。

    说白了,还是皇上自找的。

    苏培盛心里这么想着,面上却不敢表露半分。

    但即便他没有露出丝毫马脚,雍正也能猜出来他的心思。

    因为,他确实是自找的,他自己也知道。

    他不给瓜尔佳氏说他是皇上,是希望她猜出他是“怡亲王”,甚至还很期待,她猜出他是“怡亲王”之后的惊喜反应。

    但不知怎的,瓜尔佳氏完全没往“怡亲王”那边去想,这可不就弄巧成拙了吗?

    所以这会儿,雍正不但觉得恼火,还觉得憋屈,莫名的,还有一丝丝委屈。

    简称:恼羞成怒。

    惩处瓜尔佳氏很容易,但一针对性的惩处,他作为皇上,好像就只有这点本事了。

    他得,慢慢的折磨她。

    良久,雍正轻轻一嗤,道:“手疾?呵……”

    似乎想到了什么好主意,雍正唇边挂上了一抹恶劣的笑容,道:“传朕旨意,太后身体有恙,让后宫所有妃嫔每人手抄佛经百遍,为太后祈福。”

    他倒想看看,等抄完佛经之后,是谁有手疾!

    第36章

    对于雍正下达的“为太后祈福抄经百遍”这一旨意,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都接受良好,谁也没觉得有丝毫不对的地方。

    毕竟大清一直秉承着崇儒扬佛的国策。

    自顺治帝始,一直到先帝康熙,就鲜少有不信佛的。

    尤其是康熙,他在位六十一年,一直坚持手抄佛经,即便是边关连绵兴起战事的时候,他日理万机就够忙了,但还是没放下手抄佛经的习惯。

    光康熙写的亲笔佛经,留下来的,就有《心经》手卷十卷、立轴十五轴,还有成扇等形式。

    所以,苏沐瑶不可能自恋的以为:皇上为了针对她,让全体后宫妃嫔都跟着受罪。

    联想到最近宫里宫外有关于皇帝不孝的流言,苏沐瑶认为,雍正此举,一方面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先帝的追思(康熙很爱抄佛经);另一方面是为了彰显自己对太后的孝心(太后旧疾发作)。

    毕竟在古代人看来,妃嫔是皇上的所有物、附庸品,妃嫔们抄写佛经百遍,就等同于皇上抄写佛经百遍。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没有人会将女子与男子割裂开来看。

    其实,苏沐瑶猜对了,雍正作为皇帝,下达这道旨意时,目的很多。

    当然不单是为了针对她,也有孝道方面的考量。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了让天下人归心,给自己立一个崇信佛教的名头。

    他刚登基不久,对于普通民间百姓来说,还很陌生,想要最快的让他们信服他,发自内心的认同他是真龙天子转世,最好的办法,就是表现出自己对佛教的推崇。

    如今的大清国,从上到下,无论是王孙公子,还是黎民百姓,信仰佛教者极多,几乎找不出一个,没有接触过佛学的人。

    这段时间,国库吃紧,雍正连自己的陵寝都没舍得修建,但还是拨出钱财,让人翻修皇家寺庙,增建四宜堂、领要亭等一干建筑。①

    当然,哪怕雍正颁布的这一旨意里有一百重意思,也和苏沐瑶没关系。

    抄写百遍经文是挺让人头疼的,但苏沐瑶头疼之余,又颇有点庆幸。

    还好皇上是让后宫妃嫔们抄写佛经,没让刺血抄经。

    她可是知道,自唐代起,就有关于子女因父母生病,刺破手指,血书佛经的记载。②

    而且,这一伤身体的行为,在历朝历代都是被大为称颂的。

    想到这里,苏沐瑶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自己白皙柔嫩的食指指头,她的血宝贵着呢。

    常言道:“一滴血,十碗饭”,就是说流一滴血,要吃十碗饭才补的回来。

    除了正常葵水,她没办法之外,平日平时,她才舍不得让自己流血呢。

    话说回来,这次抄写佛经,还有许多需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这可是皇上发起的,全后宫妃嫔都在进行的“手抄佛经”活动,既然大家都在抄,那抄出来的结果,肯定有优有劣。

    不可能说,让妃嫔们抄吧,抄完烧掉就了事。

    一般的流程是这样走的:

    第一步,妃嫔们先抄;

    第二步,等抄的差不多的时候,礼部对接大内总管,派太监来各宫陆陆续续的收取;

    第三步,将收取的佛经送到礼部,由专人进行分类整理挑选;

    第四步,再将整理挑选好的佛经呈到皇上面前;

    最后,皇上进行甄选,选出认为尚可的,派钦天监去天坛焚烧,给太后祈福。

    到时候,经文一送到礼部,谁的字好看,谁的字不好看,谁有错别字,一眼就能被看出来。

    写的好看的经文被送去焚烧了,写的不好看就会被留存下来,堆在皇史宬(皇家档案库)③里积灰。

    一不小心,那笔丑字就“流传千古”了呢。

    不过,苏沐瑶有练过书法,原身更是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她对自己的字倒不担心。

    她唯一担心的问题是,自己应该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