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高门: 23-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嫁高门》 23-30(第12/15页)

糠之妻,另娶他人。

    他也知道,师父曾经嫁人,后来与夫君和离了。

    城里谁也不知道和离的原因,但师父论相貌,论学识,论品性,样样无差错,唯一的可能就是那夫君见异思迁,看上了别的人。

    显然师父不是个甘愿受折辱的人,所以索性与那前夫和离,回了安陆。

    今日的公堂,一定是让她想起了往事,她才会露出这样的神情来。

    严峻想怎么安慰师父,却又不能表露自己猜出了原因,最后道:“那孟洪生无情无义,方氏因为他而受刑罚,实在是不值。好在这新任知县还不错,对方氏从轻处罚,她家中有富余,出些钱赎罪,应该也出得起,就不用受徒刑了。”

    施菀没回话。

    很久她才缓声道:“我们在医馆里,做着大夫……平日应该与官府往来得少吧?”

    严峻不知她为何问起这个,很快回道:“自然是往来少,并无牵扯,今日只是意外,正好那方氏是师父看的。”

    放菀点点头,半晌才道:“那就好。”

    那样,她就不会有什么机会见到他了。

    陆璘回到了县廨办公,杨钊也随其后坐在了书案后。

    他忍不住悄悄看陆璘神色,发现他埋头整理着今日案件的文书,并无异常。

    杨钊在县衙后,也目睹了前面断案的过程,知道施菀曾到堂上来作过证。

    无论是施大夫,还是陆大人,两人都正常得不得了,丝毫不像是旧识,所以杨钊断定,施大夫以前的夫家是别的姓陆的人家。

    但是奇怪,京城还有哪个尚书姓陆呢?还是说,是前任尚书,或是祖上做过尚书?这倒有可能。

    陆璘看着眼前文书上施菀的签字画押,不由停下了笔。

    那“施菀”二字,颇有几分欧阳询的笔风。他想起来,她曾找他借字帖练字,作为一个乡下来的姑娘,要将字写成这样,必定要费一些苦心吧。

    而她竟还在短短数年间学得一身精湛的医术。

    或者说,她早先就懂许多医术,只是他不知道?

    今日见她,堂下那女子不像是他记忆中的她。

    而她对他那种,似乎从未认识他的态度,也让他意外,他甚至怀疑,她是否并不知道他是谁?

    但这显然不可能,就算没抬眼看他,听声音也听出来了。

    摇摇头,他继续整理手上的文书,不再想这事。

    第29章

    晚上陆璘才回房。

    县衙后院简陋,也没有丫鬟仆妇侍候,但衙门有饭堂,平时给县衙官员们做午饭,长喜另外给了钱,让厨房再做一顿晚饭,陆璘就是这样在县衙后院住了这几日。

    因他回得太晚,做饭的厨娘早已离开,长喜自己去热了饭菜,才端进房中。

    陆璘用着饭,长喜在一旁道:“公子,我今日遇到件诡异的事。”

    “什么事?”陆璘问。

    长喜说道:“我今日看见一个人,长得几乎和以前的少夫人一模一样,我看她和一个男人从一辆马车上下来,然后进了一个药铺,要不是有人叫她大夫,我都要以为她真是以前的少夫人。”

    陆璘顿了半晌,说道:“上次你见过她,就是那天晚上车夫带我们去的那里,她就是那个女大夫。”

    长喜想了起来,“原来就是她呀,那她怎么和少夫人长那么像呢?少夫人就是云梦泽这一片的吧,该不会是她什么姐妹亲戚?”

    “是她。”陆璘似乎嫌他多话,又开口道:“去备水吧。”

    长喜不敢再问,转身去备水。

    但心里却一直想着他那句“是她”是什么意思。

    是他理解的那个意思吗?是……以前的少夫人?

    不能吧,这也太匪夷所思了。不过以前的少夫人去哪里了呢?

    长喜不知道,好像整个陆府都不太知道。

    算下来,这一晃都四年了,她想必早已再嫁,娃儿都两三岁了吧。

    长喜专心去备水,不再想这些。

    隔天,陆璘没在县衙,而是换上一身常服,雇了马车去了外面。

    他对安陆县知之甚少,从前也没做过地方官,初来乍到,第一件事便是对这地方全面了解,先在县廨内看了各种卷宗与文书,然后还须亲自去看看,今日要做的,就是了解城内米粮油布价格,看这些是否正常。

    正好刘老二在,陆璘又雇了他的马车。

    刘老二先夸了陆璘断案公正,明察秋毫,是当知无愧的青天大老爷,然后问:“大人今天穿的是布衣,又要去米行,莫非是去微服私访?”

    一边说着,一边眼睛都亮起来,显然对此有极大的兴趣。

    陆璘从身上拿出一锭银子来,递向他。

    刘老二一愣,却不敢接,忙问:“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陆璘说道:“以后我每月给你五两银子,雇你做车夫,你只载我。”

    刘老二跑一趟马车短趟就几个铜子儿,远趟还能挣个二三十文,但难得碰上远趟的,都是城内转悠,一天下来,统共也就能挣个百来文,一个月就是三两多银子,给县太爷跑车却能挣五两,而且县太爷也不会整天在外跑啊,大部分时间他还是在县衙,这样可省不少马料。再说和县太爷关系熟了,说不定能混个官差当当,多好的事。

    刘老二快速在心里盘算一通,很快就答应下来:“好,能给大人赶车,是小的祖坟上冒青烟了,小的当然愿意。”说着就要去接钱。

    陆璘却继续道:“但有一点,我叫你的车去哪里,做什么,你不能随便同人提起,必要的时候,还要守口如瓶,能做到吗?”

    刘老二立刻回:“那是当然,小的明白!”

    当官的,养个外室、和城里富商吃个饭,回来带上一匣子钱,这他虽没见过,却也听说过,当然知道不能乱传。这新知县是外地人,在这儿人生地不熟,能挑中他做车夫,着实是看得起他的人品,他可不会那么不懂事。

    陆璘将银子给他,刘老二振奋又感激地接下银子,心中涌起无限的喜悦,仿佛自己已经成了吃皇粮的人一样。

    陆璘在城内各处米行、油行、布匹铺子、菜市转了一天,到傍晚才回。

    走到半路,马车不知撞到什么,猛巅了一下,随后刘老二便急忙叫停了马车。

    刘老二立刻下车查看,没一会儿,过来车下,有些讪讪道:“大人,这个……刚才没留神,撞了块石头,现在车辖掉了,得修一修。”

    这是第一天干活,原本是顺顺当当的一天,结果临了都要回县衙了,却出了这意外,刘老二心里十分忐忑,怕到手的活就这么飞了。

    这位新知县平时话不多,脸上也一般没什么神情,让人看不出喜怒,所以他不知新知县的性情,不知道他会不会生气。

    过了一会儿,里面回道:“好,需要我下去么?”

    刘老二支吾了一下,不好意思地开口:“下来……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