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小国舅: 300-32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团宠小国舅》 300-320(第4/32页)

以……广平侯现在就应该抓紧教育孙子!

    第303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儿当真说的不错,何止是鬼,连438这个系统都不能例外。

    自从湛兮向自家师父借了一笔巨款后,438拿着湛兮将来卖身为奴都赚不回来的卖身钱潇洒一遭后,它对湛兮的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不仅会给湛兮当砖头剧本的搜索引擎,偶尔还会出来提醒一下湛兮某些湛兮根本没记住的人的来历背景,更重要的是,它还十分上地道默默帮湛兮盯着某些关键人物。

    就比如现在,湛兮刚与那几个孩子还有福利鸭分开不久,438就冒泡了。

    它絮絮叨叨地说着广平侯府内发生的事情,将广平侯的每一句话都一字不落地汇报给湛兮听。

    如果不是它只是个统统,当真不了解人心,它怕是要恨不得直接帮湛兮分析出来广平侯究竟是什么打算又是什么心态的,可惜了它就是个不谙人性的统统,所以再狗腿,也只能是通知一下湛兮,让湛兮自己分析。

    湛兮都准备睡觉了,他没让活人给自己暖被窝的习惯,但田姑姑也不肯叫他自己将床由冷睡到热,哪怕湛兮自诩自己是千百年如一日的个火气旺盛的小伙子,完全可以这么做。

    从被窝里取出了田姑姑提前放置进去的黄金缠丝辟火瑞兽的汤婆子,湛兮抖了抖自己的鹅绒绸缎被,然后默默钻进去。

    438还在咂舌:「你说你广平侯究竟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湛兮已经闭上眼睛了,「他敏锐地察觉到了自己正处在历史洪流的节点而已……而他也已经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438嘟囔着:「说了等于没说。」

    ******

    湛兮本以为自己能十年如一日的一秒入睡,结果他入睡失败了。

    默默地在黑暗中睁开了眼睛,他想着,这天底下的聪明人可真是不少。

    如果哪天你觉得你的周围,都是各种各样的蠢人的话,那只能说明你所处的位置还不够高,你就处在蠢人中间。

    正如湛兮现在,他所处的世界也高度,和底层人们所处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

    这里没有一个蠢人。

    有的都是各种各样的老油条!

    中书令是这样,广平侯是这样,就连……只是打造首饰的民间工匠陆九成也是这样。

    哪怕陆九成日后恐怕会成为传世名匠,但也只是个工匠罢了啊,可这也是个脑子活泛,嗅觉敏锐的老头。

    ******

    湛兮知道,广平侯或许已经做出了某种重大的决策,也许和原剧情中他的决定截然不同。

    不过这没什么可意外的,毕竟广平侯的决策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太子的态度的影响。

    而今太子与湛兮如此亲近,他自然也要改变某些策略。

    至于王氏恐怕将来也不会倒下什么的,湛兮根本不在意。

    虽说科举制将打破察举制造成的阶级垄断,为寒门子弟实现阶级跨越提供一扇门,但科举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只要人是自私的,人是逐利的,那么任何一种土壤,都将绽放利益垄断的花朵。

    很快,世家就将不复存在,但从科举土壤中诞生的「座师」「同年」等等,依然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利益集合体,更别说生出来就已经固定了的利益归属「乡党」……

    官员的派系依然会存在,只不过可能是划分的方法改变了而已。

    利益的集团也不过如王朝一样,推到一个,又立起来一个……准确地说,利益的集团比王朝的生命力还要更加旺盛。

    将来可能没有王朝,没有皇帝,但绝不会没有利益集团。

    湛兮知道,这总归是要立起来的,是不是王氏无关紧要,因为不是王氏,也会是其他名门世族。

    既然广平侯察觉到了风口,也决定要站在风口上,那么就注定王氏还能再飞个几十年上百年。

    但后面如何,可就不好说了……

    ******

    大雍建朝之初,天下势力大致分为「三大世族」:

    一是随着大雍开国先祖征战天下,立下赫赫战功的「关陇集团」;

    二是太行山以东的民族文明滥觞之处,广大黄河流域的「山东士族」;

    三是战乱时,「衣冠南渡」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名门望族「江南华族」。

    大雍皇帝建国后,曾用「江南华族」抗衡「关陇集团」,可惜失败了。

    最后为「关陇集团」熄灯的,是「山东士族」。

    「山东士族」居功甚伟,琅玡王氏更是其中翘楚,故而琅玡王氏,一度被吹捧为--「山东王氏」。

    意为领导整个「山东士族」享誉天下的五姓七宗共同的--世家领袖。

    「关陇集团」当年重兵在手,是何等的嚣张肆意,意气风发,而今又从何处寻呢?

    就连国柱府邸,都已经是谢灵云的了,而谢灵云更是不曾修缮那座旧府邸,留着它的残败,警醒着自己「天无常势」,「富贵荣华也可能一朝散尽」。

    「江南华族」在大雍之初确实不太行,战乱,南下远离故土,自然影响力就弱了,但而今经济重心在渐渐南移,又兼之科举制对读书人的鼎力支持,它们支楞起来,再次成为帝王手中的刀剑,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不同的,也不过是要砍的对象不一样罢了。

    当年要对付的,是开国的军事利益集团「关陇集团」,而今要对付的,便是曾为帝王扫清卧榻之侧,解决了「关陇集团」的「山东士族」……

    解决了「山东士族」之后呢?

    帝王依然会找出来一把新的刀,或者新的剑,然后斩断这把立了功的旧刀剑。

    到最后,这三大利益集团都将覆灭,而后在它们的尸骸上,再度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更多的利益集团。

    而皇帝其实通常都是简单粗暴的,说来说去,本质上就是:拉一批,打一批,谁冒头就摁谁!

    任由利益集团膨胀下去,必然会威胁到皇室的统治地位,而利益集团的膨胀又会压榨老百姓,老百姓喘不过气就会揭竿而起,到时候,皇室就危险了。

    皇帝的所作所为,本质上是为了维护自己超然的政治利益,但他们不断打破利益垄断集团的做法,也间接给了老百姓喘气的时机。

    这就是千千万万年在不断变化,其实本质又没有多少变化的「天下大势」。

    ******

    哪怕是再将大雍的历史复盘个十遍百遍,知道再多的核心与本质,也不得不敬佩王氏历代家主。

    因为你马后炮地回顾历史去分析是一回事,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住,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抉择,还能命硬地执行下去,赢得成功,这又是另一回事了。

    这些家主,他们「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一个个的,都绝顶聪明,还深谙人性。

    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