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养笨蛋美人: 5、重合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娇养笨蛋美人》 5、重合(第1/2页)

    5.

    樊肃把姜毓宁交给竹叶之后,又折回明雪园,同绣夏说了赵城的事。

    沈让那一箭扎透了赵城的整条胳膊,再加上没有及时处理,赵城根本活不成。

    樊肃做事十分谨慎,他将赵城的尸首拖到了不远处的野树林,又在他身上泼了两壶烈酒,伤口亦做了模糊处理。

    等过两日有人发现,也只会以为他是喝醉之后误入野林,掉进了林中陷阱,然后被尖锐的树枝卡断了手臂,失血过多而死。

    根本不会有人怀疑到姜毓宁这边。

    绣夏听着樊肃平静的描述难免有些心头惴惴,但还是将其中细节尽数记下,并再度谢过樊肃。

    樊肃眼下的态度也温和许多,他揖手回了个礼,然后道:“在下已经派人在贵府院墙边的老树上绑了铃铛,等姑娘忙完,摇响铃铛,自会有人把姜姑娘送回来。”

    “多谢樊护卫。”绣夏应下,又接着去清扫血迹。

    凝固的血迹想要完全不留痕有些麻烦,等她彻底弄干净,已经将近酉时。

    身上的衣裳难免沾染了血腥气,绣夏回房换了身干净衣裳,按着樊肃所说,来到了院墙边。

    老树上,果然有一根低枝上绑着一串铜铃,是她抬手就能碰到的高度。

    她有心想让姜毓宁在隔壁多待一会儿,又怕有人在默默监视,到底没再耽搁。

    叮铃——

    铜铃被晃响。

    没等太久,便见人抱着姜毓宁越过院墙,落进了明雪园。

    “奴婢竹叶,奉我家公子之命,给姜姑娘送回来了。”来人甚是客气,放下姜毓宁后,还向绣夏福了福身。

    绣夏急忙回礼,视线却一早就黏在了姜毓宁身上。

    不管怎么说,让姜毓宁在别人家待上半天,她心里还是有些担心的。

    好在小姑娘看上去已经精神了许多。

    与去时只着寝衣的狼狈不同,眼下姜毓宁全身上下都换了新衣裳。

    上面穿着一件暗红色的织花小袄,下着素纹缎裙,样式看上去平平无奇,实际上边缘处是用金线勾边。

    腰间还多了一块从前没有的玉佩,绣夏打眼一瞧,便知其定然价值不菲,就是从前在景安侯府时,也少见品相这样好的玉。

    绣夏暗暗心惊,更好奇那位年轻公子的身份,但是此时,她只是有些惶恐地开口,“这……是不是太贵重了?”

    竹叶笑了一下,说:“这是我家公子送给姜姑娘的见面礼,您收着便是。”

    听她这么说,绣夏暗自松了口气,她牵住姜毓宁的手,对竹叶谢道:“这半日辛苦姑娘了,更多谢贵府公子仁慈,不计较奴婢先前的冒犯。”

    “绣夏姑娘说笑了。”竹叶和善一笑,“我家公子很喜欢姜姑娘,还说等来日有空,再接姜姑娘过来用膳呢,只望姑娘别嫌烦才是。”

    没有沈让的授意,竹叶自是不敢这么说的。

    对于这个爱哭会闹的小姑娘,沈让的确生出几分怜惜和喜欢来,总归在常青园的日子孤寂无事,身边多这么个小兔子,闲来逗弄逗弄,也算得趣。

    只是话虽如此,但接下来很快就是建昭帝的圣寿,届时百官相聚,沈让有心争储,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打点官员、结交人脉,直到四月初一万寿节过去,沈让才总算能喘口气,重新回到了常青园。

    近半个月几乎连轴转,当晚沈让难得睡了个好觉,翌日醒来也比平时晚了半个时辰。

    上午还约了人要回上京谈事,沈让没有练剑,用过早膳,马车也备好了,沈让问一旁的樊肃,“人来了吗?”

    樊肃回道:“估摸还要一刻多钟。”

    沈让一边上车一边吩咐,“把马车停到后门那边等。”

    “是。”

    常青园的后门开在一条僻静的土路上,杂草丛生,平日少有人来。马车很快行出别院,停在一方隐蔽处。

    沈让仍觉困倦,倚着车壁闭目养神,不知过了多久,不远处的一道院门被人挤开,紧接着是一阵嘈杂纷乱,沈让没有睁眼,只问外面守着的樊肃,“怎么了?”

    “像是明雪园出事了。”樊肃很快回道。

    “哦?”沈让尾音轻轻上挑,不算太意外,却也没想到自己近两个月没回来,一回来就又撞上了明雪园出事。

    他轻叹一声,难免想到那个很会哭的小丫头,这回终于睁开眼睛。他撩开边侧车窗上的竹帘,望向那正热闹的门口。

    因为距离有些远,沈让只能看见一群人挤在那里,吵吵嚷嚷的,像是在堵门,至于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做什么,却是不清楚。

    默默看了一会儿,那边的吵嚷声仿佛又高了几分,几声不甚恭敬的“姑娘请回”,也顺着清风徐徐送入沈让的耳朵。

    “去瞧瞧。”长指在车窗边轻敲两声,沈让吩咐道。

    “是。”

    樊肃领命而去,沈让本欲落下竹帘,却见方才一直没看见的姜毓宁出现在了视野之内,她被绣夏护在身后,面对着好几个丫鬟婆子的阻拦,竟就那样闯了出来。

    即便很快又被人挡下,可她小小的个子竟没有一点退意,挺着腰板不知在说些什么。

    樊肃很快回来,如实禀报道:“回公子,是景安侯府的老夫人去世了。”

    这倒是没想到。

    沈让拧了拧眉,想起先前命人查过的姜毓宁的背景出身——

    景安侯府这位老夫人杜氏,并非景安侯的生母,她是老侯爷的继室,生下的是老侯爷的二儿子姜砚,也就是姜毓宁已逝的父亲。

    杜氏是姜毓宁的亲祖母,对姜毓宁一向疼爱有加。

    可以说,这世上还算得上姜毓宁亲人的,就只有这个杜氏了。

    想到这儿,沈让倒也能理解姜毓宁此时的反常了。

    只是她既然已经被送到庄子上,就不可能轻易离开,否则真回了景安侯府,在杜氏的葬礼上闹起来,打的是景安侯夫妇的脸。

    景安侯夫妇那么重面子,怎么会允准这种事情发生呢。

    只是这小傻子还不懂这些弯绕,就这样莽莽撞撞地往外闯,愚蠢得叫人心疼。

    沈让远远看着姜毓宁一次又一次的往外闯,又一次又一次地被人拦下,眸色沉如潭水。

    他莫名想到了一年前的自己,当时他只有十三岁,甚至还没进过皇宫。

    彼时沈妙贞刚嫁到乌古烈半年,就传来了她病重的消息。

    沈让至今都记得他当日的绝望。

    他虽是皇子,却无父皇宠爱,也无母家支持,又自幼养在平郡王府,没有办法,他只能去求建昭帝,想求他下旨开恩,将沈妙贞接回上京。

    靠着平郡王的令牌,他第一次进了皇宫,却被人拦在了太极殿外。

    他不顾规矩往里闯,被人一次次地拦下,最后在殿外跪了整整一夜,这样也没能换来建昭帝的恩旨,反而因此更让他厌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