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公主找了个女驸马》 50-60(第2/13页)
将一本奏疏扔在了高睦身前。
“是。”高睦心中一沉。她之?所以公开上疏,就是怕皇上包庇郑家。如?今看来,还是徒劳?
“好你个?高睦,朕还以为你是个?忠厚人,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然如?此记仇。怎么,郑普不愿你当国公,你就想让他丢爵破家?”
高睦的确记仇。就连圣人都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她为什?么不能记仇呢?正因为记仇,所以她一入修山书院,就研究起了本朝律法,想要在越国公高松寿以及朱姨娘等人身上讨回公道;当发现律法也无法帮她报仇时,她又抓住机会,在皇帝面前捅出了朱姨娘京城买凶之?事,总算让朱姨娘偿命了。
不过,高睦视国公之?位为累赘,自然不会在意谁反对她当国公。皇帝不提,她都忘了,皇帝命她承继威国公府时,丹阳侯郑普曾领头反对。皇帝的“报仇”之?说,更是无从谈起。
高睦听?出皇帝怀疑自己?的动机,反而觉得事情还有转机,她很快叩首道:“皇上明鉴,臣不敢诋毁丹阳侯府。郑家子弟恶贯满盈,以致南乡百姓闻‘郑’色变。臣深沐皇恩,不敢不上达天听?,奏疏所言,句句属实。臣愿奉还纪国公爵位,以证丹心。”
“哦?为了证明你不是找郑普寻仇,你愿意放弃纪国公爵位?”
“是,臣于国无功,德不配位,本就不配称国公。”
皇帝册封高睦的诰书,写着“授尔纪国公之?爵,永为子孙世禄”。距离册封之?日,不过月余功夫,要是高睦这个?纪国公的位置还没坐热乎,皇帝就把这份“子孙世禄”收回来了,圣旨岂不成了儿戏?皇帝怀疑高睦看准了他的顾虑,才在这故作大方。他冷笑道:“也好,朕本就看在锦衣的份上,才抬举你世袭显爵,你既然不识抬举,那就罢了。丁处忠,去?,派人去?舞阳公主府,把纪国公的丹书铁券给朕收回来。”
他倒要看看,高睦是真的宁愿舍弃国公诰券也要为国除害,还是在这沽名钓誉!
第52章
皇帝跟前的总管太监叫“丁处忠”, 仅看这一点,也不难知道?,皇帝对忠心的重视。
此情此景, 高睦深知,就算她舍不得国公之位, 也必须舍弃,才?能打消皇帝的疑心。她立马应道:“回皇上, 臣的丹书铁券不在舞阳公主府,在威国公府, 家?庙供桌之上。”
“哦?”皇帝眉梢微动。
丹书铁券不仅是世袭爵位的凭证,还可以用来免除谋逆之外的死罪,是许多公侯人家?求而不得?的传家?重宝。皇帝不愿对舞阳公主小气, 想到?越国公府有?丹书铁券,给高睦这个原越国公世子赐国公爵时?,才?给高睦也补了一块。高睦倒好,别的公侯恨不得贴身保管的丹书铁券, 高睦远远地搁到?了威国公府,还真?是视名爵为身外之物?还有?,他分明已经把王昂的威国公府赐给高睦当纪国公府了,高睦却只以“威国公府”相称, 这是已经做好丢爵的准备了?
皇上心思百转,面上却不动声色, 对丁处忠挥手道?:“那就派人去威国公府, 取回纪国公铁券。”
直到?丁处忠领命而去, 高睦都没有?半分变色, 反而以“君子爱人以德”为理由,重提郑氏子孙的罪行, 劝皇帝依律惩戒。
皇帝见此,疑心稍减,嘴上却问道?:“其他驸马家?,都有?世爵世官,你自己舍得?爵位,却不为将来的子孙着想,也不怕锦衣埋怨你?”
高睦根本就不会?有?子孙,就算有?子孙,人生在世,若一心尸位素餐,与禄蠹何?异?至于锦衣,高睦就更不担心了。她笃定道?:“以名爵传家?不如以才?德传家?。公主深明事理,淡泊名利,必不会?为此埋怨微臣。”
锦衣深明事理?皇帝想起幼女的淘气,有?些?好笑,不过高睦这句“淡泊名利”,倒是说着了。皇帝赞道?:“你倒是了解锦衣。”
高睦听皇帝态度缓和,还以为打消了皇帝的猜疑,却听皇帝说道?:“辽东兵将骄横,常有?不法之举,朕一直想派人去安抚地方?,却苦于不能得?人。难为你忠肝义胆,又是朕的女婿,朕打算派你去辽东当知县,为朕镇守一方?,如何??”
高睦一怔。她的观政期即将结束,是该授官了,要是只有?她一个人,能去天高皇帝远的辽东当知县,对她这个女扮男装的身份而言,其实不算坏事。可是,锦衣怎么办?辽东远在塞北,可是出了名的苦寒之地。
“怎么不说话了?你不愿去辽东?”
一般只有?三甲进士中的无权无势之人,才?会?被派去辽东这种?偏远的边地当知县。高睦二甲及第,又拥有?勋贵出生和驸马身份,任职边县,几?乎算是流放。想起这一点后,高睦意识到?,皇帝要么是对她极为不满,要么就是有?心试探她的“忠肝义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容人挑肥拣瘦,无奈高睦已经暴露了迟疑,再想应命已经晚了,她只好说道?:“臣没有?不愿意,只是担心公主远离乡土,思念父兄。”
“若为锦衣顾虑,大可不必。朕年事已高,膝下离不开锦衣,你只身去辽东赴任即可。”
听说舞阳公主不必陪自己远赴辽东,高睦说不清是放心还是揪心,人却已经毫不耽搁地叩首至地,应命道?:“臣但凭皇上差遣。”
“甚好。去了辽东,善抚军民,不要辜负祖宗英名。”
“谨遵圣训。”高睦道?。
适逢小太监回来复命,已经取来了纪国公铁券。皇帝扫了这份丹书铁券一眼,命人送去焚毁,又对高睦说道?:“辽东的军粮五日之后起运,你随船同?行,也好有?个照应。这样吧,你拿着朕的手诏,今日就去吏部注官,五日收整行装,想来也足够了。”
御前总管丁处忠,手捧皇帝手诏,走到?了高睦面前。
高睦谢恩之后,双手接过了手诏。她知道?自己该告退了,却忍不住再次说道?:“臣奏疏中所言的郑氏罪行,皆是臣访查所得?,只是丹阳侯府势大,苦主皆不敢提告侯府,臣才?冒昧上疏,直达天听,望皇上救百姓于水火。”
“朕查明真?相后,自会?处断,你只管去注官。”
“是,臣告退。”
高睦见皇帝摧毁了纪国公世券,又一心催促她注官,仿佛恨不得?今天就把她踢到?辽东,便觉得?辽东之任成了定局。
她隐隐有?些?后悔,却不是后悔控告丹阳侯府。
在苦主都不敢提告的情况下,高睦哪怕只是想要揭露郑宗懋一人的罪行,也只有?上疏这一个途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丹阳侯府恶贯满盈,若无人站出来揭露罪恶,只会?让丹阳侯府越加嚣张,只会?让更多百姓遭受欺压……所以,即便皇帝怀疑高睦报复丹阳侯郑普,高睦也不后悔上疏。
那心头隐约的悔意,又是什么呢?
直到?行至吏部门前,高睦依然?没想通。
高睦定了定神,打算走入吏部,却被一个御前太监拦住了腿脚,口称皇上传召。
我刚从?乾清宫出来,皇上又叫我进宫干什么?
眼前的这位御前太监,也是乾清宫有?头脸的太监之一,高睦认识他的脸,料想他不敢假传圣旨,这才?将信将疑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