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 18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 180-200(第28/31页)

一般,合力抬起羊皮筏子翻个面,爬上羊皮筏子继续过河。

    过了河,船家走了,胡商这才敢骂骂咧咧。

    “他娘的,年年做这些小动作膈应人。”胡商脱下湿衣裳拧水,心里恨不得拧了船家的头,但过河又离不了这些人,除了骂,只能把自己气得半死。

    “你们单独过河会怎么样?”宋娴问。

    “货分开放,他们不敢把每艘羊皮筏子搞翻,就是我们多少要损失一些。”大当家无奈。

    隋玉想了想,说:“当地有个地头蛇叫“蚂蝗”,若是实在困恼,你们可以找这个人,给些好处从中说和一下。”

    “再说吧,我们也就一年路过一次,若是遇到好说话的汉商,比如你们,我们也就湿下衣裳。”大当家婉拒了,嫌麻烦。

    香料和皮货归还给胡商,隋玉要求他们当场查验一番,确定没问题,两个商队连夜继续赶路。

    经此一遭,胡商的商队走在前方领路,时不时会顾着隋玉的商队。

    隋玉这一路走得顺遂极了,途经山高树茂村落多的山谷,再走进南山古道,与从长安和蜀中的商队背向而行。

    走到一个平缓的地带,隋玉听见了马群的嘶鸣声,她爬上树瞭望,问:“那边是不是朝廷的养马场?”

    “对。”胡商喝口水,说:“若是从草原穿行,路会好走许多。”

    “那怎么不走?”宋娴问。

    “肯定是不能走啊,官差倒是能通行。”胡商塞上水囊,说:“走了,继续赶路,穿过这个山谷,走到尽头就能看见长安城了。”

    第199章 汉长安

    林中水汽重,每逢一早一晚,林中陡生浓雾,羊肠小道白雾弥漫,人站着看不清脚下的路,赶路的骆驼也平添急躁,为了不出意外,赶路的商队都会选择原地停歇。

    山峦重重,驼铃声回荡,隋玉仔细听一耳,全然辨不出方位。

    待火堆燃起,火苗烤炙雾水,方寸之地,浓雾无法聚拢,笼罩在蒙蒙白雾间的面庞这才能看得清楚。

    一行人在林间穿梭大半月早已习惯了,大伙各司其职,砍柴的砍柴,找水的找水,挖菜的挖菜,煮饭的煮饭,待混个肚饱,各自找个地方歇下睡觉。

    林中小道又窄又险,下方仅容一头骆驼行走,上方枝蔓铺盖,若无人斩断攀延出来的枝蔓,这条商道很多地方不见天光。

    隋玉和宋娴坐在火堆边打瞌睡,头上还顶着遮雨用的斗笠,就是防着枝蔓间会有蛇蚁掉落。

    远处的驼铃声消失了,大概是商队的人也停步歇息了。

    天色黑透时,鸟雀归林,大山里热闹喧嚣,不消一柱香的功夫,山林重归安静,鸟雀的叽喳声消失,密林中又响起悉悉索索的声音,是夜出动物出洞觅食了。

    火堆里最后一抹火苗隐于火星,隋玉睁开眼,她活动活动脖子,拎着砍刀砍伐树枝,湿树枝丢在火堆里,很快冒起呛人的浓烟。

    其他人都醒了,张顺和李武喊走几个男仆去周围转一圈,敲敲打打,驱走夜出的动物。

    待火堆又燃起火苗,众人再次睡下。

    一夜睡了醒,醒了睡,等到天亮出了太阳,日光驱散林中浓雾,商队这才动身赶路。

    晌午时,隋玉遇到一队从长安出发的商人,其中竟还有熟面孔,押镖的镖师是隋玉熟识的。

    “咦?玉掌柜?”扛刀的镖师反复瞅了好几眼,又在队伍中认出甘大甘二,这才确定真是长归客舍的掌柜入关了。

    隋玉笑着打招呼:“去年秋天才入关,这又要出关啊?”

    “不出关,这趟押镖去蜀中。”镖师讶然地看着她,疑惑道:“你这是?”

    “改日请你押镖。”

    镖师这下明白了,这个女掌柜竟然打算走商,难怪前两年她跟赵千户日日训练奴仆。

    两方相让,胡商的驼队已经过去了,甘大甘二也牵着驼队跟上,隋玉不再耽误,跟相熟的镖师挨个问声好,她驱着骆驼跟上队伍。

    “这是个女人?”镖师旁边的客商问。

    镖师点头,他解释说:“这是西北敦煌郡的一个女掌柜,在城北开了个大客舍,供入关出关的商队落脚食宿。她男人是军中千户,年纪轻轻,能耐不小。”

    客商摇头,“真是贪心,有家有业了,她一个妇道人家还冒险出来跑商。”

    镖师笑笑,说:“有能耐的人哪会嫌钱多。”

    驼队动了,客商回头望一眼,一前一后两个商队即将拐道,他也不再多想,趁着山中没起雾,要加紧行程,蜀中地势险阻,去晚了,路就难走了。

    逢雾

    就停,雾散即走,又在林间耗了三天,隋玉一行人才走出林道,走出南山古道。

    六月的尾声已经袭来,庄稼地里的谷物长势茂盛,农人穿着短打,扛着锹在地里锄草,小儿坐在竹筐咿呀学语,追着蜻蜓跑的小童听见驼铃声停下脚步回头看。

    “娘,又来一个商队。”

    “去看看你弟弟,不哄孩子就来拔草。”妇人头都不抬。

    蜻蜓飞远了,小童蔫巴地垂下头,望着驼队走远,他拖着慢吞吞的步子去哄孩子。

    “小猫,等你长大了,哥买头骆驼带你赚钱去。”

    隋玉再次回头,孩子的身影已经看不见了,婴孩的笑声还回荡在风里,她想她的孩子了。

    “那就是长安了?”宋娴昂首远眺,“还有两天的距离吧?”

    “明天晌午就能到。”听到声的胡商为她解惑,又问:“你们去了长安住在哪里?可有安排?”

    “咸阳原。”隋玉接话,“我听说咸阳原的陵邑是杂居之所,而且靠近东市和西市,方便进城。”

    “消息不假。”胡商点头。

    “你们住在哪里?”宋娴问胡商。

    “我们也是住在咸阳原,靠近宣平门的地方。”胡商没有遮掩,直言说:“平民百姓走宣平门,你们可别走错了,走错了就要被官兵擒拿。”

    隋玉咂摸着话,问出心中的疑惑:“咸阳原是不是秦皇宫所在的地方?”

    “没错,那里以前住达官贵人,现在成了寻常人家的居所。”

    闻言,隋玉越发期待了。

    万间宫阙矗立,望着巍峨的城池,隋玉跟着胡商带领的驼队一步步靠近,越向东行,城墙的形状越发清晰,同行的路上,遇见的人越发多。

    又遇个大商队,骆驼背上驮着色彩鲜艳的包袱皮,里面包着一匹匹绸缎,跟在后面的骆驼则是驮着漆器,骆驼走动间,漆器碰在一起叮当响。

    “还认识吗?”宋娴问隋玉。

    隋玉摇头,这个商队大概是民巷的客人。

    “从哪里过来的?怎么没带货?”交错而行时,一个大胡子客商跟张顺打听。

    “从敦煌来的,先来长安见见世面。”张顺答。

    客商明了,“头一次走商?”

    张顺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