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 18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 180-200(第14/31页)


    低头的瞬间,前一瞬,赵西平的动作在隋玉的脑海中又重演一遍,她抬头打量着废墟,后退几步,将整个凹凸不平的小山罩进眼帘。

    赵西平在上面走了一圈,带着隋良从另一个方向下来。

    赵西平在前,身形轻巧,脚步轻盈,跟他相比,隋良显得笨拙许多,踩着留下的脚印,他下意识还要踌躇一瞬,这是因为他不常练武,对自己的反应能力不自信。

    “在想什么”赵西平大步走到隋玉眼前,他接过小崽抱在怀里,说:“进屋,外面冷。”

    “我想上去走一趟。”隋玉开口,“我又有个主意。”

    赵西平反手将小崽塞给隋良,他陪隋玉再次走上废墟。

    坍塌的屋顶上积了雪,表层的雪化了又冻成冰,踩上去咔嚓咔嚓响,茅草下是空层的地方,一踩就是一个洞。隋玉避开覆着茅草草盖的地方,踩着土方和深埋的木椽子行走。

    “你见过杂技吗”隋玉扭头问。

    “小时候看过一次,模糊有点印象,印象最深的是有人吞刀。”赵西平说。

    吞刀,隋玉大概明白其中的技巧,但知道归知道,她没做过也没试过,不敢轻易尝试,万一因为不熟练露馅了,那就砸了其他手艺人的饭碗。

    “我觉得可以在这个矮山上玩些花样,比如撑杆跳、翻跟头、倒立、人摞着人跑,或是人背人比赛跑。”隋玉思考着,“这些花样可以让镖师和客商都参与进来,每局设个彩头,有输赢争夺才有意思。”

    赵西平连连点头,可行,如此一来,他倒是能接手这个废墟。

    打定主意,隋玉让人把无事可做的奴仆都喊了过来,她吩咐道:“小春红和柳芽儿上来,跑三步翻一个跟头,多一步或是少一步都退回原地重新开始,谁先跑到那根烂椽子那里,晌午赏一碗蒸蛋。”

    “娘子,我们也试试”甘大蠢蠢欲动。

    “你们有另外的安排,撑杆远跳,先试试,看能不能行。”隋玉说,“小喜去把阿羌和花妞找来,你跟三草一人背一个,然后上来比赛跑。”

    “好。”小喜立马往回跑。

    “掌柜,我们呢”二黑问。

    隋玉让他跟石头上来,石头身形精瘦,她让石头盘在二黑身上,二黑挂着他在废墟上走动跳跃。

    安排妥当后,隋玉跟赵西平找个不碍事的地方站着,让其他人各就各位,一声哨响后,他们各自行动。

    客舍里走动的客商和镖师听到了这边的动静,唏嘘声和懊恼声一声声传来,他们穿上皮裘,揣着一腔好奇心走过去。

    矮山上,甘大撑杆凭空跃起,迎着凛凛寒风快速下降,他眯眼瞅准落脚地,俯下身子轻巧落下,一手拔杆,寻准土方之间的缝隙,再次插杆助跑起跳。

    “好!”围观的客商鼓掌。

    甘二偏头看一眼,他不甘其后,紧紧追着甘大的身影快速助跑,然而插杆时戳进雪坑,杆子滑落,他狼狈地摔一跤。

    山下响起一阵哄笑。

    “快让开。”小春红喊,有杆子拦路,她不得不提前翻跟斗避开,少跑一步,她气得愤愤捶甘二一拳,又火速跑回起点重新开始。

    “这是什么意思”一个镖师问。

    “三步一个跟斗,多一步少一步都要回到原地重新开始。”隋良解释,他搓搓小崽的大腿,要不是抱着孩子,他也想上去比一比。

    二黑驮着石头也走进了众人的眼帘,石头倒挂在二黑的背上,二人配合着跨跳,借着斜竖着的木椽子,二黑大喊一声,他跨过去抓住梁木,石头跟着一荡,二人空中翻转,赢得一片叫好声。

    隋玉也跟着鼓掌,这动作不是她指定的,估摸着是他们二人私下商定的,着实是大胆又有趣。

    小喜跟三草站在起点紧张地搓手,等隋玉吹哨后,她们二人各自背上阿羌和花妞,谨慎又稳当地迈出步子奔跑。

    小喜跟三草是胆小老实的性子,加上有隋玉的嘱咐,二人无惊无险地跑完全程。

    试跑结束,隋玉跟赵西平走下矮山,她跟众多客商和镖师说:“这两天我布置布置,二十那日,这些比试正式登台。”

    “我们能不能参加”镖师技痒。

    隋玉犹豫一瞬,说:“我回去琢磨琢磨。”

    “我给登台钱,玉掌柜你只管组织,你负责琢磨比试的方式和规则。”站在隋良旁边的镖师高声开口。

    隋玉毫不犹豫地答应,她脑子快速转动,说:“每场比试邀五位客商做裁判,大家可以下彩头,彩头可为鸡鸭鱼肉或是饼子包子汤饼的价,不能再多。”

    “可行可行。”客商纷纷应和。

    “那我回去就琢磨,这座矮山上暂时不能走动,免得上去的人多了,再给踩塌了。”隋玉说。

    没人有意见,等隋玉走了,客商和镖师也就散了。

    午饭后,隋玉召集家里四口人共议良策,她因为见识的多,主意也是最多的,但多而不精,需要隋良和赵西平循着她的思路做补充。至于话都说不清的小崽,他就是轮换着在爹娘和舅舅怀里坐坐,学着大人的话嘟嘟囔囔一个下午。

    冬月十九,奴仆们挑着柴捆摞在废墟南北两边,烧柴的柴垛,牲畜吃的干草,纷纷运过去。忙活一整天,废墟和厨院之间立着两堵一人高的草墙。

    隋玉和赵西平在废墟形成的矮山上来来回回走了半天,不稳定的地方垫实,锋利的断木抽走,再在合适的地方设置障碍。

    客商和镖师来回不断地过来巡看,全靠这边的动静打发时间。

    漫长的黑夜过去,天色放亮时,随着鸡鸣响起的还有锣声,这是一队客商赞助的,走商的时候若是遇到狼群用来恐吓狼群。

    锣声起,张顺和青山登上削出来的三尺戏台上,张顺提着锣,他打扮得像个跑江湖的散客,身负短棍,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介绍秦文山的生平。

    “秦文山乃是陇关人氏,从小生活在大震关下,父辈乱世经商,攒下一番家业。其人受祖辈余荫,甘为后代谋大利,在十七岁那年,他辞别父老,变卖半边家产,拉上同族兄弟,五人徒步长安,购置鞋履衣袜以及陶罐薪釜。牵上一头骆驼,五人翻越大震关,横渡长水,于雪山跋涉,本意前往关外,一场风雪,却让他们迷失在洪池岭,无意闯入雪山南坡,这就是他们攒下家业组建商队的开端。”

    秦文山听得面色通红,他起身向众人抱拳,又是羞涩又是激动,玉掌柜编纂的十分合他心意,文绉绉,他还听得懂,哎呀呀,他简直想让父老乡亲都来听听。

    其他客商很是心动,之前他们还怀疑过隋玉的能力,对什么话本戏目有些怀疑,现在是相信了,编纂的故事简洁不啰嗦,比他们自己吹嘘的还惊险刺激。

    隋玉津津有味地看着,突然一道突兀的锣声响起,她诧异地看向小春红,这才看见隋良在厨院后面招手。

    隋玉以为是小崽在闹,她让赵西平过去。

    “胡都尉的媳妇来了,她说她是的,我不清楚是真还是假。”隋良说。

    赵西平跟他过去,的确是胡大夫人,他状若无事地问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