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60-70(第4/15页)


    “当然,这里指的是饲养的动物的肉,如果是野生动物,现代捕猎野生动物是违法犯罪行为,古代虽然不违法不犯罪,但是捕猎野生动物危险性也很大,而且很多野生动物携带的寄生虫不是重点,重点是它们身上有可以传染人的病毒,这些病毒中一部分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很快就会形成大规模的肺炎、咳嗽、呼吸急促、高烧人群。”

    “有人知道寄生虫之后,可能会不吃肉和鱼虾,以为这样自己就不可能被感染,其实如果青菜没有煮熟,也是可能会传染寄生虫的……”

    说起这种传播途径,伍爱华就不得不科普了:“很多致病的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会有一种传播方式,叫做粪口传播。”

    “我们都知道,人类和动物的粪便是一种很好用的肥料,也是我国古代最常使用的肥料,虽然成熟的耕种经验已经让古人知道腐熟,但是粪便中的寄生虫一般是不会全部被杀死的。”

    “当肥料浇灌在地里种植的食物上,植物上也就有了寄生虫或者寄生虫卵残留,一般寄生虫在离开宿主的情况下还能存活一段时间,虫卵更是能长时间休眠,只要遇到合适的环境,比如人体,就会破卵而出,重新开始繁殖。”

    “这种时候,不是用清水洗干净就可以将所有的细菌病毒寄生虫洗掉的,只要加热不够彻底,就会造成粪口传播,也就是从大粪到嘴巴这条传播线。”

    听到伍爱华的话,古人有点人人自危。

    这年头,谁没吃过几个野生动物啊?就是没吃过肉的,谁还没吃过生的东西?

    那吃生的东西,有几个人会煮的熟透啊?

    古人现在看到什么,都想要煮一煮它,有些世界没什么问题,有些世界,平民们就面对了一个大问题:燃料不够啊!

    伍爱华也只是做一个寄生虫专项科普,并没有帮古人考虑燃料问题,在说完猪肉绦虫之后,她又介绍了常见的肝吸虫种类,并且专门提及,鱼类和蛙类中的寄生虫可能会进入大脑影响神经导致人失明、失聪、失语、失智,各种钉螺中的寄生虫可能就是会导致大肚子病的吸血虫。

    动作快的位面,户部尚书或者大司农已经让手下准备全面灭杀钉螺的奏章了。

    普及完寄生虫之后,伍爱华再次回到了法制史的内容上。

    “说完汉朝这些实体法律,我们也来说说汉朝的程序法——司法制度。”

    “司法制度上,汉朝依然沿袭了秦朝的各项制度。”伍爱华随口说了句:“秦朝的好大儿几乎全盘照搬,在中央司法机构设置了廷尉和御史大夫,地方则是由郡县的长官兼任。”

    “其实这么算起来,在古代要做好一个地方长官,必须要是全才啊!”伍爱华忍不住感慨。

    “平时,经济你要懂怎么搞,农业你要懂怎么种,畜牧你要懂怎么养,案子你要懂怎么判,民生你要懂怎么保障,文教你要懂怎么提升,军事你还要懂怎么打仗。”

    “有人问,地方不是有军事长官吗?郡县长官也需要懂?”

    伍爱华自问自答:“那肯定啊!不然人家将军都谋反了,你还以为他那是战略需要在正常作战呢!”

    伍爱华这话一说,原本忽视了这一方面的郡守县令头皮就是一紧,已经开始琢磨要去读一读兵书了。

    “这些懂,还不是略懂就可以,”伍爱华又说道:“比如说农业,什么时候需要劝课农桑,可是地方长官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又比如文教,这个唐朝之后的地方长官倒是擅长,毕竟他们不是或者说不单纯是靠血缘人脉当的官,绝大部分都是自己考出来的,指点一下考生还是可以的,就是有的人可能自己会考但是不会教人罢了。”

    “至于说经济,那就别提了,古代官员中懂经济的不多,像是王安石这种在当县令时能搞出青苗法成功实践的更是凤毛麟角,那些官员只会说:什么?还要想办法让本地农民卖出他们制作的农副产品获得收益?农民不是种好地就好了吗?!”

    伍爱华说什么的时候,古代官员的内心是真的有个什么在刷屏。

    我们当官,只要好好管理农民,劝课农桑、断案刑狱不就好了?怎么还要搞什么经济?难道要想办法让商人的生意做得更好?

    伍爱华并不在意这些官员的想法,还在继续说着:“但是大家都知道,能够干完这些所有的人才,一百年也出不了多少个……”

    “所以其他官员是怎么干活的呢?”伍爱华明知故问,又自问自答:“要不然雇佣幕僚帮自己干,要不然干脆就摆烂。”

    “不过说起摆烂,汉武帝上位后的廷尉和御史大夫这两个职位都还挺适合摆烂的,用现代的话来描述,就是钱多事少风险小,位高权轻没烦恼。”

    听到伍爱华的话,现代的弹幕有感而发。

    【这简直是梦中情岗】

    【是我梦想中的工作没错了】

    【真的做梦都不敢想能有这么好的工作】

    看到一心只想躺平摆烂的观众们,伍爱华会心一笑,而后又说道:“不过虽然这工作是我们的梦中情岗,但是汉朝官员应该是不咋喜欢的。”

    “毕竟搁在秦朝和汉初,廷尉和御史大夫可谓是大权在握,上一个有名的廷尉是谁?李斯啊!”

    “结果跑到你汉武一朝,人就只能当个闲官?”

    伍爱华说着,又开始自问自答:“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汉武帝在外朝之外,还设立了一个中朝。”

    “这个中朝的人,就属于位卑但是权重的,”伍爱华详细科普道:“汉武帝在中朝设立了侍中、尚书、给事中等职位,让他们参加核心谈论和决策,直接对皇帝负责,从而架空了丞相和廷尉、御史大夫的权力。”

    “汉武帝在尚书台下,设了了三公曹,由三公曹掌管审判,于是廷尉就可以拿着大把工资,啥也不用干。”伍爱华说着都忍不住羡慕了。

    “历史认为,汉武帝设立的这一个中朝,其实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雏形,它和唐朝三省六部的存在,都是为了架空相权,加强皇权,进一步促进中央集权。”

    始皇听着伍爱华的科普若有所思,只是始皇对于朝堂的掌控还是很厉害的,他并没有受到相权辖制的感觉(毕竟吕不韦被他轻轻松松就搞下去了),但是始皇也知道,自己未来的继承人们不是每一代都可以好好掌握朝堂,所以这种制度也有其存在的意义?

    “除了中央的这种改革,汉武帝在地方也作出了改革,”伍爱华继续说道:“他专门设立了十三个监察区域,称为州,每州都配备了一个刺史的岗位,专门用来监督弹劾当地郡守。”

    “在汉武帝之前,汉朝没人这么做,汉武帝这个小机灵鬼搞了这么一出,直接让郡守每天食不下咽、夜不安眠。”

    “在这个时候,刺史还只有监督监察弹劾的权力,地方的司法权和行政权还都掌握在郡守手上,可以说郡守一般是当地一把手,刺史只是当地二把手甚至三把手,毕竟还有个军事主官。”

    “但是很快,因为刺史没有人监督,皇帝又相信刺史,在东汉的时候,刺史的权力越来越大,因为害怕刺史跑去和皇帝讲自己的坏话,郡守在做决定之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